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100009)
專題報道
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價值追求及理性思考
李健 (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100009)
實施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針對青少年體質連續下降,促進全社會、學校、教師、家長關心、關注、重視學生體質發展所采取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方面。
第六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等6個部門組織了自從1985年以來第6次全國多民族、大規模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肺活量水平出現上升拐點;營養狀況繼續改善;鄉村小學生蛔蟲感染率持續降低;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下滑趨勢開始得到遏制(爆發力素質—“立定跳遠”出現好轉;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出現好轉;中小學生的耐力素質指標持續下滑趨勢已經得到遏制;力量素質—“握力”繼續提高)。
1990年,國務院頒布了《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升學考試科目。1992年全國有9個省市進行“中考”試點;1997年全國有28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全部或部分地區)進行“中考體育試點”工作;1998年“體育考試”正式被定為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各省市、自治區、各相關部門,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以及本地區的實際制訂了相應的考試內容。2007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因地制宜組織實施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有效發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
通過“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手段,從某種意義上,增強了學生體質,強化了社會、學校、教師、家長等對學生體育鍛煉的關注和重視,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積極性,同時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體育中考也陷入了“應試教育”的怪圈。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積極、有效的體育鍛煉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有重要作用。
體育中考推動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升了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激發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盡管其中有很多辛苦),提高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也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同。
中考項目的設置和內容安排經歷了:從跑、跳、投到在此基礎上的增加技能考試內容(籃球運球過障礙,排球墊球、發球,足球運球等),有些地區增加了游泳;再到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綜合成績評定。在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過程中,從橫向的角度看:在現階段的一定時期內,學生相關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提高(第六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顯示),部分緩解了學生體質下滑的現象;從縱向的角度看:存在初中學生通過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的過程,通過考試項目和內容的學習,學生“中考”的成績提高了,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并沒有培養起來,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不夠全面,學生的體育能力仍然欠缺。
因此,仍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深度研究的問題:考試項目設置的類別有待完善;過程性考核的監控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操作性和真實性值得關注;考試測試方法及手段的公平性、合理性有待研究;考試標準設定的難易程度值得反思;考前訓練的有效性、中考學習內容教學過程安排的科學性有待論證等。從綜合評價學生體育學習的角度和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解決,將不利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終生體育意識及能力的形成;同時也違背了體育中考的“本意”。
基于目前體育畢業升學考試面臨的問題,構建全面、綜合評價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體育學習的效果、體育學習的成績,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以及圍繞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體育活動的參與,培養其體育意識和能力,提升其運動技能,形成健康行為,培養其成為具有體育品德和道德修養的青少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和內容的設置思考
1.根據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要求、社會需求,在體育畢業升學考試過程中,應設計理論考試和運動實踐考試,將理論知識、學生的體能,以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評定,同時按初中“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過程性考評。
2.考試項目設置、考試內容要求,應基于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特點、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體能增長的特點綜合評定。
3.基于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對學生全面、綜合的評價。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運動技能、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因此體育畢業升學考試應從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通過初中三年的體育學習,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獲得一定的運動技能,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積極向上的心態,遵守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能夠調節個人身心狀態的陽光少年。
4.基于《課標》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體育畢業升學考試項目和內容應基于《課標》要求,設置一定內容的初中學生應該基本掌握和運用的基本技術和戰術(田徑類、球類、體操類、游泳及冰雪項目、武術類、其他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當然技能考核的可操作性及自主選擇性非常重要。
5.基于《標準》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課程內容的學習與考試項目和內容整合,既要關注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又要針對初中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規律,研究、提取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最核心、最基礎的內容,同時也便于操作、統測的內容作為測試、評價的內容。
6.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和內容,基于學校的學習生活。針對考試內容設置、考試評價方式,以及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持續的運動興趣的角度,評價應是立足:體育課、體育競賽(省市區校級,既真正激發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同時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學生在學校的體育學習狀態,又真正全方位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體育態度、體育品德等綜合評價,既體現了學生在學校的體育學習過程,同時又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對學生形成穩定的運動興趣和形成良好的運動技能有一定的意義。
(二)初中畢業升學體育過程性考試的操作性、真實性
采用過程性和終結性考試,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是學生學習歷程的體現,也能針對性追蹤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做出指導性調整,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之一。
過程性考試強調學生學習與評價以及課堂教學過程的整合,強調學習過程評價的過程性、動態性、發展性和真實性,是學生學習與發展過程的記錄,是學生自我發展和成長的自我認知過程;同時也是體育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參考依據,如果過程性考試失去真實性,就失去了過程性考試的價值和意義。
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首先各級政府、各級部門、學校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思想理念,其次要有一定完善、公平的、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評價機制,保證學生體育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真實性,真正落實一切為了學生終身發展的目標。
(三)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測試方式與方法的準確性
目前有部分省市運用了電子設備,2016年北京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全部啟用電子設備計時,避免手動操作的誤差以及保證考試記錄過程的準確和公平。
(四)基于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運用多元的評價方式
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能水平和體育學習能力是多方面的,每名學生都有特點和優勢,因此對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評價應是多元的、多樣的、多形式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做到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設定、考試內容安排的合理性,評價的多元性、科學性,需要從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角度思考和構建完整的體系,使學生通過3年的體育知識的學習、運動技能的練習、體育活動的參與,真正獲得人格的健全、強健的體魄,達到這樣的目標還需要全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中小學體育教學疑難問題會診》
《中小學體育教學疑難問題會診》 楊立國/著定價:76.00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匯聚了《中國學校體育》網絡教研平臺53期的教學難點、熱點、焦點問題的“草根爭鳴”研討成果精華《中小學體育教學疑難問題會診》一書,已經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書分為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群體活動、教師發展共7個版塊,是參與《中國學校體育》“草根爭鳴”研討的全國各地中小學體育教研員、特級教師、各級名師的智慧結晶。文稿主題來自一線教學實踐,成果匯聚了8000余人次的研討精華,書中大量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教學難點突破技巧、教學問題解決策略等都會讓您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全書共606頁,定價:76元,掛號及郵寄費:一本8元;兩本12元;三本以上請撥打電話咨詢雜志社。您可以選擇兩種方式訂閱:
1.淘寶網。網址:https://shop70974313.taobao.com/。
2.地址匯款。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西路8號院上地科技大廈4號樓602室
郵編:100085 收款人: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
聯系電話:010-66093831 聯系人: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