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錫軍
(廣西北流市大坡外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北流 537400)
談談廣西玉林的高架網床+益生菌養豬技術
呂錫軍
(廣西北流市大坡外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北流537400)
據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養殖業已成為廣西僅次于工業源、生活源的第三大污染源。針對這種情況,廣西玉林一直積極探索和推廣高架床+益生菌養殖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把推廣高架網床+益生菌養豬作為清潔養殖節能減排的新模式,采用免沖水的高架網床養殖、雨污分流設計、固液分離+沼氣配套等方法,在生態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和降耗增效等多方面取得較大成效,成為促進養豬業可持續發展較為理想的生產模式。
高架網床;益生菌;養豬
近年來,廣西玉林市容縣奇昌公司等生豬養殖業主不斷引進生豬飼養新技術,并在實踐中改進和完善,研究出了高架網床養豬的成套集成技術,成功建成這種較成熟的高架網床養豬模式。
1.1高架網床豬舍
高架網床豬舍是建成每棟二層樓的欄房,下層(一層)是水泥硬化地板,用作收集豬糞用的。上層(二層)是離地2.3~2.5m的架空層.網床是用斜紋鋼排列而成,不變形,不生銹,不傷蹄。豬糞尿排泄物直接落到一層地面,全程飼養無需沖水清糞,通風,干燥又清潔。一樓的豬糞就地堆積起來自然發酵(由于豬飼料中加入了益生菌種,腸道消化不完的隨糞便排出,豬糞中還殘留一些菌種),一樓的豬糞不用每天清理,堆積發酵好的豬糞待每出欄一批豬時再出糞。但不用清空糞便,需保留一小部份以后作新堆積的糞便發酵作為引子(發酵菌種),經過堆積發酵的豬糞,就成了有機肥料,賣價更高。二樓豬的自動飲水器(水嘴)則安裝在側面墻洞里,豬飲水時伸嘴到墻洞咬到水嘴就能飲到水,水嘴遺漏的水不漏到一樓地面,而是直接從墻洞另一條出水管流走,這樣凈水(自來水)與污水(飲水時漏的水)分流。這樣,保持了一樓地面的豬糞干燥,容易收集堆積和發酵,沒有臭味。豬舍有配套溫度調節的設施,冬天氣溫低時,可用燒鍋爐溫水通過管道進入豬舍或用熱風爐加溫保證豬舍適宜溫度。夏天氣溫高時,可用水簾降溫或用大塊冰塊吹冷風或開啟抽風機降溫。豬舍就能做到冬暖夏涼,通風透氣,給豬一個最適宜的溫度,讓豬發揮最大的生產潛能。
1.2益生菌飼養
以廣西奇昌公司為代表的養殖企業還研制和運用了益生菌,用這種菌擴繁后混入全價飼料喂豬,能改善豬的胃腸消化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排泄的糞便不臭。這種從原始森林中采集、篩選有益菌,采用不同基質搭配不同草本植物培養菌種,添加進各種飼料中發酵后分別喂養肉豬、母豬、仔豬;有益菌幫助活豬體內分解飼料,充分吸收營養后再排出,繼續對糞尿進行體外發酵,使之自然變成高價值的微生物有機肥。生豬在飼養時,飼料中添加益生菌種,腸道未完全消化的隨糞便排出,糞便由網孔落入一樓并被就地堆積發酵(含益生菌),豬糞經發酵后成為優良的有機肥料,每出欄一批生豬就可獲得一批有機肥,有機肥不僅可以對外銷售,還可以用于養殖蚯蚓生產高蛋白飼料。依托這種養殖模式,在養殖全過程無需沖水清糞,豬欄始終保持干燥、清潔,既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又減少了養殖豬的發病率,可謂一舉多得。利用“高架網床+微生物”技術養豬(污水產生少),底層糞便發酵腐熟生產生物有機肥,用于栽培食用菌,種植食用菌后的有機肥可養殖蚯蚓,之后產生的有機肥再用于作物種植,蚯蚓用于養豬,既提高了生豬免疫力,節省了人工,獲得了較高的養殖效益,又達到節能減排和農業生產“三物”循環。豬舍無臭味、全封閉、不沖水、零排放,是一種全新的全進全出的現代生態養豬模式。
2.1提高養殖質量,降低成本
高架網床養殖模式最適合育肥豬全進全出的飼養工藝,從小豬進欄到肉豬出欄實現全程免沖洗,減少排污量90%以上,節約大量的用水。如配備管道運送飼料和自動料桶(槽),一個人可輕松養1500~2000頭育肥豬,細算下來每頭豬可節省人工費5~7元,并且提早15天出欄。“高架網床”豬舍衛生條件更好,生豬疾病更少、長膘更快。“高架網床”豬舍一樓存放豬糞尿,二樓養豬,豬糞尿通過漏縫板掉落底層,欄舍干凈衛生,免去生豬、豬舍沖水環節,也減少了污水產生。高架網床實現機械自動化,節省了人工費。在糞污處理時,實現資源再利用。
2.2養殖告別抗生素,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在高架網床+益生功菌模式下養豬,豬存活率高達99.3%;生豬染病率降低,藥品(包括防疫)消耗大大減少。通過有益菌取代抗生素,從源頭上解決養殖業濫用抗生素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利用有益菌代替抗生素對付有害菌和病毒等其它致病微生物,正是廣西玉林奇昌養豬場的“奇招”。通過科學試驗顯示,益生菌防病效果之好遠超抗生素,以試驗中草藥配入基質培養“治病菌”對付“致病菌”及病毒具有明顯的效果。
2.3實現糞污零排放清潔養殖
微生物把糞尿中的營養物質吃光光,蒼蠅、蚊子無法生存,疾病也失去常規傳播渠道,白天見不到蒼蠅,夜間找不到蚊子。配套高架網床養豬,豬舍完全不用沖洗;豬尿混在豬糞中落到底層,在全天候發酵保持50多攝氏度的糞堆中自然揮發水分,一同轉化成微生物有機肥,豬舍底層既是“車間”又是“倉庫”。
2.4省料省錢省人工,節約成本
以前用傳統方法養豬,沖洗豬舍平均每頭豬從小到大用水量巨大現在巨量用水全部節約下來。從小豬進欄到肉豬出欄實現全程免沖洗,減少排污量90%以上,節約大量的用水,平均每頭豬節約用水3.5t;糞尿從網床自然掉落堆積,養豬最費工的沖洗作業一舉變成完全不用干活。用等量菌液混合飼料代替抗生素,成本僅相當于抗生素1/4左右,并且提高飼料轉化率,又節約飼料成本1/4左右。發酵后的豬糞可作為有機肥出售,每頭豬增收60~100元。
[1]孫石林.淺談益生菌在養豬生產中的應用[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5):124.
[2]盧世良,盧景,陳忠洪.生態循環養豬—高架網床養豬技術[J].廣西畜牧獸醫,2016,32(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