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瑋明
(哈爾濱市動物衛生防疫站,黑龍江哈爾濱 150016)
綿羊梭菌感染神經性疾病的診治
夏瑋明
(哈爾濱市動物衛生防疫站,黑龍江哈爾濱 150016)
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屬(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傳染病的總稱,臨床特點是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或發病癥狀出現到死亡不超過1d時間,病死率高。這些傳染病在病原學、流行病學、臨診表現等方面頗易混淆。梭菌感染綿羊神經系統后,可引發破傷風、肉毒素中毒和局灶性對稱性腦軟化。
綿羊;神經性疾病;診治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尤其對羔羊和成年綿羊。該病全球分布。不像其他梭菌,該致病菌是一種纖長運動的桿菌,長3~6μm,寬0.3~0.6μm。芽孢最終擴展成桿狀的輪廓,似鼓槌狀。
(1)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診斷:在嚴重環境污染的情況下,對羔羊進行剪毛和閹割時所形成的傷口是感染該類疾病最為普遍的原因。大多數羔羊感染該病后,通常會死亡。根據記錄,羔羊是用橡膠圈進行閹割的。對于成年綿羊,散發性病例的發生是由于穿刺傷口感染土壤中的芽孢引起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僵直,最為明顯的是后肢僵直。最終,發病動物橫臥在地并發生強直性痙攣,越發強烈和嚴重,最后出現角弓反張。在癥狀出現后4~7d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在原發性傷口感染后3~10d出現臨床癥狀。但對于成年動物,往往在3周后才出現癥狀。在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神經毒素一一破傷風痙攣毒素釋放以前,細菌的繁殖和自我分解是必需的。這種毒素通過外周神經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至于其對神經組織影響的精確機制目前仍具有爭論。主要的診斷依據是臨床的特征表現。通常,初發時因為典型癥狀出現遲緩而影響對感染部位的判定。一旦感染位置確定后,用嚴格的厭氧細菌學技術能夠分離到該菌。
(2)流行病學、治療和控制:土壤的污染是由含有破傷風梭菌芽孢的糞便引起的,這種芽孢能夠存活很多年。而且,它們對多種消毒劑具有抵抗性,甚至能夠抵抗蒸氣滅菌法。破傷風梭菌芽孢一旦感染傷口,它們會進入休眠期直到有利于生長的條件出現后。對于倒地躺臥的病例,沒必要再去治療。在早期階段,應用大劑量的抗血清和抗生素以及對感染部位的清創可以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生,但是康復較慢。這種治療費用較高,適用于有價值的動物。在剪毛和閹割期間,良好衛生和干凈的飼養環境有助于降低該類疾病的發生。疫苗接種是預防該疾病的理想方法。
哺乳和斷奶羔羊以及成年綿羊的散發性疾病是由從腸道吸收少量的D型產氣莢膜梭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
(1)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診斷:從整群來看,精神沉郁和厭食癥是最為普通的癥狀。大多數情況下,身體質量較差的動物易感染該疾病。最終,感染綿羊表現為運動失調和安靜地側臥在地,同時眼球震顫但不規律,最后四肢亂動和震顫。在整個過程中患病綿羊既不吃草也不飲水,最后慢慢地昏迷并以死亡告終。通常,全身尸檢沒有什么病變,病變只是局限在腦部組織學的變化。主要的特征是血管周的水腫和大腦皮層、紋狀體、丘腦、中腦、小腦白質以及小腦腳的出血。腦軟化這種病灶易與周圍組織區別開來。病變包括神經纖維網和致密的神經膠質細胞核空泡化以及神經元的變性。在病程較長的病例中,巨噬細胞浸潤最多。該病完全可以通過腦部的組織學來診斷。
(2)流行病學、治療和控制:D型產氣莢膜梭菌是腸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同時產生少量的毒素。由于整個消化道中食物的運動使得該毒素和細菌共同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但是,瘤胃積食和腸道蠕動遲緩使得腸道毒素的吸收增加和黏膜的通透性增大。此外,不同亞型的D型產氣莢膜梭菌產生不同量的原毒素。對于斷奶羔羊和成年綿羊而言,通常有移到新牧場或者使用驅蟲藥的記錄。發病率通常較低,僅有少量個體感染。本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措施,疫苗接種是最理想的預防手段。
肉毒素中毒是由食物中肉毒梭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在7種具有產毒素的肉毒梭菌中只有C和D型菌株可以感染綿羊,同時C型菌株是7型中最大的革蘭氏陽性桿菌,長4.0~16μm,寬0.6~1.2μm。末端較大的芽孢延展為桿狀的輪廓,這些芽孢具有極強抵抗環境的能力,并在環境中可以存活很多年。
(1)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診斷:綿羊在疾病的后期才表現共有典型的弛緩性麻痹。起初有點僵直、動作不協調以及興奮,同時一個明顯的特征是腦袋顫動。后來,表現有流涎和流鼻涕的癥狀,最后出現腹式呼吸以死亡告終。神經毒素可以引起功能性的麻痹,但沒有任何組織學或者整體病理學的變化。診斷的本質上是依據臨床特征來判定的。通常,在疾病發作之前,動物攝取了大量有害的飼料。建議應用FAT法檢測腸道和肝臟中的肉毒梭菌,但不能確診。
(2)流行病學、治療和控制:很多國家肉毒素中毒是散發性疾病。一些地區綿羊是散養的,并且蛋白質和磷元素缺乏,并多發于干燥的地區。根據報道,在美國該疾病的暴發與堆積大量禽舍廢棄物和死禽尸體的牧場有關。飼喂被嚙齒動物污染過并且發酵質量較差的大捆青貯飼料是具有毒性的。C和D型肉毒梭菌的毒素在腐朽的尸體及飼料中可以存留很長時間。應嚴格控制被肉毒梭菌尸體污染的飼料。有效地疫苗接種可以控制該病的發生。
[1]鄭同上,于曉麗.綿羊破傷風的診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11):26.
[2]寧秀去,王道銀,高延濤 等.綿羊破傷風的診治報告[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4):25.
[3]潘發利,左巴特爾.綿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診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3,(9):26.
夏瑋明(1973—),男,本科,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