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young girls and women across the country, I say: Do not let others define you. Do not listen to anyone who says you have to vote a certain way or for a certain candidate because youre a woman.
—Carly Fiorina
“我要對全國的年輕姑娘和婦女們說:不要讓別人來定義你;不要聽別人說,因為你是一個女人,所以你該如何投票或必須要投給某個競選人。”
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卡莉·費奧麗娜在新罕布什爾的初選失敗后宣布退出。作為共和黨陣營中唯一一位女性競選人,她在退選聲明中告誡美國的女性,要堅持自己的選擇。
Im not frightened of dying.
—Simon Binner
“我不害怕死亡。”
2月10日晚,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了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How to Die: Simons Choice)。該片講述了英國一位名叫Simon Binner的57歲男子在得了絕癥后去瑞士進行安樂死的整個過程。這是BBC第一次深入細致地把一個人安樂死的故事記錄下來。該紀錄片播出后在英國乃至世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對臨終關懷的研究者們也是一種啟發。安樂死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它牽涉生存權利、道德倫理、法律等諸多層面。如何讓生命垂危的病人有尊嚴、無痛苦地離開是一個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Tonights all about Kobe.
—Roland Martin
“今晚是科比之夜。”
當地時間2月14日,2016年加拿大多倫多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場上最特殊的球員非科比莫屬。這是科比的最后一屆全明星賽,是其謝幕之戰。在球迷心中,科比是“神”一樣的人物,曾激勵和影響了無數人。很多球迷來看這次比賽就是為了一睹科比在球場上的風采。來看比賽的球迷Roland Martin在賽前如是說。
Its kind of crazy that were sitting here in 2016 and four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still dont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Mark Zuckerberg
“2016年的今天我們坐在這里參加大會,而世界上仍有40億人不能使用互聯網。這真有點不可思議。”
2月22日至25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此次大會上,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無疑是一大亮點人物。他在大會演講中呼吁大家注意,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無法使用互聯網服務。他表示自己愿意將工作重心放在幫助全世界最貧困地區的人們實現網絡互聯上,并介紹了由Facebook牽頭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Internet.org。該組織旨在通過整合科技行業資源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利益。
Real courage is ... when you know youre licked before you begin, but you begin anyway and see it through no matter what.
—To Kill a Mockingbird
“勇氣是……當你還未開始就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
2月19日,憑借經典小說《殺死一只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享譽美國文壇的作家Harper Lee在亞拉巴馬州一家養老院安然離世,享年89歲。《殺死一只知更鳥》描繪了美國大蕭條時期南方種族歧視的問題,出版于1960年,1961年獲得普利策獎。1962年,該書被改編成電影,搬上了大銀幕,并獲得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三項奧斯卡獎。Harper Lee一生作品不多,但這部關于教養、平等、勇氣的作品的影響力卻很大,可以說改變了世界,激勵并影響了美國一代又一代人。2015年7月,Harper Lee出版了該書備受爭議的前傳《設立守望者》(Go Set a Watc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