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海榮
(黑龍江省明水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綏化 151700)
仔豬水腫病的綜合分析及防治
鄒海榮
(黑龍江省明水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綏化 151700)
豬水腫病又稱腸毒血癥,由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其臨床特征為組織器官水腫、神經癥狀、低發病率和高病死率,剖檢胃壁和腸系膜顯著水腫。該病主要侵害斷奶后5~14 d或剛轉入肥育群的斷奶仔豬。本文從病原、流行病學、診治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豬水腫病;血清型;發病機理;臨床癥狀;流行特點;防治
仔豬水腫病(又名仔豬腸毒血癥),是斷奶仔豬常見的一種多發性疾病。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種急性腸毒血癥。多發于秋春季節斷奶1~2周后的仔豬。發病率10~25%。致死率高達90%以上。但在哺乳條件下并不致病。在適當誘因的作用下,如斷奶或飼料突然改變,以及天氣驟然變化,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內正常微生物之間的微生態平衡破壞,促進了溶血性大腸桿菌的增殖,產生大量腸毒素,導致了水腫病的發生。
臨床癥狀主要與神經和血管損壞有關,臨床檢查可以發現在出現神經癥狀之前就有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由喉頭水腫導致聲音嘶啞,瀕死期表現出嚴重呼吸困難,個別豬在疾病早期會發熱,被感染豬通常表現便秘,但若大腸桿菌病原菌株產生腸毒素,在水腫病癥狀出現之前1~2d會出現腹瀉。
(1)最急型:發病突然,發病初期病豬食欲廢絕,精神沉郁,共濟失調,行走搖擺,很快倒地,四肢呈游泳狀態。眼結膜高度充血,叫聲嘶啞,心跳加快,一般幾小時內死亡。
(2)急性型:病豬在眼瞼、頸部、耳部、鼻部發生水腫,嚴重的引起全身水腫;最典型的癥狀是肌肉運動失調,導致躇姍樣步態,它可發生在后肢、前肢或兩者。可發展到共濟失調、麻痹和倒臥,共濟失調的豬通常表現為顫抖或痙攣跑動或四肢劃水運動,肌肉震顫,不時抽動。有的病豬作圓圈運動或盲目亂沖,呼吸快而淺表,心跳150次/min以上,后期張口呼吸,嗜睡或昏迷,病程1~2d,極少數能存活。
(3)亞急性型:食欲廢絕,精神沉郁,體溫大多正常。眼瞼、鼻、耳、下頜、頸部、胸腹部等水腫,其中耳朵水腫最為明顯。皮膚發亮,指壓有窩,重癥豬水腫時上下眼瞼僅剩一小縫隙。行走時四肢無力,共濟失調,左右搖擺,站立不穩,形態如醉,盲目前進或作圓圈運動。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狀。有的病豬前肢跪地,兩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跑。很快出現后肢麻痹、癱瘓,臥地不起。觸診皮膚異常敏感,叫聲嘶啞,皮膚發紺,體溫降到常溫以下,心跳加快,最后因間歇性痙攣和呼吸極度困難衰竭而死亡。
特征性病變是胃壁、結腸腸系膜、眼瞼和面部以及頜下淋巴結水腫。①眼瞼水腫,水腫液為無色透明的膠胨狀。有時于顳部、下頜間、后頸、股前及腹股溝等皮下也能見到水腫。鼻黏膜有散在出血點,鼻黏液增多。②胃腸壁水腫,水腫主要發生在幽門附近的胃大彎部,嚴重的可擴展到食道部和整個胃底部。大結腸和盲腸也常見同樣的水腫,小腸水腫發生率低且程度也輕。部分發病豬表現為急性胃腸炎變化,在臨床上出現下痢,剖檢胃腸黏膜分泌的黏液顯著增多,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點。隨后可逐漸出現胃腸壁水腫。③結腸袢的腸系膜呈透明膠胨樣水腫,充滿于腸袢間隙。全身淋巴結充血水腫,有時還有出血,以腸系膜淋巴結的水腫最為嚴重。④臨床有神經癥狀的豬腦部常出現非化膿性腦炎的變化,神經細胞出現不同程度的變性和水腫。軟化灶呈灰黃色,切面上稍顯凹陷。⑤有時可見心外及呼吸道黏膜處有少數出血點,肺充血水腫,腎周圍組織水腫。
該病病死率較高,呈地方性流行。一般只限于個別豬群,不廣泛傳播,有時散發。在豬群中發病率為10~35%,但各群、各時期有差異。春秋產仔季節發生較多,一般每年3~5月為發病高峰期,以后逐漸減少。同年8~10月又有所回升。在仔豬群中,部分仔豬常突然發病,迅速死亡。在某些豬場觀察,大多是體格健壯、營養良好的仔豬發病。總的趨勢是發病率差異較大,致死率高(50~90%),一般不廣泛傳播。集約化飼養、氣溫變化、飼養條件改變、免疫狀態和其他感染因素的存在等可誘發該病。
(1)每批仔豬轉入前和轉出后,應把豬舍、門窗、墻壁、地面等用水沖干凈,再用2.5%的氫氧化鈉噴灑消毒,以噴濕為宜。母豬轉入產仔舍前3d,用0.5%的高錳酸鉀或者1:600百毒殺噴灑消毒。
(2)仔豬生后哺乳之前,給仔豬口服0.1%的高錳酸鉀2~3ml,以后每隔5d再喂飲一次。在仔豬3日齡~4日齡肌肉注射富鐵力1ml或牲血素1ml,0.1%亞硒酸鈉2ml,能有效補充鐵和硒的不足。3日齡~5日齡飲用淡鹽水,7日齡補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飼料,以促進器官發育,適量增加粗纖維飼料。
(3)仔豬35日齡~40日齡斷奶為宜。斷奶前1~5d逐漸減少喂乳次數,嚴禁突然斷乳。調整飼料配方,增加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3周齡內蛋白質不高于19%。飼料應多樣化,保持飼料新鮮潔凈。斷奶初期補料要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斷奶后限喂一周青飼料,逐漸增加精飼料。
(4)斷奶后一個月內,每100kg飲水或飼料中加1~2kg食醋或檸檬酸,以提高胃內酸度。定期給予金霉素、土霉素、痢特靈、喹乙醇、磺胺類、亞硒酸鈉、維生素B粉等藥物,對防治仔豬腹瀉和水腫病有明顯效果。
對于未發病的情況,我們用2.5%氫氧化鈉溶液或用0.5%高錳酸鉀溶液等對圈舍、門窗、地面和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及時清掃圈舍保持圈舍干燥或給仔豬肌注富鐵力和亞硒酸鈉。在斷奶仔豬的日糧中定期添加金霉素、土霉素、磺胺類藥物等抗生素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如在日糧中添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飼料。對母豬產前進行肌注仔豬大腸桿菌三價滅活苗同時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
對已發病的的情況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嚴格遵循強心補液的原則。如口服補液鹽或5%葡萄糖也可用痢菌凈、新霉素、恩諾沙星等藥物進行治療。
[1]畢可東,宋春陽.仔豬水腫病的診治[J].中國獸醫科技,2000,(5):35-36 .
[2]陸文富,韋建強.幾種方法對仔豬水腫病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J].中國獸醫科技,200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