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玉
(雷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雷城分所,廣東湛江 524200)
對我國中獸醫藥的應用前景的淺析
陳錦玉
(雷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雷城分所,廣東湛江 524200)
中獸醫學是在中國畜牧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門畜禽疾病防治的綜合性學科,專業領域又稱其為中國傳統獸醫學,是對中國傳統獸醫學科中的理、法、方、藥以及針灸技術進行研究,將畜禽病癥防治作為主體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擁有豐富的畜禽病癥防治技術。
中獸醫;醫藥應用;應用前景
中獸醫藥具有防治效果顯著、對畜禽毒性副作用較小、在動物性食品中無殘留或殘留少和不易產生耐藥性等優點,尤其在某些疾病的辨證施治上具有獨到之處,中獸醫學注重整體陰陰平衡。這里所說的中獸醫藥的研究開發,從理論上依賴于傳統的中獸醫藥學理論,從方劑形式上則多為傳統的復方制劑,并且必須遵從中獸醫學的理、方、藥原則。
中獸醫理論是中醫傳統理論中“陰陽五行”與“五臟六腑”學說的延續,不同的是中獸醫理論能更好的從現象和本質對其進行解釋。在中獸醫溫疫理論中提出溫疫、傷寒以及溫病都是外感病,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時行不正之氣”在這種特殊病原的影響下,從牲畜的口、鼻等呼吸道進入到動物的體內,這些病原體就會對其身體體組織和器官進行侵害,致使動物身體出現不適癥狀。
古代吳又可學者在《溫疫論》中提出:“其年疫氣盛行,病癥嚴重的,傳染速度最快,也就是童輩都知道的疾病,而病癥較輕的,則難以察覺,蓋毒氣所鐘有厚薄也。該年疫情較輕時,患病者只有幾個,而且不會進行傳染,便以傷寒命名,在該病盛行之年,所患之癥大多相同,因此,采用的治療藥并無差別,由此得知溫疫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并且多數都是一樣的病癥”,由此可見,古人對于中獸醫理論早就有了系統性的認識。
對于畜牧行業而言,一旦瘟疫暴發,就會給動物與人類造成巨大的損失,病情嚴重還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因此,為了對溫情進行有效的防控,農村基層畜牧獸醫的工作人員就應該對溫疫的流行規律進行充分的了解,對中獸醫理論進行合理的發掘與應用,以有效防控溫疫的發生。其實施的具體細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強健體質、培固正氣;調節身體素質,增加疾病抵抗力;四季調理可采用:清熱解毒、補氣抗邪、以毒攻毒、芳香辟穢、吹鼻防疫、發散郁火以及放血防疫等方法,并依據不同的癥狀,采取對應的治療方法。
2.1中獸醫有利于畜產品的安全生產
中獸醫學以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理論體系為核心,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在現代規模養殖上需要做好免疫、消毒,預防群發病發生的做法是一致的,而且通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也是行之有效和安全經濟的醫學瑰寶。在濫用抗生素導致畜禽產生抗藥性、化學藥物殘留超標、致癌、致畸和引起突變、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今天,人們期望綠色、無公害健康畜產品的呼聲愈來愈高,因而科學的運用天然地道的中草藥來防治動物疾病,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而我國是中獸醫藥的發祥地,中草藥資源富集,成本低廉,只要使用得當,常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諸如春溫時服用銀翹散,夏熱時服用用黃連解毒湯等以預防四時之疾。又如很多豬場由于長期濫用抗生素,致使機體產生了耐藥性,亦或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此時如果再用西藥治療,收效甚微,改用中獸醫辨證,以平胃散為基礎,隨四時之變化加減化裁,不僅在改善胃腸功能,增進食欲,促進營養吸收方面有顯著效果,而且不會產生耐藥性,對促進畜禽增長也有明顯的功效。
2.2中獸醫巧治術與簡易療法簡便高效,非常適宜在我國廣大農村推廣運用
我國勞動人民在同動物疾病作斗爭的實踐中,總結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診療經驗,如《元亨療馬集》和《馬書》中所述的“十二巧治術”,小公雞的快速閹割技術等都是中獸醫外科手術的精華,遺憾的是目前在基層能操作“十二巧治術”的人已很難找到,瀕臨失傳。又如在獸醫臨床中仍廣泛使用的順氣穴插枝治療牛的瘤胃臌氣,用桃花散撒布治療淺表性外傷出血,用新鮮荊芥嚼爛(拌合唾液)敷創口,治療異物創傷引起的出血,用煙葉(為末)、炒萊菔子(搗爛)、加白酒兌溫開水灌服,治療牛的前胃遲緩和瘤胃臌氣等,均有較好的療效,現仍有少數獸醫在繼續使用。
2.3獸醫病理診斷技術在判定動物疾病中的應用
過去人們在治療、診斷及控制動物疾病的過程中,沒有先進的檢測儀器和治療設備,所以在判斷動物疾病類型及病理結構中總會出現誤斷的情況。目前對于貓、狗、雞、鳥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在進行血清檢查、抗體檢測、PCR檢測時,都有關于這些動物的全面病理結構和常見疾病類型資料。獸醫病理診斷是根據動物體征的病變情況所做出的經驗診斷,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治療診斷。獸醫病理診斷技術與設備儀器在成本上相比要低出很多,獸醫需要具備足夠的醫療理論經驗。
2.4病理診斷技術在解剖技術中的應用
獸醫病理診斷技術最早是由古時候對動物及人體的解剖技術發展而來的專業技術。其在傳染疾病的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動物的病情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解剖技術的實踐應用,至今都沒有完全的開展。在檢查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動物時,如果沒有及時的對這種疾病進行病理的劃分,獸醫便不能進行實際的治療,這也等于讓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動物更接近死亡了。在對動物尸體進行解剖前,要對動物的死因有一定的了解,不是所有的病死的動物都采用的解剖方法,有一些動物的尸體對于環境及空氣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獸醫在對動物尸體進行解剖或處理的過程中,要先判斷出動物致病死的病原體,根據病理診斷技術分析其病原體的危害,減少對環境帶來的危害。
西獸醫的引入和發展對中獸醫在基層農村畜牧獸醫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中獸醫學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在獸醫行業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因此,農村基層畜牧獸醫站,應該努力學習中獸醫與西獸醫,掌握專業的技術理論,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以推動我國農村畜牧獸醫行業的發展。
[1]張海峰,戴華衛,周瑞,等.淺議獸醫病理診斷技術在動物疾病診治中的作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35(6):37-39.
[2]武志勇.中藥對旸道微生態調理作用的研究概述[J].中國畜牧業,2014,(11):38-40.
陳錦玉(1979—),女,廣東湛江市雷州市,中專,助理獸醫師,從事動物防疫檢疫及動物疫病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