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江
(忠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涂井鄉站,重慶 404333)
雞禽流感及其診斷
明信江
(忠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涂井鄉站,重慶 404333)
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種主要流行于雞群中的烈性傳染病。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診斷此病,流行病學、典型癥狀、剖檢病變等是重要的依據,文章將一一闡述介紹,同時就實驗室確診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禽流感;診斷;流行
禽流感,又稱真性雞瘟,危害養雞業最為嚴重。目前,此病危害養雞業的情況已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的認識禽流感,有疑似病例不能及時確診,進而影響此病的防控效果。
此病雞易感,野禽同樣易感,但,臨床癥狀不明顯,成為影響的帶毒宿主。雞群中,低致病性禽流感常見產蛋雞,而高致病性禽流感可見不同日齡階段。此病常流行在,冬春、秋冬等交替季,寒流侵襲,晝夜溫差大時,此病的發病率更大些。
此病的傳播感染,經接觸被病禽分泌物污染的飼草、用具等等,而被感染。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經呼吸道接觸傳播感染。期間,有種蛋帶毒傳播感染的報道。由此,被感染雞群孵化的雞蛋,禁止用于孵化,而且不經消毒后,禁止調運進非疫區。
此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在4-5天。因感染病毒毒力、致感環境、日齡階段的不同,感染后癥狀略帶差異。而且,此病極易與大腸桿菌、支原體、新城疫等混合感染,加重病禽的致死率。此外,雞群營養狀況不佳,飼養環境存在不良應激等等,多將加重此病的發病率。
禽流感癥狀極為復雜,因感染病毒亞型類別、禽種類等的不同,表現出來的典型癥狀略帶差異,潛伏期同樣自幾小時到幾天不等。
高致病性禽流感,典型癥狀:體溫驟升,精神萎靡,羽毛蓬亂,頭部水腫,皮膚發紺,雞冠發紫。個別病例,眼部病變癥狀明顯,呈“金魚眼”。個別病例,伴典型神經癥。發病到后期,雞群鴉雀無聲,1周內致死率達9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癥狀:保護期內的病雞,因環境污染影響雞群免疫應答,導致雞群發病。但是,食欲、精神、產蛋等等,均沒有很大的變化。而每天都有一定的致死病畜,病死病例剖檢都有典型病例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癥狀。
低致病性禽流感,更多見于產蛋雞。產蛋雞感染,癥狀更明顯。而育成雞感染后,多數癥狀不典型。典型癥狀:突然發病,咳嗽,噴嚏,有啰音。個別病畜,頭頸伸長,羽毛逆立,飲欲和食欲,均降低,而且,機體脫水,消瘦,產蛋降低。非典型癥狀,常發生在200-300日齡雞群,污染嚴重的雞場最為常見。雞群雖有一定的抗體水平,當時抗體整齊度低。發病后,精神正常,采食略低,少數雞腹瀉。個別雞輕度的喘叫聲,低死亡率。多數在緊急接種后1周,即可康復。
最急性死亡的病雞常無眼觀變化。急性者可見顏面及頭部水腫,雞冠、肉髯腫大達3倍以上。皮下有黃色膠樣浸潤、出血,胸、腹部脂肪有紫紅色出血斑。心包積水,心外膜有點狀和條紋狀壞死,心肌軟化。病雞腿部肌肉出血,有出血點或出血斑。消化道表現為腺胃乳頭水腫、出血,肌胃角質層下出血,肌胃與腺胃交界處有帶狀或環狀出血。十二指腸、盲腸扁桃體、泄殖腔充血、出血,肝、脾、腎臟淤血腫大,有白色小塊壞死。呼吸道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或黃白色干酪樣壞死。胸腺萎縮,有程度不同的點狀、斑狀出血。法氏囊萎縮或呈黃色水腫,有出血。母雞卵泡充血、出血,卵黃液稀薄,嚴重者卵泡破裂,卵黃散落到腹腔,形成卵黃性腹膜炎,腹腔充滿卵黃。輸卵管水腫、充出血,內有漿液性、粘液性或干酪樣物質。
實驗室確診禽流感,以病原分離和血清學檢查為依據。
病原分離,自活體進行病毒分離。采集病病料組織,常情況下,在瀉殖腔內分離病毒數量居多。采集時間,以感染初期或發病急性期為最佳。發病后期,采集由于有足夠的抗體作用,采集病料組織很難分離出病毒。病料采集,取大小不同的棉花拭子,盡量擦到活體病畜瀉殖器或氣管內深處,盡量獲得較多的病料材料。然后,將拭子放入經充分滅菌的保存液中,或,放入含青霉素和鏈霉素的細胞維持液內。拭子待浸潤溶液中許久后,取出拭子,以2000~3000轉/min的速度,離心30min后去渣,取上清液接種雞胚尿囊腔(9~10日齡雛雞),繼續孵化48~72h。期間,48h后死亡,可斷定為病毒感染。多數情況下,初代分離的雞胚不死亡。可在72h后,收集尿囊腔內液體,進行2代接種。如果仍不死亡的話,可確定病毒 為陰性。如果死亡的話,經排除新城疫病毒感染外,再取流感陽性血清做瓊脂擴散實驗,進行初步鑒定。有陽性結果后,可確定為A型流感病毒感染。需進一步鑒定亞型,最好送專門地實驗室檢查。
血清學檢查,同樣為鑒定此病的重要方法。此法可細分為,瓊脂擴散試驗、血凝抑制試驗、神經氨酸酶抑制試驗等等。
瓊脂擴散試驗用于流感病毒型的檢查,以病毒的核蛋白抗原檢查血清中的抗體,不受病毒亞型的限制,多個亞型毒株抗體均可對抗原發生陽性反應。
血凝抑制試驗和神經氨酸酶抑制試驗,是用病毒的表面抗原檢查流感病毒的亞型。在檢查時應注意,如某一亞型毒株的表面的H抗原為 H2,在某些條件下,其中部分成分可能發生變化,變化了的部分可能和H2或H3的成分相同。因此,在原毒株的Hs抗原成分中就含有H2或H3特異性抗體。所以,在檢查時,這種血清除可對H5抗原發生陽性反應外,也可對H2或H3發生陽性反應。
[1]閔芳.如何放心吃禽類[J].生命與災害,2014,(2):8-9.
[2]馮新軍,石禎.禽流感病的診斷及防控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2):112-113.
[3]王曉冰.禽流感的多樣性[J].百科知識,2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