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發才,程紅亮,魏 瑾
(1.安徽中醫藥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 合肥 230061)
綜述
針灸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臨床研究概況
錢發才1,程紅亮2,魏瑾2
(1.安徽中醫藥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血管性認知障礙(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腦梗死、腦出血等引起的綜合征,包含前驅癥狀期[非癡呆性血管性認知障礙(VCI-no dementia VCIND)]和臨床癥狀完全表現期(VaD)[1]。針灸治療VCI改善腦循環、清除自由基、保護神經元、調節記憶相關神經遞質等具有較好效果,現將近年來針灸治療VCI的臨床研究概述如下。
通督調神針法。劉林[2]采用通督調神針法加尼莫地平片治療輕、中度腦卒中后VCI,并與西藥組對照。治療組主穴取后頂、百會、前頂、神庭、本神(雙側)、水溝、內關(雙側)。結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崔樂樂等[3]將6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通督調神針刺對照組和口服尼莫地平治療組各 30例。結果兩組治療后MMSE、ADL評分比較差異顯著(P<0.05)。趙奕等[4]用通督調神針刺和普通針刺相對照,觀察3M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同時檢測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變化。結果3MS量表的積分以及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積分,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通督調神針刺法能夠較好地改善認知能力。SOD值升高和NO值降低兩組均顯著(P<0.01),但治療組更明顯(P<0.05)。表明通督調神針刺法清除氧自由基和調節腦血流量療效更好。李冰[5]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通督調神針刺法,主要選取督脈經穴。結果治療后MMSE、ADL評分均較之前顯著提高,表明通督調神針刺療法較傳統藥物療法能夠有效改善認知障礙和行為能力。程紅亮等[6]用通督調神針刺法與奧拉西坦分別治療VCI36例。總有效率通督調神針刺組91.67%、藥物對照組75%,針刺組治療后各量表得分較治療前明顯改變且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血清IGF-1水平治療后均升高,且針刺組顯著高于藥物組(P<0.05)。表明通督調神針法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認知功能及伴隨癥狀具有較顯著療效,并且能夠提IGF-1水平。
醒腦開竅針刺法。張劍鋒等[7]運用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針法,選取人中、內關、三陰交為主穴,輔以相關配穴,治療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20例,與腦康顆粒治療組對照,結果兩組認知障礙都有明顯改善。
調神益智針法。劉佳琳等[8]用調神益智針刺法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并與口服尼莫地平比較,結果12周后記憶評分針刺組(31.9±2.9),西藥組(30.9±2.5);FAQ量表得分針刺組較西藥組下降更明顯(P<0.01)。
栗先增等[9]用電項針法治療VD,主要針刺風池、翳明、供血(風池下1寸)。結果長谷川癡呆量表(HDS)、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李巧薇等[10]在電針基礎上加用智三針治療血管性癡呆28例,主穴取智三針(包括神庭、雙側本神),治療4周后MMSE、HDS、ADL評分和Ps監測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
田迎春[11]認為眼針(肝區、腎區為主)的作用在于滋補肝腎,填精益髓以治本。主穴取腎區、肝區,配穴根據不同的證型及癥狀加用脾區、心區,上焦區、下焦區,治療VD 40例。對照組口服吡拉西坦、小劑量阿司匹林。結果眼針組治療前后長谷川修改量表(HDS-R)及社會活動能力評分較藥物組提高更明顯。
李淑芝等[12]用神庭透百會、前神聰透懸厘、腦戶透風府、腦空透風池的頭穴透刺法治療VD。結果頭針組MMSE評分較普通針刺組改善更好。于向華等[13]將針刺項頸部腧穴和頭穴叢刺長留針法與口服吡拉西坦片進行對照。取雙側風池穴、雙側供血穴、雙側翳明穴。結果兩組治療后相關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P<0.01),但針刺組改善較藥物組更明顯(P<0.01)。
鄺偉川等[14]用耳針聯合艾灸治療。結果中醫證候積分、中醫證候量表療效指數評定、MMSE評分、HDS評分均有明顯改善。
朱才豐等[15]用通督調神針灸療法治療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主穴取百會、風府、大椎,溫針灸。結果與治療前相比MMSE、MoCA評分差異顯著(P<0.05),血清hs-CRP和IL-6水平、SDSVD評分明顯降低(P<0.05)。表明通督調神針灸療法改善認知障礙效果顯著。楊駿提出化瘀通絡灸法治療血管性癡呆,主要以頭部腧穴為主。治療方法采用隔附子餅壓灸百會,懸灸神庭、大椎穴等,效果較為滿意[16-17]。
血管性認知障礙屬中醫“癡呆病”范疇。病位主要在腦,病因主要為髓海不足。由于腎精不足而導致腦髓失養,以及心腎功能失調。中風之后氣滯血瘀,腦絡不通,加之腎精不足、髓海不榮,五臟之氣不足而致“元神之府”失榮而致癡呆。
近年來,針灸在VCI的防治中以其操作簡便靈活,安全性高,療效確切的優點而得到普遍應用。不過,還應優化針灸治療方案,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1]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癡呆與認知障礙學組寫作組.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1,44(2):142-147.
[2] 劉林.“通督調神”針法治療腦卒中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23-24.
[3] 崔樂樂,朱春沁,汪節,等.通督調神針法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8):714-716.
[4] 趙奕,許能貴,孫健,等.通督調神針刺法治療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556-6557.
[5] 李冰.通督調神針刺法治療血管性癡呆43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5):70-72.
[6] 程紅亮,胡培佳,張聞東,等.通督調神針刺法對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血清IGF-1表達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5,10(10):1586-1589.
[7] 張劍鋒,黃瑞聰,唐梁英.醒腦開竅針刺法干預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24):128-129.
[8] 劉佳琳,鄭健剛,張杰,等.調神益智針治療腦梗死后輕度認知障礙[J].吉林中醫藥,2015,35(8):847-848.
[9] 栗先增,周湘明,顧柏林.電項針療法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影響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6):190-192.
[10] 李巧薇,李麗娟,許倩瑜,等.電針智三針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和行為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8):1-2.
[11] 田迎春.眼針肝腎區改善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3):203-204.
[12] 李淑芝,王晗羽,王威巖,等.頭穴透刺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3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5,22(5):579-580.
[13] 于向華,陳麗娜.針刺項頸部腧穴和頭穴叢刺長留針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對照[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1(2):289-290.
[14] 鄺偉川,盧陽佳,黃凡,等.耳針聯合艾灸治療血管性癡呆78例臨床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2,32(4):406-408.
[15] 朱才豐,蔡圣朝,徐斌,等.通督調神針灸療法治療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4(3):55-58.
[16] 王頻,楊駿,楊帆,等.艾灸頭部組穴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0):1348-1350.
[17] 王頻,楊駿,楊帆,等.化瘀通絡灸法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2):172-174.
R271.917.5
A
1004-2814(2016)10-1032-02
程紅亮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