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婕
(若爾蓋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四川若爾蓋 624500)
阿壩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蘭 婕
(若爾蓋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四川若爾蓋624500)
隨著畜牧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以其產品優質化,標準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等等優勢逐漸成為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阿壩州作為四川省最為重要的畜牧業基地,近幾年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我州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得到較快發展,藏香豬養殖基地、牦牛標準化養殖基地、本土鳳尾雞規模養殖場等大型規模養殖場不斷建立,但養殖種類以及數量的不斷加大,也給我州動物疫病防控帶了了極大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從動物防疫角度出發,闡述了當前我州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做好防疫工作的措施和建議,為下步我州更好更快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提供參考。
阿壩州;標準化;動物疫?。滑F狀;問題
規模養殖是提高養殖業規模效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動物衛生環境的必由之路,對提高畜禽產品優質化,標準化,批量化生產水平,促進養殖業與大市場順利對接,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幾年來,在中央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發展,畜牧業發展對于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阿壩州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據當地特色資源優勢,走特色畜牧業發展新路子,提出了大力發展牦牛產業、藏系綿羊產業、生豬產業三大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禽、兔、蜜蜂、藏豬等特色養殖,探索先進生產方式,積極推行適度規模養殖,將畜禽標準化建設作為核心工作,狠抓措施落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隨著養殖種類、數量的不斷增加,相關養殖從業人員文化知識水平有限等因素,給當前我州規模養殖場疫病防控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挑戰。
1.1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素質
1.1.1業主素質 我州規模養殖場業主人員復雜,有本地牧民、回鄉農民工、私人小老板、散養小戶等;文化層次也不盡相同,對動物養殖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樣。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養殖經驗,能科學合理地管理好規模養殖場的業主占極少數,大部分則剛剛入門或者出于前期摸索階段,動物的飼養管理全聽有經驗的養殖戶的指點。
1.1.2飼養管理人員素質 飼養管理人員的素質總體上不是太高。有技術的高中及職高中以上的人員較少,大多為初中、小學文化,更有一字不識的文盲;年齡層次偏高,中年及偏上人員居多且以婦女為主。這些人對動物養殖科技知識知之甚少,對動物的飼養管理、防疫治病全聽業主和管理人員的指導。
1.2養殖場建設
州內除幾個牧區縣之外,其余均屬于高山峽谷型半農半牧區,地勢狹小,場地位置、大小選擇性有限,加之農牧民養殖觀念不強,建設隨意性較大,未請專業人士或相關部門規劃就自己修建。目前很多養殖場場地建設規范,符合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很少,大多都是因地制宜隨便而建的。
1.3動物疫病防控現狀
我州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為政府統一采購,采取“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措施,每年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的供應以及注射確保到位。由于近年來全國疫病頻發,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對動物防疫的認識普遍提高,大都主動防疫,自動購買消毒藥、疫苗積極防疫,但很多時候業主都在外地跑市場,具體飼養人員又不懂如何做好防疫,很多工作不扎實,效果不好。防疫制度方面,規模較大的動物防疫的制度相對較為健全,措施也較為落實,防疫效果也較好;規模相對較小的動物防疫的制度則不健全,措施也相對落實較差,動物防疫效果不夠理想。
2.1飼養場所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
一些規模養殖場建筑布局、設施設備不符合動物防疫的要求。一是生產區和生活區、工作區、外賓接待區混為一體,不能有效地隔離開來,且生產區未設動物疫(疾)病隔離觀察治療區,很容易導致動物疫病的傳播、發生;二是畜禽動物飼養圈舍、養殖場出入口未設立消毒設施或消毒設施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達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
2.2動物免疫程序不健全,存在重大疫病發生隱患
