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仕輝
(四川省安岳縣云峰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資陽 642350)
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
高仕輝
(四川省安岳縣云峰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資陽642350)
哺乳仔豬飼養是養豬生產的基礎階段,仔豬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飼養期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關系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科學的進行仔豬飼養管理,對促進仔豬快速發育、縮短飼養期、提高飼料報酬、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飼養;經濟效益;飼養管理
初生仔豬體內能量貯備很少,對環境溫度十分敏感,因此,仔豬出生后應注重保溫防凍,吃足初乳,防病補鐵,避免踩壓仔豬。
1.1保溫防凍
由于仔豬出生時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低溫特別敏感,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仔豬出生1~7日齡最適溫度為32~25℃,相對濕度50~70%,并保持環境空氣新鮮。
1.2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
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維生素A、D、E、C,增強仔豬早期對疾病的抵抗力,因而讓仔豬盡早吃足常乳,十分重要。同時,仔豬生后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后排乳頭。
1.3補鐵補硒
鐵是仔豬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體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初生仔豬體內鐵的貯量很少,另外仔豬缺硒易發缺硒性下痢、肝壞死、白肌病、水腫病等,因此仔豬出生3日內應及時補充。其方法有:(1)頸部或臀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鈷注射液和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也可以用鐵、硒合劑如“牲血素”、“牲血寶”等,使用劑量要根據產品說明而確定。(2)CuSo41g+FeSo42.5g+水1000ml,仔豬每日每天口服1ml。(3)在圈內撒布一些干凈的紅黏土,讓仔豬自由采食,以補鐵的不足。
1.4防疫治病
根據生豬養殖的實際情況為了防止發生豬瘟,在仔豬出生后,尚未吃奶之前,可按常規劑量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2h后再讓仔豬自由吃奶。另外,可給母豬服用“止痢散”或土霉素等藥,以防仔豬發生紅、黃痢。
哺乳期仔豬生長速度很快,其營養物質的來源主要靠母乳。從產豬開始母豬的乳泌量逐日增加,產后20~25d達到高峰,然后泌乳量下降。此時仔豬生長發育旺盛,需要的營養物質越來越多,單靠母乳供應是不夠的,而且仔豬的消化系統還不健全,早期誘食可以促進消化功能增強,從而能夠有效防止仔豬下痢。
仔豬出生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0日齡全部開食。仔豬開口料要求全價、穩定、適口、新鮮,并且要做到少喂勤添,少吃多餐,頓吃頓清,逐步增大仔豬食量。
仔豬在28~35日齡,體重在5.0kg以上,且完全學會吃料,便可以斷奶。斷奶時采用趕走母豬的方式,盡量減少環境的改變,盡量維持原圈飼養,維持原來的飼料,做到環境條件、飼料、飼養管理的逐漸過渡。
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1次。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對仔豬進行豬瘟等疾病的免疫防治。
哺乳仔豬的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能、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弱,易在飼養管理中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直接影響到斷乳育成率,因此要在生產中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降低哺乳期仔豬的死亡率,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
[1]陳品青.科學養豬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4):125.
[2]李長強,李童,時少磊.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M].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