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強
(莒山縣畜牧食品局,四川莒山 637700)
關于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治探討
鄭 強
(莒山縣畜牧食品局,四川莒山637700)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各年齡段豬均可發病,但哺乳仔豬死亡率最高。該病的發生與流行容易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對該病的診治與防控顯得尤為重要。
豬傳染性胃腸炎;診斷;防治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引起的,臨床癥狀以嘔吐、腹瀉、脫水為主。各年齡段豬均可發病,未滿10日齡的仔豬病死率最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死率呈下降趨勢,3月齡以上的豬發病后一般不會死亡。育成豬、育肥豬、后備母豬等病情輕微,可耐過。近年來該病在國內很多地區均流行或發生過,給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由于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疫病種類較多,給臨床鑒別診斷增加了不少困難。因此,本文主要介紹了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斷要點以及防控對策,以供參考。
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通常好發于冬春寒冷季節,即11月份到翌年4月份左右,其中,1月份為高峰期。流行特點具有暴發性、地方性、周期性。老疫區內一般呈間歇性或地方性流行,發病豬數量較少。新疫區呈流行性出現,7d內便可感染整個豬群。不同年齡段的豬均可能發病,但以未滿10日齡的哺乳仔豬的發病率與病死率最高[1]。斷奶仔豬、育肥豬與成年豬的病情輕微,大部分能夠自行康復。病豬與康復后帶毒豬為主要的傳染源,TGEV可隨糞便、乳汁、鼻液排出體外,糞便排毒可持續56d。傳播途徑為經消化道感染或經呼吸道感染,密閉豬舍,養殖密度大的豬場極易傳播。
該病潛伏期較短,通常在18~72h左右,可將這一特點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2]。仔豬潛伏期通常在12~24h,發病時表現為嘔吐,接著劇烈水樣腹瀉,糞便呈綠色、黃色或灰色,帶有腥臭,可見未消化的凝乳塊。病豬脫水嚴重,消瘦,極度口渴。未滿10日齡的仔豬一般在2~5d內死亡,日齡越大,病死率越低。康復后的仔豬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成年豬、后備豬、架子豬的臨床表現為停食、嘔吐、急性腹瀉,糞便呈灰色或灰褐色水樣便,可見未消化的飼料,通常在5~7d后自行康復,病死率極低。
病變主要集中在胃與小腸,胃內填滿還沒有消化的凝乳塊,胃底黏膜呈充血狀。小腸內填滿液狀物,呈灰白色或黃綠色,其中還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腸管擴張,腸壁變薄,呈半透明狀,彈性變差,可見腸系膜血管充血擴張,淋巴結出現腫脹。取一段空腸縱向剪開,用生理鹽水將腸內容物洗干凈,平鋪于玻璃平皿內,再加入適量生理鹽水。利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可發現空腸絨毛明顯縮短,這是該病的典型病理變化特征。
首先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以及病理剖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注意要與癥狀相似的豬痢疾、豬輪狀病毒腹瀉、豬大腸桿菌病相鑒別。豬痢疾病變主要在大腸,小腸與小腸淋巴結不會受到侵害。豬流行性腹瀉雖能感染各年齡豬,但哺乳仔豬死亡率不高,并且病情傳播速度相對緩慢,眼觀病變只限于小腸。
如有必要可借助實驗室檢查方法進行診斷。通常選用免疫熒光試驗進行診斷,取急死發病仔豬的空腸粘膜組織及相關內容物制作涂片,經免疫熒光抗體染色劑染色后利用熒光顯微鏡進行觀察。若胞漿內發現有亮綠色特異性熒光說明為豬傳染性胃腸炎[3]。
5.1預防對策
(1)做好日常飼養管理:這是預防諸多常見疫病的有效措施。首先要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原則,把好引種關。從外購進豬只時需將其隔離一段時間,確定無病、健康后方可混群。同時,要做好消毒防范工作。制定健全的消毒制度,并保證落實到位。對圈舍與周圍環境、相關用具必須做到每天清潔消毒。為保持干燥可在周圍環境中鋪撒生石灰。對水槽與飼槽應利用2%燒堿進行刷洗,再用3%來蘇爾消毒。
(2)定期免疫接種:制定科學的免疫計劃。選用豬傳染性胃腸炎與輪狀病毒病二聯弱毒苗進行預防接種。通常在母豬產前35天與產前21天分別注射一次,每次劑量為1頭份/頭。這樣仔豬可通過母乳獲得抗體。或者也可在仔豬出生后,口服無病原性的弱毒疫苗,1ml/頭,讓仔豬產生主動免疫。
5.2治療對策
(1)藥物治療:發病后及時應用抗傳染性胃腸炎免疫血清治療,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劑量為1ml/kg。對于同窩未發病仔豬要進行緊急預防,每天注射,用量減半。或者取病愈豬的抗凝全血給病豬服下,新生仔豬劑量每頭為10~20ml/d,連用3d。或用中藥治療,方劑為白頭翁、黃連各30g,黃柏、厚樸各18g,陳皮、青皮、云苓各12g,澤瀉8g。用水煎好后灌服,每天一劑,連用5d。
(2)及時補液:發病期間要及時補液,并給予藥物治療。選用奧復欣,肌肉注射,劑量為1ml/kg,一天2次,持續3d。同時,應用鞣酸蛋白、藥用炭或次硝酸鉍進行輔助治療,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大量補給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并準備清潔飲水,以加快病豬康復速度。對于仔豬可配制以下溶液讓其自由飲服:清潔水1000ml、氯化鉀1.5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葡萄糖21g。對無法自行飲水的病仔豬應及時靜脈注射下列液體:慶大霉素,5%~10%GNS,5%碳酸氫鈉溶液[4]。
(3)預防繼發感染:球蟲病、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病等容易加重本病病情,也是導致病豬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配合應用腸道抗菌藥,如痢疾靈、磷酸慶大霉素、恩諾沙星、痢菌凈、鏈霉素等。或者取1kg大蒜搗成蒜泥后放入2kg醋中侵泡2、3d后,取適量醋汁進行灌服,劑量為每頭2~3ml/次,一天2次,連用3d。
[1]廖文招.一起規模化豬場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治[J].福建畜牧獸醫,2015,37(3):25-26.
[2]尕藏吉.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斷及防治[J].湖北畜牧獸醫,2013,34(8):30-32.
[3]陳會良.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治[J].畜牧與飼養科學,2009,30 (7):24-28.
[4]譚德展,譚晨.豬傳染性胃腸炎臨床診斷及防治[J].動物醫學進展,2009,30(5):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