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會全
(湖南汝城畜牧獸醫水產局,湖南汝城 424100)
淺談汝城縣的土雞林下養殖技術
田會全
(湖南汝城畜牧獸醫水產局,湖南汝城424100)
為響應中央關于“精準扶貧”的指導精神,結合現代人追求天然、無公害食品的需求,并且本地山林眾多的特點,本人指導一些扶貧戶發展林下養殖土雞,由于林下土雞養殖主要利用林地、灌木等以放牧與飼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養殖.樹林為土雞生長提供了一個良好適宜的環境,反過來雞能啄食林地害蟲,雞糞又能為樹木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料,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經過本人近二年的技術摸索,結合我縣各林下養雞戶的養殖經驗,淺談下我縣土雞林下養殖的技術要點。
林下養雞;土雞養殖;防疫
汝城縣發展的林下放牧養雞的生態養雞模式,是目前養雞業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養雞新模式。主要技術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林地最好遠離住宅區、工礦區和主干道路,交通便利、通風光照良好,有充足的清潔水源,地面為砂壤土或壤土,地勢高燥,北坡向陽的南玻好于北坡。沒有被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原體污染。環境僻靜安寧、空氣潔凈。以坡度較緩、和有灌木林、荊棘林、闊葉林等山地。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林地都適合養雞,如沿河林帶、道路綠化林帶、環城林帶等生態林帶,由于地理環境,所處地形、等因素不適合養雞,不僅影響了周邊環境,使雞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應激反應,進而影響其生產性能。經本人觀察實踐,發現果木林地,不宜用于養雞。因果木林地內的樹木需要噴灑藥物,加之蘋果、桃、梨等水果腐爛落地后,被雞采食,容易中毒。
林下養雞的雞舍選擇應該在林地居中地段,根據群體大小選擇適當避風平坦處,不積水的平地,旁邊應有樹林,以便雞群在太陽猛烈時到樹蔭下乘涼,還要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地帶,最好有青草、沙粒,讓雞可以自自由棲息和啄食。用土墻或磚木及油毛氈或稻草搭成高約2m的簡易雞舍,棚舍能保溫,能擋風就可以了。放養區四周設圍欄或圍網,高度一度為2m,地面鋪砂土或水泥。雞舍飼養密度以20只/m2為宜,每舍養1000只,雞舍座北朝南,林地放養100羽/667m2為宜。
雞種選擇以當地的土雞或者含有地方雞血緣的改良雞處為主,至少要在外貌上呈現出土雞特征。林下飼養土雞,公雞與母雞要將分開飼養,忌公母混養。公雞養殖期在半年左右,母雞養殖期在半年以上。
4.1實時放養
放牧期最佳期為4月~10月,因為這個時候蟲草茂盛,天然飼料充足。對擬上山的雞進行篩選,淘汰有病、殘疾和體弱雞,在林地放養雞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放養的密度,每畝林地以放養100只左右為宜。如果放養的密度過大,會造成林園植被的破壞,影響雞的生長環境和林園的效益。放養應該采用間隔輪回放養模式,長期在一片林地放養,會大大的破壞環境,而且阻礙林園的生長,3周齡開始放養訓練,小雞剛放養時沒有上山覓食習慣,要人為的訓練。一般需要有2人配合,一人在前邊吹口哨并撒拋顆粒飼料,讓雞隨后搶食,另一人在后用樹枝驅趕,直到雞全部上山。每天中午還應在山上補哨補食一次,強化訓練,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訓導雞歸舍,訓練10d左右雞就基本建立了條件反射,晚上就可以自行回雞舍了。開始放養時,為防應激反應,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5周齡時開始進入育成期放養,這時的雞主要以山上的蟲草為食,只在晚上回舍前補少量食物。到8周齡后開始加大補食量進行育肥,11周齡上市。此時的雞經過近2個月的放養,肉質最好,料肉比最劃算,經濟效益最好。
4.2做好消毒防疫
在進雛前一周要將育雛舍內的地面清掃干凈,并用百毒殺或者燒堿對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防疫是防范各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要注意對雞群啄癖和雞痘的預防。可選擇在土雞10~20日齡的時候將其斷喙,方法為上喙斷去喙尖的1/2,下喙斷去喙尖前尖利端,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防止喙癖的出現。一旦發現有嚴重喙癖習慣者,可進行二次斷喙修整。夏季尤其是夏秋季節,蚊子多,雞群易發生雞痘,因此要提前預防。一般的免疫程序為:1日齡注身馬立克氏病疫苗,7到10日齡時用雞新城疫IV系苗滴鼻或點眼,12日齡時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點眼或滴鼻,18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齡用雞新城疫—H52二聯苗+IV系苗木倍劑量飲水,25日齡用雞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2倍劑量飲水,30日齡用雞喉氣管炎疫苗點眼、雞痘疫苗刺種,60日齡用雞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90日齡用雞喉氣管炎疫苗點眼,110日齡用雞痘疫苗刺種,120日齡用禽流感苗股肉注射。
4.3定期驅蟲和消毒工作
定期做好驅蟲工作,主要預防球蟲、線蟲、絳蟲等。常用藥物有球寶、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維菌素等。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周用百毒殺或其它低毒消毒藥帶雞消毒二次。要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堅決謝絕外來人員參觀,對進入的人員、車輛必須要嚴格消毒,嚴禁外來人員與雞接觸。對病死雞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雞舍及周邊場地要堅持每天打掃,不留死角,水槽、食槽每天清洗,定期更換墊料。要做到“全進全出”,每批雞放養完成后,應對雞棚徹底清掃、消毒,對所有器具、盆槽等熏蒸一次再進下一批雞。
4.4加強飼養管理
雛雞進入雞舍三小時之后,就開始開食,投食量為6~8次/ d。在兩周之后,減少至3次/d,并要保證投食每天都能吃完。在雛雞培育30d左右的時候,大約也就是體重在0.5kg左右的時候開始轉入大棚飼養。開始適用于野外放牧,剛開始放牧的時間要短一些,以后逐漸的延長,范圍也是由近及遠,逐漸擴大范圍,使雞群適應放養。放養時要做到“五勤”:放雞時勤觀察,清掃時勤觀察,補料時勤觀察,呼吸時勤觀察,采食時勤觀察。
[1]徐可玲,王明章.淺談林下土雞養殖技術[J].中國畜禽種業,2014,(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