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軍
(澤普縣畜牧獸醫站,新疆澤普 844800)
澤普縣畜禽產品市場供應和穩定價格情況調研報告
陳亞軍
(澤普縣畜牧獸醫站,新疆澤普 844800)
經深入調查,為了提高牛羊肉產品市場供需保障水平,穩定牛羊肉市場價格,推動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等政策提供決策依據,將澤普縣具體情況和發展建議匯總分析。
畜禽產品;市場;畜禽結構
我縣目前共有養牛戶(包括黑白花奶牛、西門塔爾牛、當地土牛)15459戶,形成規模的146戶,飼養量為1420頭,其中平均飼養20~50頭牛的規模養殖戶4戶(其中1戶奶牛養殖戶),飼養量為100頭,平均飼養10~20頭牛的養殖戶142戶,飼養量為1220頭,規模養殖戶平均每頭牛的利潤360元左右。其余均為飼養10頭牛以下的分散戶,約15313戶,飼養量55260頭,占總飼養量的95.3%。養殖分散戶平均每頭牛的利潤240元左右。因周轉速度緩慢,規模效益低,導致成本高,利潤微薄。
養羊戶23898戶,形成規模的258戶,其中平均飼養200~500只羊的規模養殖戶25戶,飼養量為6120只,平均飼養50-200只的養殖戶233戶,飼養量為13100只,規模養殖戶平均每只羊的利潤150元左右。其余均為飼養50只以下的分散戶,飼養量為295620只,占總飼養量的95.4%。散養戶平均每只羊的利潤100元左右。
經統計,我縣近年的畜產品中,各類畜禽肉中15%屬自宰自食,80%通過市場由本縣居民購買食用,5%銷售到周邊縣市,奶類產品中15%屬自食,85%以上均銷售到本縣市場,禽蛋自食自用的占15%,本縣市場銷售的占75%,銷往西藏阿里地區,新疆阿克蘇地區及周邊縣市的占10%,皮100%銷往外地市場,毛產品90%以上銷往外地市場。驢肉產品100%銷售到內地城市,平均一年銷量300噸左右。總體分析,我縣牛羊肉因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養殖的比重較低的原因導致供應相對不足和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沒有牛羊肉儲備庫,不能有效開展市場調控工作。
首先一季集中出欄變為四季均衡出欄。幫助農牧民算經濟帳,引導農牧民轉變傳統生產觀念,調整生產思路,加快牲畜出欄,及時上市,提高生產效益。二是扎實搞好產銷服務。加快培育和發展養殖大戶、養殖小區,實行規模化生產。加強企業與養殖基地、養殖大戶的銜接,使企業與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促進農牧民增收。三是嚴格檢疫制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在縣城、奎依巴格鎮設置規范的定點牛羊活畜屠宰場和生豬屠宰場,做到隨宰隨檢,保證畜產品質量。
改革開放以來,畜牧業發展較快。其中,養豬和養雞業發展較快,而牛、羊發展相對較慢。豬和雞屬食糧型畜禽,我國人多地少,糧食人均產量較低,不可能無窮制的發展養豬、養雞業。近幾年,豬、雞價格泛起大幅度波動,說明雞、豬的發展已經接近飽和狀態。而牛和羊是食草型家畜,能夠利用人類所不能利用的草和作物秸稈。我縣主要農作物為小麥、水稻、玉米,每年產生大量的作物秸稈,特別是玉米秸稈是牛、羊的優質飼草,目前的有效利用率不足90%。因此,今后畜牧業重點發展的方向應是,充分利用粗飼料資源,鼎力發展養牛、養羊業。
牛肉與豬肉、雞肉比擬,高蛋白,低脂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肉食結構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牛羊肉的消費量將會逐漸增加,應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一是結合上海對口援建,加大畜禽棚圈標準化改造力度,努力突破傳統養殖模式,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產業化經營,力爭在牛羊的養殖規模上實現大的突破。二是調整畜禽品種結構,加快品種改良步伐,大幅度提升優質畜禽產品的比重,提高個體產出率(即產肉率)。三是大力發展畜禽屠宰、分割、分裝、肉制品后續加工項目,提高畜牧業整體效益。四是依托佰佳肉業,加大畜禽養殖規模,保障防疫水平,提高畜禽產品衛生質量標準,拓展外銷渠道,實現畜禽產品供銷平衡,降低價格反差。
(1)擴大養殖規模:針對當前牛、羊肉產品市場價格高的現狀,大力扶持和發展專業村組、專業養殖小區和專業戶,繼續實施“大畜、大戶”戰略。在發展措施方面要制定、出臺和落實具有實用性、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采取整合上級資金、協調金融單位解決財政貼息貸款等措施,積極鼓勵廣大農牧民發展牛羊規模化養殖,確保牛羊存欄快速提高,為穩定市場肉類供應奠定基礎。
(2)擴大草料種植面積:促進牛羊規模化發展,必須大力發展飼草產業。原來我縣只有30萬頭牲畜時,全縣有苜蓿面積0.5萬hm2,現在接近40萬頭牲畜了,但苜蓿面積僅266.67hm2左右,而且玉米種植面積也普遍減少,牲畜缺乏秸稈飼料和精飼料,嚴重制約了畜牧業的發展。一是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適當增加玉米種植面積。二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林帶、低產田、荒地等可利用土地資源及所有地頭種植苜蓿。三是加強飼草料的水肥追澆和田間管理工作,提高畝產量;四是擴大油渣、夫皮等副產品的利用價值和范圍;五是依托林果業的發展,大量收購樹葉進行飼喂牲畜。
(3)提高標準化水平,拓展外銷渠道:目前,通過各方面努力,已全面打開了農畜產品向西鄰國家出口的通道,掌握了信息,總體上認為國外市場大,價格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若能保證產品長期外銷,將會很快提升我縣農副產品價位,沖擊當地市場,使農副產品在同樣的成本下賣出更高的價格,從而促進農牧民穩步增收,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因此,今后將依托“佰佳肉業”、“祖娜爾公司”,把農副產品出口工作做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今后,將進一步對全縣所有養殖戶進行宣傳、示范、引導,提出衛生質量認證申請,并在新疆國檢局的監管下,提高標準化飼養水平和產品質量,進一步開拓和加強與國外的外貿關系,簽訂大量的畜產品銷售合同,經質量認證和標準化生產包裝后銷到外方市場,從而使我縣畜產品走上外銷的路子,有效促進農牧民穩步、快速增收。最終實現我縣各類畜產品大量外銷,推進國民經濟整體快速發展。同時要逐步建立牛羊肉國家儲備制度,大力開展牛羊肉儲備工作。
[1]盛明明,付麗.喀什地區畜禽產品市場供應和穩定價格調研報告[J].新疆畜牧業,201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