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進朝
(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威遠 642450)
豬口蹄疫的診斷及其綜合防控
廖進朝
(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威遠 642450)
豬口蹄疫是豬的常見病之一,在我國屬于一類動物疫病,若此病發生,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是可以遠距離傳播,而且傳播的速度快,還可能傳染給人類,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文筆者對豬口蹄疫的診斷,以及綜合防控措施,做了簡單的論述。
豬口蹄疫;診斷與治療;綜合防控
口蹄疫主要是由于口蹄疫病毒引發的,主要感染對象是偶蹄動物,包括牛、羊、豬等,該病是一種急熱性、接觸性高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該病分布較為廣泛,發病率為100%,因此做好防控工作,具有現實意義。
1.1豬口蹄疫傳播
就病原體來看,豬口蹄疫的病毒為口蹄疫病原,該種病毒(FMDV)以球形和六角形形式存在,屬于完整性病毒,且具有膜囊,主要成分正鏈RNA(單股)和衣殼蛋白,血清類型主要分為:南非Ⅰ/Ⅱ/Ⅲ和亞洲Ⅰ/A/O/C,我國豬口蹄疫血清類型主要為亞洲Ⅰ和O、A型。該病主要發病季節為是冬春季節,呈跳躍性傳播,具有周期性,傳染源主要是臨床發病動物和口蹄疫潛伏期傳染,以及飼料、空氣、用具等,傳播途徑為接觸性傳播或者空氣傳播、動物傳播。
1.2豬口蹄疫臨床表現與剖檢癥狀
豬口蹄疫的臨床表現如下:在豬的口腔黏膜、舌頭表面、鼻鏡、蹄叉等位置以及周邊位置,形成或者發生水皰,當水皰破潰時,液體溢出后所將會形成爛斑。通常情況下,口蹄疫病毒潛伏3d-8d左右,通常是免疫豬或者保護力不足的豬。潛伏期病豬主要表現為:閉口并且會流涎,同時發出吸吮的聲音,病豬還表現為精神沉郁。病豬的體溫在40℃左右。成年豬和仔豬患病的臨床表現不同,通常成年豬主要表現為水泡和跛行,仔豬主要表現為由于心肌炎或者癱瘓,最終出現猝死的情況,仔豬患病的死亡率較高,周齡在兩周以下的仔豬,死亡率可達100%。
剖檢癥狀:在剖檢病豬后,發現豬心包中有許多透明或者稍微渾濁液體,觀察豬的心臟外雖然正常,但是觸摸后發現比較柔軟,心臟的顏色較淡,心臟內外膜均有出血點。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者淡白色斑點,心室中膈和心壁呈現灰白色或者灰黃色或者條紋病灶。爛斑與潰瘍主要發生在氣管、胃黏膜、咽喉等位置,心包膜存在點狀出血情況。
1.3診斷方法
1.3.1病原診斷法
采集口蹄處的水皰液體,使用0.01mol/LPBS,將其制作為懸液,并用微孔濾膜,將懸液中的細菌與雜質過濾出去,制作2kg懸液,應用超速離心技術純化病毒,應用電鏡法分辨病毒顆粒,做出最終診斷。
1.3.2血清診斷法
血清法也就是病毒中和法,其原理是讓血清中的抗體和病毒相互作用,進而有效的控制病毒的侵入,使得病毒喪失感染能力,該試驗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使用專業的實驗室,并且不能有效的區分免疫與感染抗體,主要適用于檢測出入境動物,鑒定其是否感染豬口蹄疫。
1.3.3基因芯片技術法
該種方法的應用原理是將基因型,或者血清型VP1/VP3基因片段,以點陣的形式布設在芯片上,將其和RNA或者cDHA等,做雜交處理,使用芯片掃描儀或者掃描軟件等,讀取并分析芯片數據,可以快速明確樣品毒株基因和血清類型。該種方法可以檢測動物免疫水平,還可以鑒別自然感染與免疫動物。
2.1加強免疫接種管理
為了進一步預防口蹄疫,要采取自繁自養的方法,盡量減少疫病的傳入,同時在引進種豬時,要選在非流行病發生季節,并需要詳細了解豬場的情況,確保種豬沒有流行病再引進,在混養前,要將種豬隔離檢疫,做好免疫接種工作,仔豬通常是在斷奶4周左右后,做一次加強免疫,并且每3個月左右,進行一次疫苗接種,母豬一年需要接種疫苗3次以上,公豬或者后備母豬每年要疫苗接種2次左右。若發現存在傳染病情況,則需要立即做好排查工作,出現豬口蹄疫后,需要將病豬隔離,防止出現傳染情況,做好消毒工作,將疫病傳播途徑切斷,清除或者殺滅病原體,有效的控制疫病的范圍,降低疫病的傳播速度。
2.2加強豬舍管理工作
即使在沒有發生疫病時,養殖戶也需要做好豬舍管理工作,做好定期清理與消毒工作,為其提供一個干凈清潔的生存環境,并定期為豬做常規檢查,以便可以及時發現疫病。由于豬口蹄疫對于外部環境與消毒液等的抵抗力比較強,因此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使用負荷醛類和過氧化物等消毒劑,主要是酸性或者醛類的,根據具體消毒劑使用的方法,做好消毒工作。
在出現疫情后,要封鎖疫區,防止產品流出,銷毀確診的病畜,并使用福爾馬林(1~2%)消毒,并找出病原所在,采取科學處理的方法,做出具體的處理,同時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豬口蹄疫屬于傳染病之一,需要養殖戶和防疫站等部門,相互合作共同做好防疫工作,為了防止出現疫情,需要養殖戶做到科學管理與科學飼養,做好殺蟲滅鼠工作,以及具體的防疫工作,包括診斷檢測與免疫接種等,做好全面的防疫工作,同時養殖戶要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防止被傳染。
豬口蹄疫是豬的流行病之一,在四個季節都有發生的可能,但主要發生在春季和冬季,該病發生的范圍比較廣,因此需要養殖戶以及當地防疫站等部門,共同做好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與擴大,在出現疫情后,要及時做好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1]劉振寶.豬口蹄疫的診斷及其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8):110-113.
[2]于彥強.豬口蹄疫病的綜合防控措施和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2015,(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