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蓮
(福建省華安縣農業局,福建漳州 363800)
豬鏈球菌病病原分離鑒定及防治試驗
黃碧蓮
(福建省華安縣農業局,福建漳州 363800)
鏈球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它的生存環境是人和動物的皮膚、黏膜,還有腸道內,傳染的途徑有呼吸道、創傷面,或被污染的食品等,這種細菌可在人和動物之間相互傳染。這些年,在我國一些省、市這種細菌開始流行,主要是發生在豬群中,從而給人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本文針對豬鏈球菌病病原進行分離實驗,并提出防治措施。
豬;鏈球菌病;防治措施
豬鏈球菌病的發病原因,一般情況由于多種鏈球菌感染,這種疾病在臨床上的表現癥狀是不同的,通常所見的幾種類型為腦膜炎型、敗血型、關節炎型、化膿性淋巴結炎型。鏈球菌在抗原構造上比較復雜,使豬患上鏈球菌病的病原有很多,傳播范圍也很廣泛。在豬的各種鏈球菌病中最為典型的是腦膜炎型和急性敗血型的鏈球菌病,而且豬一旦感染上這種疾病,死亡率也特別高,這給養豬的業戶和整個養豬業在經濟上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為了減少豬這種疾病的發生,便采集了大量的病料,通過實驗室開始研究發生這種疾病的原因,特別針對急性敗血型和腦膜炎型這兩種鏈球菌疾病進行了病原分離鑒研究,并做了防治試驗。具體情況如下:
(1)病原分離實驗。如果懷疑某豬患有敗血型鏈球菌病,將此豬在無菌的情況下進行心血的采集,放在硫乙醇鹽肉湯中進行培養,過了24 h 后,再置于血液瓊脂平板進行接種。如果懷疑某豬患有腦膜炎型鏈球菌病,可采用接種環將豬腦脊髓液進行鉤取,然后置于血液瓊脂平板上做進一步的分離培養,在37 ℃的環境下,觀察24 h,查看此菌落的特征。此時,對可疑的菌落要采取涂片染色鏡的檢查,同時進行純培養,并作生化特性的檢查。(2)菌株分群。可用進口的蘭氏分群試劑盒對菌株進行分群。(3)藥敏試驗。把分離出來的菌株涂在鮮血瓊脂平板上,涂布的時候要均勻,然后分別貼上不同種類的藥敏試片,即慶大霉素環丙沙星、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四環素、先鋒霉素V 、阿米卡星、氟哌酸、青霉素。在溫度37℃ 的環境下進行培養,時間為24h,同時,要對病豬采取藥物治療,藥物性質為敏感性的。(4)動物感染試驗。實驗的動物是10只小白鼠,均為非常健康的。把分離的菌株于鮮血瓊脂平板進行培養,時間為24 h,培養物要用生理鹽水進行適當的稀釋;使之生成懸濁液。這時候,便可進行實驗了,首先取來已經備好的5只健康小白鼠,然后對其進行腹腔注射,接種的計量為每只小白鼠注射0.2 ml,另外的5只健康小白鼠,給它們注射生理鹽水,計量為每只小白鼠注射0.2 ml,然后對兩組小白鼠進行觀察對比。(5)研制二價鋁膠滅活苗。把分離出來的C群的菌株,還有D群的菌株置于血清肉湯中進行增菌培養,將菌體濃度調整為30億/ml,在經過甲醛滅活以后,把20%的氫氧化鋁膠加到里面,搖動使其均勻,之后,按照通常的方法對其進行以下檢驗,安全檢驗、無菌檢驗,還有效力檢驗,確定檢驗合格后,進入預防試驗環節,對于免疫的豬,不論大小,重量多少,所有的豬免疫次數都要達到兩次,時間上要每隔15 d免疫以此,第1 次免疫的計量為每頭豬5ml,第2次每頭豬免疫的計量為 10ml,對豬群進行免疫后,要細心觀察每頭豬的變化情況,并詳細的做好記錄[1]。
(1)病原實驗結果:從懷疑的患病豬群中分離出的細菌有12株,分離率是 60%,分離出的菌體重新生長出灰白色的菌體,這些菌體呈濕潤、光滑狀態,形狀為圓形,呈β溶血,在通過革蘭氏染色鏡檢查后得出,分離菌為陽性的球菌,排列形狀為鏈狀。(2)藥敏試驗結果:通過以上9 種抗生素的實驗得出,抑菌性最強的可謂阿米卡星和先鋒霉素Ⅴ,居第二位的是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氟哌酸、硫酸新霉素;最不敏感的是環丙沙星、四環素、青霉素。(3)小白鼠試驗結果:小白鼠在感染了病菌后6h發生死亡,12h后所有小白鼠死亡。死的小白鼠的肝、脾、腎發生腫大,膀胱極度充血,胸腔有積液,通過鏡檢發現,有大量的革蘭氏陽性球菌,或單個或成對、短鏈。對比的另外5只小白鼠正常。(4)研制二價鋁膠滅活苗實驗結果:實驗結果,檢查三項完全合格,免疫率在臨床上也是很高的[2]。
將懷疑患病的豬帶到實驗室就診,如果懷疑此豬患上了敗血型鏈球菌病,可采取肌肉注射法進行治療,注射的藥物為齊魯制菌磺,使用計量為每1kg體重的豬為0.15 ml,注射次數 1次就可以,如果有必要,可在第3d再進行注射1次。所采用的藥物還有磺胺嘧啶鈉,這也是一種注射液,注射的計量為每1kg體重的豬為 0.07 g,采用的是肌肉注射法,注射次數為每日2次,要連續注射3d。同時,還要給豬進行注射板藍根注射液,也是采取肌肉注射法,計量為每次給每頭豬為 5~10 ml,次數為每日2次,可連續3 d。在采取以上治療的同時,還要使用豬排疫肽配合著進行治療,計量為每頭豬為2ml,次數為每日1次,連續3d,采用肌肉注射法。以上這種治療方法對患有急性病的豬效果也很好,特別是患有腦膜炎型和混合感染病的豬。除以上治療外,還要給仔豬進行口服電解質、多維防御疾病的發生。
豬場對常用抗生素使用不規范,造成了豬鏈球菌產生了強烈的抗藥性,但沒有使用過的藥劑和新藥還是比較敏感的,如先鋒霉素、阿米卡星,在臨床上也獲得較好的療效。
[1]吳靜,賈桂珍.豬鏈球菌病病原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1,(6):350-351.
[2]蔣新華,鄧舜洲,張文波,等.豬鏈球菌病病原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2011,(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