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玉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洋河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鞍山 114300)
家畜囊尾蚴病和細頸囊尾蚴病的檢疫和防控
寇 玉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洋河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鞍山 114300)
囊尾蚴病又稱囊蟲病,包括豬囊尾蚴病和牛囊尾蚴病。豬囊尾蚴病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各地流行較廣,不僅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威脅人體健康。近年來人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因此豬囊尾蚴病是全國重點防治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之一。
囊尾蚴病;檢疫;防控
豬囊尾蚴病是寄生于人體小腸內的豬帶絳蟲(有鉤絳蟲)的幼蟲寄生于豬肌肉內引起的疾病,也可寄生于犬、駱駝、貓及人的肌肉內。豬吞食由病人排出的豬帶絳蟲的蟲卵或孕節所污染的飼料而感染。豬囊尾蚴多呈橢圓形,長徑6~10mm,為白色半透明、黃豆大的囊泡,囊壁為薄膜狀,囊內充滿透明液體,囊壁上可見一個綠豆大的白色頭節。囊尾蚴多寄生于舌肌、咬肌、肩腰部肌、股內側肌及心肌,嚴重時波滅全身肌肉及大腦,常稱“米豬肉”、“豆豬肉”。
牛囊尾蚴是指寄生于人體小腸內的牛帶絳蟲(無鉤絳蟲)的幼蟲寄生于牛的肌肉內引起的疾病,除黃牛外也寄生于水牛、綿羊、山羊、長頸鹿、羚羊等體內,給養牛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牛囊尾蚴與豬囊尾蚴相似,呈半透明的橢圓形囊泡,囊壁上有一白色頭節,長徑為5~9mm。
(1)現場診斷。豬感染囊蟲一般無明顯癥狀,嚴重感染時豬出現肌肉疼痛、生長受阻、貧血、消瘦和水腫等。常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癥狀。如侵害與呼吸吞咽有關的肌肉,則出現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和吞咽因難等癥狀;寄生于眼則出現視覺障礙甚至失明;寄生于大腦則出現腦炎和神經癥狀。從外觀來看,病豬兩肩顯著外張,腿、臀部不正常地肥胖,腰則細,整個豬體呈啞鈴狀。這種形狀的豬應進一步檢查舌和眼,以證明是否患囊蟲病。牛在嚴重感染囊蟲病時,只有初期可出現體溫升高至40~41℃,虛弱,腹瀉,反芻減弱或消失,躺臥。當囊蟲轉移到肌肉后,癥狀即消失。
尸檢:豬囊尾蚴病主要檢驗咬肌、深腰肌、心肌、膈肌、舌肌、肩胛肌、股內側肌和臀肌。嚴重感染的病豬,肌肉蒼白而濕潤。除上述肌肉外還可在腦、眼、肝、脾、肺等部位發現囊尾蚴。牛囊尾蚴病主要檢查運動性肌肉,如心肌、舌肌、咬肌等。也可寄生于肝、腎和肺臟,但極為少見。
(2)實驗室檢驗。目前實驗室診斷豬囊尾蚴病的免疫方法有多種,常用間接血凝試驗、炭粉凝集試驗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3)防控措施。①治療:豬囊尾蚴病可采用丙硫咪唑60~65mg/kg,一次口服,每隔48h服一次,連服三次;或以橄欖油或豆油配成6%懸液肌肉注射,20mg/kg。吡喹酮50mg/kg,每天一次,連服3d。由于治療后囊蟲出現膨脹現象,故重癥者應減少劑量或多次給藥。②預防:采取查、驅、管、檢綜合性防治措施。在流行地區首先開展宣傳,在普查的基礎上,對病人實施驅蟲。要求人有廁所豬有圈,人糞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杜絕豬食人糞。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做好城鄉肉品衛生檢驗工作。經過多年的研究,已成功研制出豬囊尾蚴細胞疫苗,仔豬2ml,母豬5ml,一次肌肉注射,免疫期達6個月,適用于8~10日齡仔豬和產前母豬,現已推廣應用。豬囊蟲油劑苗,免疫期可達5個月,保護率為100%。③處理:豬囊尾蚴在肉尸中,2℃下可生存52d;蟲體在肌肉深層經-12℃低溫下需4晝夜才能殺死。將蟲體從肌肉中摘出,加熱至48~49℃可以殺死。但是高溫處理的肉塊,其重量不得超過2kg,厚度不得超過8cm,肉中的蟲體必須煮沸到深部肌肉完全變白時,即肉中溫度達到80℃時,才能全部被殺死。鹽脂處理不低于21d,食鹽不少于肉重的12%。
細頸囊尾蚴俗稱水鈴鐺、水泡蟲,是寄生于犬及野生肉食動物小腸內的泡狀帶絳蟲的幼蟲。主要寄生于豬、牛、羊、駱駝等多種家畜的肝臟、犬的網膜及腸系膜內,嚴重感染時還可寄生于胸腔和肺部。本病流行很廣,遍布全國各省、市及地區,凡是有狗的地方,家畜均有本病流行。常因人們在屠宰豬、牛、羊時,隨手將寄生有細頸囊尾蚴的臟器喂狗或隨地丟棄任狗吞食。甚至屠宰場也養狗,被絳蟲孕節及蟲卵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被家畜吞食而造成本病廣泛流行。細頸囊尾蚴呈囊泡狀,內含無色透明液體,大小由黃豆大到雞蛋大。囊壁薄而透明,內壁上有一個向內生長并具有細長頸部的乳白色頭節。
(1)現場診斷。本病患畜生前不易診斷,只有個別嚴重感染時出現消瘦,幼畜生長受阻、腹圍增大等癥狀,其他癥狀常與寄生數量和部位有關。寄生于肝臟和腹腔,因該部發生炎癥,病畜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并伴有腹水,按壓腹壁有痛感,腹部膨大,有的仔豬突然大叫而死亡。多數病畜表現為虛弱、消瘦和黃疸。寄生于肺臟和胸腔者,即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
尸檢:急性病例的病畜多因急性腹膜炎而死亡,在腹腔中可見到混有滲出血液的腹水,肝腫大,表面有出血點,乃因六鉤蚴在肝實質中移行的蟲道所造成。初期蟲道充滿血液,繼后逐漸變成黃灰色。慢性病例,在腸系膜、大網膜、肝被膜和肝實質內可找到蟲體。寄生實質器官的蟲體常被宿主結締組織包裹形成較厚的包膜。有的包膜內蟲體死亡鈣化,形成皮球樣的硬殼,剖開能見到黃褐色鈣化碎片及淡黃色和灰白色的頭頸殘骸。發現蟲體即可確診。
(2)防控措施。豬可采用吡喹酮治療,50mg/kg,一次口服,連服5d;狗5mg/kg,一次口服。預防:嚴禁用寄生有細頸囊尾蚴的內臟喂狗,以防狗感染泡狀帶絳蟲。對狗應采取定期驅蟲。嚴格管理屠宰場和豬場,防止狗進入,即可阻斷狗糞污染飼料和飲水及吞食有病臟器。處理:嚴重感染者,整個臟器作工業用或銷毀;局部感染者,摘除蟲體,廢棄患部,其余部分不受限制出場。
[1]閆華志,王金鐸,閆志浩.家畜細頸囊尾蚴病的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199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