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閆俊峰
(重慶市中醫院腦病科,重慶 400021)
中西藥合用治療出血性中風2例體會
唐軍,閆俊峰
(重慶市中醫院腦病科,重慶 400021)
我們用瀉火平肝湯聯合西藥治療出血性中風療效頗佳,舉例如下。
例1:張某,男,60歲,2015年12月16日就診。平素脾氣急躁易怒,喜食辛辣,大便干結。因突發左側上、下肢乏力7h入院,表現為持物不穩,行走時拖行,吐詞不清,飲水嗆咳。頭顱CT提示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查四肢肌肉無萎縮,四肢肌張力正常,右側上、下肢肌力Ⅴ級,左側上、下肢肌力Ⅲ級。左側Babinski征陽性。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西醫診斷為腦出血急性期。中醫診斷為中風。辨證為心火暴亢,肝風內動證。治宜清心瀉火,平肝熄風。方用瀉火平肝湯。藥用黃連10g,黃芩10g,生大黃10g,川牛膝15g,水牛角30g,夏枯草20g,白芍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另給予甘露醇125mL,靜滴,日3次。神經節苷脂40mg,靜滴,日1次。治療10天后復查頭顱CT示右側基底區腦出血病灶吸收減少,左側上、下肢乏力逐漸好轉,左側上、下肢肌力恢復到Ⅴ-級。生活可以自理。
例2:雷某,男,70歲,2016年1月12日就診。平素脾氣急躁易怒。突發頭痛11h,頭痛以頭頂部為主,脹痛,程度較重,今晨出現意識不清,持續約10min后逐漸好轉。頭顱CT示右側顳葉腦出血。查四肢肌肉無萎縮,肌張力正常,肌力Ⅴ級。左側Babinski征陽性。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西醫診斷為腦出血急性期。中醫診斷為中風。辨證為心火暴亢,肝風內動證。治宜清心瀉火,平肝熄風。方用瀉火平肝湯。藥用黃連10g,黃芩10g,生大黃10g,川牛膝15g,水牛角30g,夏枯草20g,白芍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劑。另給予甘露醇125mL,靜滴,日3次。神經節苷脂40mg,靜滴,日1次。治療1周后復查頭顱CT示右側顳葉腦出血病灶吸收減少,頭痛明顯好轉,未再出現意識喪失。
體會:出血性中風急性期證候分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各時間點瘀熱證始終占第1位,風證、火熱證為主隨著時間延長,痰證比例下降,血瘀、氣虛證比例上升[1]。楊光福[2]提出出血性中風中絡證屬風陽上擾、瘀痹于絡,中經證屬風陽上擾、瘀痹于經,中經絡證屬風陽上擾、瘀痹經絡,中腑證為風陽上擾、痰熱腑實,中臟證為陽亢陰虧,臟氣衰退,中臟腑證屬臟衰陰竭。魏千程[3]分為風痰瘀血、肝陽暴脹、痰瘀腑實、氣虛血瘀、陰虛風動、風上擾清竅、痰熱內閉清竅、痰濕蒙塞心神和元氣敗退9個證型。臨床上分型繁多,但出血性中風哪種證型最常見,尚無有力的證據予以定論。
我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認為中風病除了發病突然迅速有風善行而數變的特點外,意識障礙不是因風引起,為心主神明異常。心主血脈,心主神。因此中風的病位應在心而非在肝,為火異常,而非是風。
針對心火暴亢,肝風內動,治療當以瀉心火為主,兼平肝熄風。瀉心平肝湯以三黃瀉火為君,芍藥甘草湯柔肝、夏枯草平肝為臣,水牛角清熱涼血為佐,川牛膝引血下行為使。因此,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療效滿意。
[1] 李建香,過偉峰,吳勉,等.出血性中風急性期證候分布及變化規律分析[J].中醫雜志,2011,52(11):938-940.
[2] 楊光福.中西醫結合分期分時分型辨證治療ICH[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5(2):7-9.
[3] 魏千程.中醫辨證分型及治療淺談[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7,25(4):2-3.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0987-01
重慶市基本科研業務費計劃項目(cstc2015jbky330025005)
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