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波 李榮星 陳艷麗
(天津市薊縣別山鎮畜牧獸醫站,天津 301907)
豬場的合理化管理方法建議
劉文波李榮星陳艷麗
(天津市薊縣別山鎮畜牧獸醫站,天津301907)
如今,養豬場及豬養殖數量的大量增加,好多養殖戶在豬場管理方意識淡薄,使得許多豬場的管理出現問題,一旦豬場管理出現問題,將會給豬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故本文就豬場的合理化管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所幫助。
豬場;合理化管理;方法
隨著豬價行情的利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轉向養豬,使得豬場的數量大大增加,但是好多養殖戶忽略了豬場的合理化管理,從而或多或少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故本文就豬場的合理化管理方法的一些建議進行闡述。
豬場的位置應與其他豬場保持較長的距離。但是面對土地有限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有時只能集中某一片地區進行養豬。集中養豬有利于集中處理排泄物,但是不利于疾病的控制。所以建議養殖戶綜合考慮。
如果豬場過分集中且周圍沒有界限,一旦發生傳染病就很難控制。因為豬場之間來往的人、狗、貓或老鼠等都有可能傳播疾病。所以建議豬場周圍建立圍墻,可以減少人員和其他動物的隨意進入。
豬群密度會影響疾病的傳播,密度小的豬群相對安全,一旦爆發傳染病,飼養密度大的養豬場損失更加嚴重,而且控制難度大。如果豬場較大,首先要考慮疾病防控措施。
新進豬只可能攜帶病原菌,導致新疾病的發生,對原有豬只會構成一定威脅。自繁自養的豬場發病相對較少。若豬場對引進豬只健康狀況不明時,必須根據自身豬場豬病流行情況,選購沒有傳染病病原的豬只。
如果豬場無偽狂犬病侵擾,就應該檢查所有引進豬只,確保引進豬只無此病。引進新豬只時應該調查豬源的健康狀況,該場是否實施定期的免疫接種和防疫措施。調查詢問曾經從此豬場引進過豬只的豬場。
新進豬只隔離檢疫3~6周無異樣后合群。隔離期間要認真觀察記錄引進豬只的健康狀況,必要時可進行采血測驗抗體。
爆發傳染病時,有的養殖戶可能以低價賣掉無臨床癥狀的豬只。建議不要購買這些低價豬只,因為在疾病爆發期豬只可能攜帶病原菌。
外來人員可能是傳染病的媒介,所以對外來推銷員或者獸醫人員等應禁止入場。對必須進場的人員應有基本的防疫措施,如提供保護外套、膠鞋等并經消毒藥水消毒后,方可進入。另外生豬經營商可能去過許多豬場,盡量不要讓其進入豬場。豬只出售時,應由本場工人親自操作。豬場裝載場,位于圍墻邊緣,這樣豬商或運載工人不需進入豬場即可將豬運走。事后,豬舍裝載場及工具均須消毒。
豬場各類豬群應有一個合理的疫病免疫程序,定期疫苗接種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免疫計劃常規的豬場經常暴露于豬瘟的侵害尤其是密集養豬區。
不同年齡的豬群,最好分隔一段距離飼養,可以減少傳染病的傳播。哺乳舍要引起注意,因為母豬和仔豬混在一起,因此,哺乳舍發病的幾率相對更大。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同年齡的母豬飼養于母豬欄、哺乳舍或者公豬群,可能年長的豬只會傳染給年輕豬只疾病。所以建議把種豬舍設于距出入口最遠處,其次是母豬欄與分娩舍,再者是離乳仔豬和肥育豬舍,再到裝載臺。
如果豬場管理不當將會引起許多傳染病的發生。營養不良,密度過大造成過度擁擠,寄生蟲感染,注射疫苗,氣溫驟變,離乳和圈舍不潔等應激因素都可能造成疾病發生。應激因素會引起豬只的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從而容易被病原菌感染。比如,天氣寒冷會造成初生仔豬腹瀉、感染大腸桿菌。圈舍及用具潮濕不但會使仔豬受涼同時也會滋生大腸桿菌,引起仔豬腹瀉,濕熱的環境也會促使細菌大量繁殖。因此,母豬產后要保持分娩舍的干燥衛生,糞便及時清理。在實際的飼養過程中,許多豬場仔豬發生腹瀉都是因為管理當造成的。許多養豬場內,4周齡左右的斷奶仔豬時常發生下痢、肺炎、生長發育不良等情況,主要原因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比如飼養密度過大造成過分擁擠,飼槽不足,水供應不夠,飼料品質差,溫度及通風不良等。如果單純采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建議大家重視飼養管理。
在現代養豬業中如何控制疾病發生是非常關鍵的。以上為大家介紹了一些控制疾病的措施。豬場盡量建立在遠離其他豬場的地方。避免建設規模過大的豬舍,分開建立幾個小單位為佳。如果從外面豬場引進新豬,且這些豬只健康情況不明時,必須提前作好防范措施,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常規性接種疫苗計劃是必須的。豬場周圍最好設立圍墻,盡量減少外來人員的進入,一旦有外來人員進入豬場應做好進入前的準備工作。營養狀況,畜舍環境及管理水平都會影響控制疾病的效率。總之,豬場管理要合理化,合理化的管理有助于控制疾病的發生,進而減少經濟損失。
[1]林雪峰.豬場存在的問題與管理方法[J].現代畜牧科技,2015,(6):32.
[2]劉志輝.規模化豬場的精細化管理[J].豬業科學,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