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拜都拉·尼亞孜
(新疆庫車縣畜牧獸醫站,新疆庫車 842000)
羔羊大腸桿菌病的診斷鑒定與治療
艾拜都拉·尼亞孜
(新疆庫車縣畜牧獸醫站,新疆庫車842000)
采用羊大腸桿菌病的細菌學實驗方法,2015年3月在庫車縣某鄉新生羔羊流行一種以拉稀,呼吸困難,共劑失調、多數在4~12h內造成羔羊死亡傳染病。應用細菌學分離技術,從病死羔羊的內臟組織中分離到一株病原菌。經觀察其細菌學形態,培養特性及生化特征結合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特點,確診為羔羊大腸桿菌病,即羔羊痢疾。
羔羊;大腸桿菌;診斷治療
2015年2月初庫車縣逐漸變暖的天氣,突然降溫風雪交加,在庫車縣某養殖戶的新生羔羊開始生病死亡。當地獸醫用青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治療,但病情沒有能得到控制。發病率、死亡率繼續上升,到接到病料為止,以死亡8只羊。發病羔羊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病初體溫升高到42℃、精神委頓、結膜潮紅、呼吸困難、四肢僵硬、頭向后仰、一肢或數肢呈游泳樣運動、食欲不振、發抖另還口吐泡漠、鼻流黏液,多數在發病后12h內死亡。
病死羔羊的胃、小腸、大地腸內容物呈灰黃色,粘膜充血,微腫,腸系膜腫大充血,盲腸彭氣,淋巴結腫脹,肝質脆,充血,色發黃,肺顯著充血腫大,有出血性壞死灶,腎皮質充血,心包積液。其他器官病變不顯。
3.1病原菌的分離
(1)無菌取送檢病料組織分別進行涂片。并用革蘭氏,減性美蘭法染色,并鏡檢,在肝、肺等組織涂片中可見大量革蘭氏陰性桿菌,且菌性較大,另可見少量革蘭氏陽性雙球菌。減性美蘭沒有發現明顯兩極著的色菌株。
(2)分別將心、肝、脾、肺、腎等組織分雖接種于羔通肉腸,厭氣肝湯在37℃培養24h,觀察生旗情況,結果內湯明顯渾濁,厭氣肝湯微量產氣渾濁,分別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栓。在上述組織的肉湯培養物中都可見大量革蘭氏陰性桿菌,在肝組織培養物中細菌量最多。在厭氣肝湯培養物中可見到革蘭低陰性桿菌和少量革蘭氏陽性球菌。
(3)取生長較旺盛的肝組織培養物分別進接種普通瓊脂和鮮血瓊脂上劃線進行純分離,37℃培養24h。結果在普通培養基和鮮血瓊脂都長出圓形凸起、表面光滑、濕潤、半透明、色黃白色菌落、不容血,鮮血瓊佛上另還長出針尖大小淡灰白色,隆起,閃光的菌落、但不容血。
對上述兩種菌的單個菌落分別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非常單一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取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單個菌落接種于肉湯培養基和SS瓊脂上,37℃培養24h,在SS瓊脂上長出紅色菌落染色、鏡檢、肉湯培養物,證明分離到純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3.2動物實驗
取革蘭氏陰性桿菌的純培養物、經腹 腔分別注射兩只小白鼠,各0.3ml(16~18g小白鼠由石河子大學動物室提供),觀察發病性況,在16h內兩只小鼠都死亡。剖檢死亡小白鼠,可見肺出血性環死、小腸出血、腸道 內容物變黃、肝脾腫大,肝臟有條狀壞死灶,無菌取小白鼠的心、肝、脾、肺、腎等組織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于注射菌株相同的細菌。
3.3生化實驗
取致病菌的普通瓊脂培養物進行氧化酶實驗,結果為陰性。取培養物接種ATB EXPRESSTON(細菌自動鑒定及藥敏測試儀)的ID 32E麻條上37℃培養24h,其結查如下:
ATB鑒定系統編號:11-03-18-04
ID 32EV2.0
ODC(鳥氨酸脫羧酶) +ADH(精氨酸雙水解酶)-LDC(賴氨酸脫羧酶)+URE(脲酶) — LARL(L-阿拉泊糖醇)—GAT(半乳糖酸鹽)+SKG(5-銅基-葡萄糖酸鈉)— LIP(脂肪酶)—RP(酚紅)+BGLU(B-葡萄糖甙酶)—MAN(甘露醇)+MAL(麥芽糖)+IND(吲哚產生)+BNAG(N-乙酰-B葡萄糖甙酶)—BGAL(B—半乳糖甙酶)+GLU(葡萄糖)+SAC(蔗糖)——LARA(L —阿拉伯糖)—+KARL(D—阿拉伯糖醇)-AGUL(a-葡萄)—AGAL(a—半乳糖甙酶)+TRE(海藻糖)+RHA(鼠李糖)+INO(肌醇)—ADD(側金盞花醇)—PLE—BGUR(B-葡萄糖酸酶)+CEL(纖維二糖)—SOR(山梨醇)?
AMAL(a- 麥芽糖甙酶)—MNT(酸丙二)—ASPA(L-天門冬素芳胺酶)
極好鑒定結果
大腸埃細菌…………………………………%ID=99.9
亞利桑那沙門菌……………………………%ID=0.1
取上述革蘭氏陰性致病菌的純培養物作藥敏實驗(藥敏紙片由北京紜生物技術開發公司提供,批號:201501)。結查,該病菌對諾氯沙星,環丙沙星、氯霉素,慶大霉素等高度敏感,對新霉素,頭孢氨芐,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敏感小。
加強母羊飼養管理,同時用慶大霉素、環丙沙星,諾氯沙星,氯霉素等藥預防治療假定健康羔羊2d,并用上述藥物配合使用強心補液給每個羊群病史重的羔羊連用2~3d,情連用2d治療后病情轉好。第3d后在沒有新的病情出現。
經實驗室細菌學檢驗,生化鑒定,結合羔羊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剖栓變化確診為羔羊大腸桿菌病。
(1)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所致的各種動物疾病,其病型復雜,多樣,但是一般來說是初生動物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的總稱。以發生敗血癥,腹瀉,毒血癥等特征。成年動物除可發生乳房炎及子宮內模炎而外人也感染本病,羊引起羔羊痢疾,大腸桿菌也引起仔豬黃痢,仔豬白痢,仔豬水腫疫。
(2)大腸桿菌是條件性菌,所以飼養管理,獸醫衛生條件,天氣變化等因素本病發性有密切關系。這次發病主要因素天氣突然變寒冷下雪,所以這時候應加強對母的畜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圈舍,采取疫苗免疫等綜合性防治措施可以防制該病的發生。
根據對羊群進行的現場綜合(臨床癥狀,體剖檢)診斷和實驗室檢驗表明:該養殖戶發生的疾病可以確診為大腸桿菌病。根據藥敏試驗選擇對本養殖戶內發生的大腸桿菌病高度敏感的恩諾沙星進行治療,同時配合使用腸泰克飲水,做好羊宿的通風和消毒,療效較好基本治愈。
[1]艾麗瑪依·麥麥提江.羔羊大腸桿菌病的診斷鑒定與治療[J].農村科技,201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