科學合理的免疫是防控動物傳染病,尤其是重大動物疫情,必須要采取一種主動而有效的防控措施與手段。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則是關鍵。州內動物牦牛、綿羊等動物屬于半野生散養或小戶圈養,標準化規模養殖相比其他地方起步較晚,養殖場主養殖防疫意識還有待提高,目前州內還沒有一家養殖場建立有自己的免疫制度,動物疫苗免疫基本上是小戶隨大戶,大戶靠經驗。由于規模養殖場養殖密度高、單位空間病原載量高、疫病感染機率高,沒有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保駕護航,使我州存在重大動物疫情發生隱患。
2.3動物免疫用疫苗來源復雜
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所用疫苗來源相當復雜。僅有少部分養殖業主向動物防疫主管部門訂購、需時領用,其余大部分養殖業主,是自己到相關獸藥、飼料市場購買。從這些途徑來的疫苗,存在著如下問題:其生產廠家是否是國家的定點生產企業,疫苗的運輸、保管過程是否按要求進行,冷鏈系統是否健全完善,疫苗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強。
2.4濫用抗菌素藥物,影響動物防疫效果和產品質量
個別規模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對抗菌素藥物的使用過濫。一是飼料中濫加,長期使用;二是治療濫用,大劑量加倍使用;三是防疫注射反應搶救時,首當其沖使用大劑量抗菌素藥物,這些抗菌素藥物雖然對搶救有一定的療效,但同時也抑殺了疫苗中有益活力菌群,影響疫苗的效力。長期大劑量使用抗菌素藥物,致使抗菌素藥物在動物體內長期大量殘留,防疫注射時影響疫苗的效力,同時也嚴重影響著畜禽產品的質量。
3.1努力提高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動物養殖科技水平
提高規模養殖場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動物養殖科技水平很有必要,目前也顯得非常迫切。一是畜牧業現代化需要業主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二是當今的國際化商品市場需要無公害的畜禽產品,而只有掌握了系統理論知識的人才能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才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畜禽產品。規模養殖場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動物養殖科技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培訓學習的方式才能得以實現。場內飼養管理人員動物養殖科技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采取集中培訓的辦法,也可以采取聘請有資質的動物養殖科技人員擔任技術顧問,培訓飼養管理人員技術,指導飼養管理工作的辦法。但所聘請的人員不得只掛虛名,必須切切實實地履行職責。
3.2科學規劃設計動物養殖環境布局
規模養殖場無論其規模大小,其動物養殖的環境布局必須科學合理、符合動物防疫要求。養殖生產區和人的生活區、外賓接待區等應嚴格分離,閑雜人員一律不允許進入動物養殖生產區,特別是動物養殖同行人員更不得隨意進入。養殖場和圈舍進出處應設立消毒池、袋、室等消毒設施。養殖生產區內應設疫(疾)病隔離觀察治療區,并設于生產區的下風向。排糞溝應設于動物飼養圈舍之外,且落差應大于5/100,確保不積留糞尿。應供給動物清潔衛生的飲水;條件較好的業主應安裝自動供、飲水系統,既達到清潔衛生的要求,又滿足動物自由飲水需要。
3.3建立健全科學的動物防疫制度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動物防疫制度是提高規模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之一。這些制度包括按動物防疫法規建立健全的引種申報防疫監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訂的免疫注射制度、 外來人員消毒制度、 飼養管理人員進出場消毒制度等;這些制度不僅要裝貼上墻,還必須讓場內所有人員熟記于心,落實到行動上去,按制度規定去做,一切制度化。
3.4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
疫苗的使用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用疫苗的使用,主要是加強管理。一是動物防疫用生物藥品這種特殊商品的供應渠道必須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由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統一管理;二是動物防疫疫苗免疫注射種類,必須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縣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統一部署進行,不得擅自增減,特別是動物重大疫病防制所用疫苗必須堅決免疫注射到位。除實行免疫檔案登記管理外,還應實行動物防疫駐場監督制度。
3.5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保健藥品的使用
無論是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制劑還是生化制劑類動物保健藥品,無論是消毒類藥還是抗生素類藥,雖能防病治病對動物起保健作用,但均能在動物體內殘留,直接影響動物的防疫效果和產品質量。因此,必須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保健藥品的使用,必須按使用劑量、藥期規定規范使用。各規模性養殖場除了要加強自律外,上級主管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1]王興振.畜牧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湖北畜牧獸醫,2014,35(5):16-17.
[2]仇煥廣,嚴健標,蔡亞慶,等.我國專業畜禽養殖的污染排放與治理對策分析一基于五省調查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2,(5):29-35.
[3]朱其軍.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的現狀 存在問題及策略[J].科技向導,2010,33(1):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