李 峰 秦國輝
(黑龍江省明水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明水 151700)
新形勢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探討
李 峰 秦國輝
(黑龍江省明水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明水 151700)
當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率逐年攀升,但是由于農村經濟文化水平等普遍偏低,對于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并不到位,一旦疫病發生,很可能導致巨大的財產損失。因此探索控制鄉村動物重大疫病的發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本文從預防為主的角度介紹了新形勢下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以期為動物疫病防控提供參考。
動物疫??;防控;建議
由于動物疫病逐年增多,一些過去常發的疫病還沒有完全根除,新的疫病又不斷發生,絕大部分養殖戶都面臨著生豬疫病養殖風險,給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因此,做好新形勢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一些普遍發生、傳播迅速、發生面廣、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是當前畜牧業快速穩定發展的前提和保證?,F做出如下探討,供廣大同仁參考。
1.1 養殖者思想認識低
農村具有點多面廣的特點,很多村民養殖畜禽并沒有經過相關技能的培訓。由于村民大多數文化水平低,思想認識程度不夠,所以在動物疫病防控上認識度不高。即使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基于技術水平差的原因,往往無法進行防疫工作。還有的養殖戶對防疫抱著無所謂或者僥幸的心理,這也導致了疫病防控無法實施,一旦發生嚴重的疫病傳播,后果不堪設想,必將帶來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很可能危及村民的生命安全。
1.2 基礎設施與技術水平落后
鄉村經濟在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相應的硬件設施并不完善,養殖戶對畜禽的疫病防控技術依然很落后。當地政府對地方養殖戶疫病防控投入的經費不足,對鄉村動物防疫技術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因此,防疫員的工作量就比較繁重,想按時完成防疫工作已經很困難,至于防疫的質量就更加得不到保障了,這些原因對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都具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1.3 動物疾病防控的經費不足
經費不足是動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導致我國在疫病防控方面的設備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我國動物疫病預防機制的實效性。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專業的動物養殖場和散養戶眾多,而且由于野生動物傳染造成的動物疫病防控很難進行精確的管理控制,這都需要建立疫病防控網點才能保障防疫效果。經費投入的不足表現在基礎建設經費不足、科研經費不足,疫苗生產、儲備和發放使用的經費不足以及疫情發生之后的管理控制費用不足等很多方面。
1.4 專業隊伍人才不足
動物疫病防控問題的專業性要求極高,而目前我國疫病防控系統中科研人才和專業從業者欠缺,在疫情防控中面臨著繁重的工作任務。專業的動物疫病防控人員嚴重不足,在疫苗研發、疫情研究、防控策略研究和防控措施落實等方面就會顯得有心無力,在疫病大規模暴發的時候難以進行有效的應對。
2.1 堅持預防為主,扎扎實實做好防控工作
面對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新形勢、新特點、新任務,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大防控力度,做到“八個落實”,即落實責任制,明確領導責任;落實防疫經費,提供資金保障;落實基礎免疫,堅持預防為主;落實依法防控,提高執法水平;落實基礎監測,提高預警能力;落實基礎消毒,提高防控效果;落實防堵措施,防止外疫傳入;落實科學措施,提高防控能力。
2.2 強化免疫,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
抓好動物免疫接種,提高動物群體的免疫率,是控制動物疫病的關鍵措施。防疫工作的核心靠免疫,關鍵靠及早籌劃,舍得投入,狠抓落實。一是要及時足額落實防疫經費。各地要按照上級的要求,安排動物防疫資金,落實好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報酬,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要保證免疫質量。要堅持計劃免疫、程序免疫,堅持動物防疫的科學性、強制性、社會性、統一性,嚴格操作規程,做到邊防疫、邊發證、邊上標、邊登記,確保一畜禽一標識,全面落實免疫證、免疫標識、免疫檔案“三位一體”的免疫標識制度。
2.3 強化衛生消毒工作,徹底消滅病源
做好衛生消毒工作是切斷病源和疫病傳播的途徑及控制疫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生豬定點屠宰場、農貿市場、生豬交易市場要做好定期衛生消毒工作,對畜禽糞便、污染物等進行無害化處理。農戶要定期對畜禽圈舍、飼養用具、畜禽生活環境進行清掃和消毒,對病死畜禽要由戶主進行消毒深埋處理。
2.4 強化疫情監測,迅速撲滅疫源
動物疫情的準確監測和及時報告是快速處置突發疫情的前提和基礎。要全面開展疫情監測工作,對種畜禽場、規模場等關鍵部位明確專人負責,做到疫情“早發現、早報告、快反應、快處理”。同時,要建立健全疫情檔案,做好登記管理。
2.5 強化檢疫監督管理,消除動物疫情隱患
嚴把檢疫關,從源頭上控制疫病傳染,有效防止疫情的發生和蔓延。要加強對飼養、運輸、屠宰、加工、銷售、貯存等環節的監管,對重點地區、重點環節和重點對象進行集中檢查。要強化產地檢疫,對上市交易的動物及其產品進行嚴格檢疫;對畜禽屠宰場,要派人到點入場同步實施檢疫,出欄畜禽和屠宰畜禽檢疫率必須達到100%,做到患病動物及其產品不出村、不出戶、不出場。特別要嚴格做好種畜、仔豬及其他畜產品的入境檢疫,嚴禁到疫區引進動物及其產品,杜絕疫源引入。
2.6 強化督導檢查制度,確保動物防疫工作順利進行
要強化督導檢查制度,確保動物防疫工作真正落實到位。一是要明確責任,落實防控責任制和追究制。要把防控工作作為硬指標、硬責任,進一步完善政府和部門責任制,要建立起“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和應急機制,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要組織鄉村干部,帶領技術人員逐村、逐場、逐戶實施免疫。二是相互協作,各司其責。集各方之力,做好防控工作。三是督促指導,確保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要切實擔負起工作職責,親自研究,親臨指導,幫助解決問題;對組織不力,防疫密度和質量達不到要求,造成疫病發生流行的,要堅決依法依紀處理。
[1]馬咸珍,符文英,馬秀生,等.關于基層動物防疫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及建議[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