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鋒 周虎泉
(1.南通市如東縣洋口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407;2.南通市如東縣豐利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408)
淺談豬鏈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周 鋒1周虎泉2
(1.南通市如東縣洋口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226407;2.南通市如東縣豐利畜牧獸醫站,江蘇南通226408)
本文介紹了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并提出了豬鏈球菌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以期為防治豬鏈球菌病提供參考。
豬鏈球菌病;流行特點;臨床癥狀;預防;治療
不同年齡、品種和性別的豬均可感染,其中以斷奶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而成年豬發病較少。豬鏈球菌不僅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在動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等處也可能存在豬鏈球菌,在感染豬鏈球菌病動物的分泌物、血液、器官及關節內也有病原體存在。病豬與帶菌豬是此病主要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創傷等途徑傳播。新生仔豬常通過臍帶傷口感染此病。豬鏈球菌病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5~11月最為常見,冬季發病較少,常呈區域性流行,新疫區發病率與死亡率較高,老疫區則相對較低。
2.1敗血型
多見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往往頭晚未見任何癥狀,次晨即已死亡;或者停食1~2餐,體溫41~43℃,精神委頓,廢食,震顫,耳、頸、下腹部出現紫斑,如治療不及時,死亡率較高。此類型多發生于架子豬、育肥豬和懷孕母豬。
2.2腦膜炎型
病初體溫升高,不食,便秘,有漿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繼而出現神經癥狀,磨牙,空嚼,轉圈運動失調,仰臥,直至后軀麻痹,側臥于地,后期四肢劃水樣動作,最后昏迷死亡。部分病例出現多發性關節炎,病程1~2天。
2.3心內膜炎型
此型生前不易發現和診斷,多發于仔豬,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難,或癱軟臥地不能行走,皮膚蒼白或體表發疳,很快死亡,往往與腦膜炎型并發。
2.4關節炎型
由腦膜炎型和心內膜炎型病變而來,或從發病起即呈現關節癥狀,表現一肢或幾肢關節腫脹、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該型與腦膜炎型、心內膜炎型很少單獨發生,常常混合存在,或先后發生。在臨床上單獨發生關節炎型的多見于仔豬,表現為跛行和關節腫大,有的呈現高度跛行,不能站立,體溫升高,被毛粗亂,逐漸消瘦。
2.5化膿性淋巴結炎(淋巴結膿腫)型
常發生于架子豬,多見于頜下淋巴結;其次是咽部和頸部淋巴結。受害淋巴結膿腫,堅硬,有熱有痛,可影響采食、咀嚼吞咽,后期病灶中央變軟,皮膚壞死,自行破潰流膿,以后全身癥狀好轉,局部逐漸愈合,病程一般2~5周。
敗血癥型病死豬全身淋巴結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和出血。喉頭、氣管充血,常見大量泡沫,肺充血、腫脹。心包積液呈淡黃色,有時可見纖維索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內膜有出血斑點。肝脾腫大,脾可腫大2~3倍,呈暗紅色或紫藍色,部分病例的脾臟邊緣有暗紅色或黑紅色的出血性梗死區。胃和小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有時可見小腸的部分腸段漿膜出血。有的可見腎腫大,常呈暗紅色。病程稍長的病例可見纖維素性胸膜炎,胸腹腔有淡黃色或淡紅色積液。
腦膜炎型病死豬的腦膜充血、出血、嚴重者溢血,少數病例腦膜下積液。不同程度的心包炎,有的有纖維素滲出,甚至整個胸腔、肝臟表面、大網膜、腸管表面附有不同程度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有的內臟病變不明顯,有的則可見到關節病變。
關節炎型病死豬可見一處或多處關節腫大,關節腔內有黃色或淡紅色略帶粘性的液體,死亡數小時后呈膠胨樣。
淋巴膿腫型一般不引起豬只死亡,受侵害的淋巴結呈現化膿性炎癥,膿汁呈綠色或黃綠色。
根據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最簡便的方法是直接鏡檢,無菌采取肝、脾、淋巴結、關節液等病料涂片,革蘭氏染色,可見到單個、成對、3~5個短鏈的革蘭氏陽性球菌。直接鏡檢困難時,可進行細菌分離鑒定,無菌采取肝、脾、淋巴結、關節液等病料,接種于綿羊血或馬血瓊脂平板上,置于37℃溫箱中,培養至72h。可見到圓形、光滑、灰白或露珠樣的小菌落,部分菌落呈p溶血或。溶血。用接種環勾取菌落,取生理鹽水作適當稀釋,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到單個、成對的3~5個短鏈或更多個長鏈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即可鑒定為鏈球菌。
豬群發生鏈球菌病時,應及時診斷,并區別病型及早治療。對急性敗血型、腦膜腦炎型和關節炎型,可使用大劑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類等藥物,可取得一定治療效果;對淋巴結膿腫型病例,在膿腫形成前用抗生素治療有效果,一旦膿腫形成,可待膿腫成熟自潰或采取手術切開排膿,用3%雙氧水(過氧乙酸)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膿腔,并涂以5%碘酊,以期愈合。
6.1加強飼養管理
對于豬鏈球菌病應當以預防為主。擁擠、通風不良、大幅降溫、不同日齡的豬混合飼養是造成易感豬發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圈內通風、做好豬舍環境衛生及用具的消毒工作、采取全進全出制將會有效降低豬的發病率。分娩母豬的接產必須周到,認真消毒,防止豬鏈球菌通過斷臍、剪牙等傷口感染仔豬。為防止病菌通過口鼻和皮膚創口感染,應防止豬群咬架,一旦發現,立即隔離。
6.2接種疫苗
發病季節和流行地區,可接種豬鏈球菌弱毒菌苗或氫氧化鋁滅活菌苗進行預防,前者屬于馬鏈球菌,對豬鏈球菌的保護效果不佳,而后者屬于豬鏈球菌血清2型,對其他血清型豬鏈球菌及馬鏈球菌保護效果不佳。各豬場應視本場病原菌流行情況選取合適的疫苗。一般妊娠母豬于產前4周接種免疫,仔豬斷奶后1周接種免疫。
6.3藥物預防
根據研究和臨床試驗,豬鏈球菌病原對四環素、紅霉素等抗生素有較高的耐藥性,不宜使用。但豬鏈球菌對于青霉素和先鋒類抗生素敏感性較高,因此應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豬鏈球菌病。若豬群中有個別豬發病,應立即隔離,并對整圈豬拌料廣譜抗菌藥物(青霉素類或磺胺類藥物)預防。另外,豬從斷奶開始一直到出欄,每月進行1次預防性投藥,在飼料中加入莫維欣500g/t,連用7d。
[1]戴金玲,許云龍,周玉龍,等.豬鏈球菌7型的分離及藥敏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2013,(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