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
摘要:按照國家“營改增”實施方案,施工企業完成“營改增”后的稅率為11%,上述變革將對施工企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產生重大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產生的影響,提出施工企業面對稅制改革的針對性應對措施,對完善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和稅收籌劃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營改增 施工企業 影響 應對措施
一、“營改增”政策概述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簡稱,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一項重大稅制改革,它有助于推動結構性減稅和經濟結構的轉變,有效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2011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營改增試點方案,2012年1月在上海進行試點啟動,次年 8 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行,2014 年陸續將鐵路運輸、郵政服務業及交通運輸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在2015年年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明確, 2016年將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筑施工業、房地產、金融行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
建筑施工行業由于經營范圍廣、產業鏈較長,加深了納稅環節的復雜程度,在營改增實施過程中,施工企業將面臨一系列更為復雜的問題。按照國家營改增實施方案,施工企業完成營改增后的適用稅率預計為11%,為實現營改增平穩順利過渡,施工企業應加強政策研究,改進和完善內部管理,提前做好應對和準備工作。
二、“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一)對施工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目前,很多施工企業經營為粗放式管理,在營改增實施后,將會在供應商選擇、財務管理、制度和流程、業務模式及資質管理等方面,帶來一系列重大影響和挑戰,企業需要構建更為合理有序的經營管理構架,以規避稅制改革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順利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
(二)增值稅難以轉嫁將導致企業稅負增加
營改增實施初衷,是通過施工材料及設備購進將進項稅額進行抵消,以達到降低企業稅負、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但實際運行中,由于部分成本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導致施工企業實際稅賦增加。例如,施工企業勞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0%-30%,這部分無法取得專用發票;沙石等原材料也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些都將導致施工企業納稅成本增加。
(三)施工企業確認的收入和利潤將會有所減少
由于營業稅是價內稅,而增值稅為價外稅,因此,在營改增之前的施工合同收入為含稅收入,營改增之后的施工合同收入為不含稅收入,施工企業確認的營業收入將會減少。同時,施工企業確認的成本也將會減少,在營改增之后,原材料、租賃費等增值稅進項稅額, 不再是成本的組成部分, 企業確認的施工成本將會下降。此外,營改增后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為不含稅價, 而同期確認的合同成本僅剔除了原材料、租賃費等部分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 施工企業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比營改增之前要有所下降。
(四)進一步加劇施工企業資金壓力
營改增稅制改革前, 施工企業在確認收入時才計提營業稅, 而按照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相關規定,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即在建設單位批復驗工計價當天, 施工企業納稅義務已產生。按照稅法規定,應交增值稅當期必須繳納, 而建設單位批復驗工計價后,工程款撥付給施工企業往往會延后一段時間, 且扣除的質保金一般在工程完工使用1-2年后才退還。稅款現行繳納而施工款滯后回收,將進一步加劇施工企業資金壓力。
(五)發票管理風險進一步加大
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開具、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較營業稅復雜,發票的認證期和抵扣期均有嚴格的時限規定,稅務部門的稽查和管理也更為嚴格,《刑法》對虛開、偽造、非法出售和違規使用增值稅發票等行為的處罰也十分嚴厲。因此,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面臨的發票管理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施工企業面對“營改增”可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強化發票管理,規范增值稅抵扣環節
施工企業由于項目施工地和材料采購地分散,造成增值稅發票的收集、審核及整理難度大且時間長,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規范發票開具、認證及抵扣等環節,加強發票管理。同時,樹立企業管理人員增值稅抵扣意識,在招投標報價、簽訂采購和租賃合同中,充分考慮增值稅抵扣環節,科學合理地轉嫁稅負。
(二)加強涉稅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
增值稅涉稅業務的會計核算較營業稅復雜,因此,在營改增之后, 施工企業應加強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工作,根據企業各項業務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增值稅進項稅轉出方法,避免因會計核算的復雜性帶來額外的納稅負擔。
(三)加強現金流管理,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工程款拖欠是施工企業經常面臨的問題,由于開票后繳稅在先而工程款回收滯后,將給施工企業資金帶來較大壓力。因此,企業應要求項目負責人加強工程款催收,盡量做到收取工程款時再開具發票,加強現金流管理,盡可能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四)提前做好營改增銜接準備工作
施工企業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營改增有關法規政策,組織開展企業增值稅全過程內部模擬運轉,對工程招投標報價、合同協議簽訂、貨物勞務采購、發票管理、會計核算及納稅申報等環節進行全面梳理,及時、準確地發現企業不適應增值稅納稅管理的各項問題,調整內部管理機制,提前做好營改增各項準備工作,實現營改增平穩順利過度。
(五)加強業務人員涉稅事項的培訓
營改增之后, 在稅率既定的情況下,企業納稅負擔主要取決于進項稅抵扣是否充分。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加強相關業務人員的涉稅事項培訓,熟悉和掌握增值稅發票的認證、抵扣等相關規定,在簽訂協議合同時,充分考慮稅收因素,避免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納稅負擔。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來講,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應將營改增稅制改革看做是促進完善內部控制、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契機,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實施企業轉型升級,借助營改增稅制改革,推動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兆夏.“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J].會計師. 2014(19)
[2]萬國武.營改增使施工企業稅負增加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會計師,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