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社
(河北省永年縣農牧局獸醫院,河北邯鄲 057150)
論秋冬季節奶牛常見病治療與預防
李永社
(河北省永年縣農牧局獸醫院,河北邯鄲 057150)
秋冬季節由于氣溫變化較大,奶牛常由于抵抗能力不強而發生各類疾病,給養殖也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本次研究主要針對秋冬季節奶牛常見病的治療和預防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廣大畜牧同仁提供參考。
奶牛;秋冬季;常見病;防治
隨著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其對于牛奶和奶制品的需求也逐年上升,隨之帶動了我國奶牛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在進入秋冬季節后,由于穩定急劇變化,使得奶牛抵抗能力下降,極易發生各類疾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以下將對秋冬季節常見的奶牛感冒、瘤胃積食、腹瀉、腐蹄病及乳房炎5類常見疾病進行介紹,并就其防治措施進行論述。
秋冬季節氣溫波動異常,稍有不慎將導致奶牛風寒入體,使其發生以呼吸道感染為主要癥狀的感冒。
1.1 癥狀
病牛主要表現為發熱、精神萎靡不振、耳鼻部冰涼、食欲降低,部分牛只廢絕。口、鼻部流出粘液或者漿液,雙目結膜潮紅,流淚,四肢站立不穩或者跛行。
1.2 治療
對于奶牛感冒的治療應以清熱鎮痛、抗菌消炎為主。治療時可采用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安定或者柴胡煮散等,參照說明書用量合理用藥。或一次性灌服阿司匹林15~20g,2次/d;外感風寒所引起的感冒在治療時,可取麻黃30g,桂枝、茯苓、柴胡、黃柏、連翹、桔梗各25g,防風、志遠、車前子、澤瀉各20g,金銀花和生姜各50g,粉碎后開始沖調,待溫度適宜后一次性灌服,2劑/d,連用3d。除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外,還需為病牛補充水分、營養以及維生素等。
1.3 預防
秋冬季節應提前做好牛舍的保溫工作,避免奶牛由于氣溫變化發生感冒。對于體弱牛只可提前服用板藍根等藥物進行疾病預防。
秋冬季節由于新鮮草料的供給下降,奶牛飼料中粗干飼料比例增加,奶牛在開始大量使用富含粗纖維的飼料后,由于代謝較慢,造成瘤胃內粗飼料過度積滯,引起瘤胃壁過度擴張,導致瘤胃積食。
2.1 癥狀
病牛使用減退,發病初期反芻緩慢,噯氣[1]。嚴重時反芻、噯氣停止,鼻鏡干燥,其左腹部膨脹,左側肷部平坦。觸診時,病牛腹部瘤胃部堅實,叩診呈現濁音。病牛排便異常,體溫變化不大。
2.2 治療
2.2.1 排除瘤胃內容物
使用硫酸鎂或者硫酸鈉500~750g,按照1:10的比例配成溶液后加入魚石脂20g,一次灌服。或使用液體石蠟1000ml/次,灌服。也可與鹽類或者油類瀉劑同時使用,將瘤胃內容物盡快排除。
2.2.2 興奮瘤胃蠕動
采用PH試紙測定瘤胃內容物的PH值,當其PH值<7時,則應采用偏堿性的藥物,如人工鹽或碳酸氫鈉等;PH值大于7.5時,則要采用偏酸性的藥物,如苦味酊、稀鹽酸等進行治療。同時為促進病牛進行反芻,可采用10%氯化鈉300mg靜脈滴注。
如奶牛是由于進食過多糠麩、玉米、豆類等易于膨脹的精飼料而引起的瘤胃積食,在初期應限制其飲水量,后期可用碳酸氫鈉代替飲水。
由于奶牛在長期舍飼環境中極易缺乏鈣、磷等礦物質,使其蹄部角質疏松,在秋冬氣溫較低的情況下,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極易使局部組織軟化而造成腐蹄病。加之現代牛舍內或運動長大量使用水泥地面,使奶牛蹄部造成機械性損傷,引發各類感染。
3.1 癥狀
病牛食欲不振,站立時由于患蹄不堪負重,奶牛呈現跛行,按壓其蹄部時奶牛可出現痛感。對其創面檢查時可見其蹄底部有黑色濃水流出,趾間可見潰爛面,表面覆蓋有壞死物。嚴重病牛蹄冠部高度紅腫,不能站立,產奶量急劇下降[2]。
3.2 治療
治療時需對病蹄底部小洞進行擴創,挖去其腐爛組織,利用10%碘酊進行消毒,全身應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深部發生腐爛的病牛,要適宜紗布蘸取藥液進行填充包扎,每日換藥一次。
3.3 預防
做好牛舍及運動場的衛生工作,定期對牛蹄進行清洗和修剪。每次修剪后對其進行10%硫酸銅溶液蹄叉部噴洗,隔日再次噴洗一次。
由于秋冬季節穩定較低或進食時,奶牛食物溫度過低或冷熱不均造成發生腹瀉。
4.1 癥狀
病牛精神萎靡,食欲減退或廢絕,病牛出現腹瀉、沉郁等情況,體溫升高,飲水量增加。
4.2 治療
奶牛出現季節性腹瀉時可采用穿心蓮注射液50ml肌肉或者靜脈注射,2次/d,白頭翁口服液灌服,每次150ml,1次/d。或使用磺胺脒片40g+次碳酸鎂片30g,一次灌服,2次/d。然后注射丁胺卡那霉素300IU+5%葡萄糖3000ml靜脈注射。病情較重的牛只加服一定量的Vc。
4.3 預防
嚴格控制牛群食物和飲水的溫度,在秋冬腹瀉高發期可在奶牛飲水中預防性添加磺胺脒片等藥物,預防其腹瀉的發生。
進入秋季后,牛舍溫度較為適宜病菌的生長和繁殖,奶牛極易受到潛伏病原體的感染。
5.1 癥狀
患牛乳汁變性,乳房呈現不同程度的腫脹、溫熱和疼痛。病牛乳汁中含有血液、膿液等病理性產物。乳房炎可分為急性型和隱性乳房炎兩類。
5.1.1 急性乳房炎
病牛發病迅速,病情發展較快,多由一個乳區開始發病,病牛呈現稽留熱。
5.1.2 隱性乳房炎
病牛初期無明顯的臨床反應,其乳房與乳汁用肉眼無法發現異常。將乳汁進行試驗室檢驗時,可見其乳汁在理化性質和細菌學上發生明顯變化,其細菌總數和電導值升高。病牛乳房逐漸出現萎縮和硬結,造成產奶量下降。
5.2 治療
乳房炎的治療以抗菌消炎為主,可選用0.25%的鹽酸普魯卡因200ml,青霉素40萬IU進行乳房封閉注射;有條件的牧場可進行藥敏實驗,篩選出有效的抗生素類藥物。配合使用10%的硫酸鎂溶液對發病乳房進行熱敷,1~2次/d,每次30min為宜。同時可采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1%硼砂以及高錳酸鉀等進行乳房灌注。秋冬季節是誘發各類奶牛疾病的重要季節,因此需提前做好牛舍的保溫保暖工作,防治奶牛由于氣溫變化異常感染各類疾病。同時還要做好牛舍的消毒工作,搞好環境和牛體的衛生,加強飼料的營養均衡,提高牛只的抵抗能力。日常擠乳時要正確操作,擠乳后對乳頭進行藥浴處理,防治發生感染。
[1]中國獸醫協會.2010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試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25.
[2]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獸醫病理與診斷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