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春 呂東生 崔軍明
(威海市文登區葛家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威海 264400)
應用中藥制劑進行豬藍耳病的防治研究
趙燕春 呂東生 崔軍明
(威海市文登區葛家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威海 264400)
豬藍耳病屬于近年來常見的養豬行業面臨的疾病之一,該病發病快,傳播范圍廣,造成的危害大,嚴重制約養豬業的發展。本文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提出了應用中藥制劑對該病進行治療的方法,從實驗效果來看較為明顯,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中藥;藍耳病;防治
豬藍耳病又被稱為“神秘豬病”、“新豬病”、“豬流行性流產和呼吸綜合癥”、“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藍耳病”、“豬瘟疫”等,主要以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和出現各種呼吸道病變等為主要特征,一旦感染該病,會導致母豬出現流產、產弱胎、死胎等,并伴隨有呼吸困難,食欲下降等,是導致養豬業產生巨大損失的一類疾病。國內部分學者提出了中藥治療方法,從使用情況來看,療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現對其總結如下。
豬藍耳病的表現是病豬出現呼吸障礙和繁殖障礙,同時多數耳朵伴有藍紫現象,以及并發多種其他傳染類疾病,該病不僅對能繁母豬易感,其他各個階段的豬都屬于易感群,且感染后有較高的發病率,有數據報道感染后發病率在50~80%之間,死亡率最初在80~90%左右,近年來隨著各種預防措施的使用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也超過了50%。其中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妊娠母豬和一月齡以內的仔豬。該病具有傳播途徑多樣化的特點,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還可以通過精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研究發現口腔、鼻腔、肌肉、靜脈等接種都可以感染病毒,病豬在2周后即可傳播病毒,在病豬的鼻腔粘液、糞尿等排泄物中均可檢測出病毒。該病毒株較多,且很容易發生變異,很多時候一個豬場內就能夠檢測出3種以上的毒株,這也為其治療帶來了困難。
在臨床癥狀方面,感染豬群體溫持續升高,通常達到40℃以上,皮膚出現潮紅,精神狀態低沉,眼瞼周邊有大量的分泌物,到后期則出現耳尖發紺,四肢末端皮膚發紫,少數病豬伴有甩頭、震顫等現象。感染后的病豬不喜站立,呼吸用力,并多采用腹式呼吸,有的豬還有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病豬的糞便有惡臭,有的伴有下痢等情況,同時出現較為明顯的厭食癥狀。
2.1 中藥單方在防治藍耳病中的應用
中藥大多都是自然界生長的各種動植物及其代謝產物,每一種都包含有大量的各種組分,其中的化學原理也非常的復雜,因此,每一味中藥往往都同時具有多種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很多種中藥都能夠單獨使用來預防或者治療豬的藍耳病。
蒲秀英等[1]研究表明,在患有藍耳病的豬群中加入金絲桃素,會使得病毒的活性降低,抑制作用效果較為明顯,與使用拉夫米定作為對照組的豬群對比呈現出顯著性差異,說明其治療效果較拉夫米定來說要更好,其研究還發現金絲桃素的使用量增加會使得抑制病毒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王學兵等[2]則對綠原酸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發現其對豬藍耳病的抑制效果也非常明顯,同時他還對黃芪、連翹等做了實驗,證明這些藥材對藍耳病毒同樣有較好的療效。
2.2 中藥復方在防治藍耳病中的應用
在具體的臨床使用上,更多的人選擇了采用中藥復方制劑。其優點是作用效果更為明顯,毒副作用也大為降低。多年來在不斷與豬藍耳病對抗的過程中,陸續出現了一些適用范圍較廣的經典復方制劑,如清瘟敗毒散、白虎湯等,也有很多學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推陳出新,如唐耀平等[3]研制的中獸藥方劑排毒逐瘀散,實驗對比效果也非常好,85%的病豬在治療后有顯著好轉。
目前所使用的中藥基本上以清熱解毒,滋補身體為主要作用,其不僅可以對病毒的增值產生抑制,同時也增強了豬群的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對其他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殺滅,從而在治療藍耳病的同時,也預防了其他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提升了該病的治療效果。如黃芪、穿心蓮、連翹、半枝蓮等單味中藥及清瘟敗毒散、白虎湯、增液湯等復方中藥進行抗病毒試驗,結果表明這些藥物都有很好的抗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作用。
從其治療機理上來看,豬藍耳病的發生是病毒首先結合豬肺泡巨噬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然后在細胞的吞噬作用下進入細胞內部,然后不斷增殖的過程。而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藥則可以直接阻斷這種結合過程,打斷病毒的繁殖途徑,從而達到抑制和治療的目的。體外試驗表明,連翹、黃芪、板藍根水提物和黃芪多糖體外等都具有類似的效果,其中所含的嘌呤嘧啶等成分可以干擾或者阻斷RNA病毒的復制,而黃芪、白芍、橘皮等則可以調節機體的免疫機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達到抗病毒感染的效果。
總的來說,利用中藥進行豬藍耳病的防治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值得肯定。進一步增加各種單方或者復方制劑抑制病毒方面的機理研究,擴大臨床治療范圍,將其理論研究與實際臨床密切配合,從而開發出更多更好的中藥制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化學藥品和抗生素等藥物使用效果的不斷減弱,對天然抗病毒藥物的研究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雖然在部分病癥的療效上不如前者有效直接,但是相信通過進一步對這些藥物的分析,發現其主要的作用成分,對當前的疾病治療以及免疫學發展都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很多企業或者機構嘗試著從天然提取物中分離有效成分,并結合分子生物學方法研制抗病毒藥物,國內在這方面開展還較為落后。中醫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重要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積極借鑒西方的研究成果,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將其發揚光大。
[1]蒲秀英,梁劍平,許濤,等.金絲桃素體外抗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活性的研究[J].中國獸醫科學,2008,38(9):810-815.
[2]王學兵,崔保安,魏戰勇,等.綠原酸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體外作用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8,10(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