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軍(浙江省溫州市水利局水電管理處,浙江 溫州 325000)
溫州地區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的實踐探討
陳啟軍
(浙江省溫州市水利局水電管理處,浙江 溫州 325000)
根據水利部開展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要求,針對溫州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水利行業管理、水電行業協會和水電站企業的三方優勢,通過扎實調研、制定標準、分步實施、試點先行、互看互學、行業自治、注重引導、嚴格驗收、注重實效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升了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的保障能力、經濟運行增效能力、規范管理創新能力、和諧社會融合能力、美麗鄉村服務能力等,為打造安全型、高效型、創新型、和諧型、秀美型的農村水電站而努力。同時在創建過程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例如:建立長效機制,把標準化創建成果進行鞏固;進行全面示范推廣,形成縣級標準化實施細則;繼續創新驅動發展,以標準化電站為基礎促提升等。實踐表明,通過溫州地區第一輪的農村小水電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達標評級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經驗,為浙江省全省的達標創建工作,提供了經驗借鑒。
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安全生產;創建;溫州
根據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相關要求,2015年年底前農村水電企業要全部實現達標[1]。溫州市共有水電站545座,總裝機容量89.64萬kW,年發電量大約24億kW·h,農村水電的從業人員約5 000人。這兩年來,老的電站不斷老化,安全生產的發展形式不是很樂觀。為此,溫州市水利局積極響應相關要求,在浙江省范圍內率先提出了推行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并制定了在2014年底提前完成市管54座農村水電站的標準化創建工作目標。完成此項目標,任務非常重,但經過一系列的措施和有益的探索,終于很好的完成了任務,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本文就溫州地區如何實施農村小水電標準化創建工作進行探討,包括標準化電站創建的主要做法、成效及建議等。
2.1扎實調研,制定標準
溫州水利局對電站的標準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通過對轄區內的農村小水電進行考察后,起草《溫州市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實施辦法》,下發到各縣的水利局、水電協會和電站,廣泛征求意見及建議。召開學者評審會議,開展代表水電站的試評分的工作,在此過程中修改、補充其稿,通過局長辦公室會議后,于2012年末制定及印發了《溫州市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實施辦法(試行)》,且以年初預算的形式在水利專項資金中安排標準化建設的經費,首先在全省的范圍內推廣農村小水電標準化建設。
2.2分步實施,試點先行
2013開始,整個溫州市都積極的開展了農村小水電標準化建設的宣傳活動,各地對符合申報要求的電站開展自查、評估工作,確定各電站的創建內容和實施計劃,召開項目分析會,選定了文成縣靛青山水電站等6個典型示范創建電站,第一批推廣電站20座,并列入市政府管理改革創新項目。
2.3嚴格驗收,注重實效
根據標準化電站驗收要求,我們組織了5~7人的驗收考核專家組,對標準化創建組織管理、安全管理、運行維護、文明生產等4個方面的49項內容進行逐項量化打分,80分以上為合格、90分以上為優秀,并給予授牌和一定資金獎勵。考評結果實行年度考核,重點檢查標準化創建后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各項臺帳是否按要求進行記錄[3],對復查結果進行通報,對達標后工作退步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取消標準化稱號。
溫州市農村小水電站的標準化創建工作目前已經全面展開,在創新建設型、安全建設型、和諧型、秀美建設型、高效建設型的“五型電站”這方面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3.1打造安全型水電站,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農村小水電站增強投入,強化各方面的制度,讓安全生產得到保障。①非常可靠的設備設施。在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設備,完善設備的實施工作。②更加到位的安全意識。通過管理組織建設形成安全的生產與職工的福利、職務和晉升相掛鉤機制,全體人員參加制度的匯編使職工的觀念改變 、不良的作業習慣減少,在潛移默化中使得職工安全意識提高、工作責任感明顯增強,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③更加科學的生產運行。在標準化創建過程中,細化運行管理各細節,對電站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梳理與重建,更符合了企業化的管理。如文成靛青山水電站制定管理的規范化、作業的標準化、物品的定置化“三化管理”的模式[4],形成了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于標準化成為良性循環。
3.2打造高效型水電站,全面提升經濟運行增效能力
效益是企業永恒的追求,標準化電站的每一分投入都是為了獲得資源水利的持續回報,充分體現了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核心理念。通過標準化創建,我們提出了:保證河道生態流量,促進下游河道水景觀的形成,保證河道生物多樣化[5]的要求;通過廠區綠化和道路硬化,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使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3.3打造創新型水電站,全面提升規范管理創新能力
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學習和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合理的標準化體系,在各個方面又有所突破。根據標準化創建的要求,制訂設備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按照項目級別建立多本臺帳,形成清晰的職責、明確的責任、實行有效的電站運行管理制度體系。以崗位為平臺,著重培養職工實際操作及專業技術能力,解決“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標準是什么”的現實問題,增強了判斷及解決故障的能力,把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工作滲透的到各環節。努力做到安全監管“全覆蓋、無死角、制度化”,實現安全監管的覆蓋率能達到100%。
3.4打造和諧型水電站,全面提升和諧社會融合能力我們將通過標準化建設來改善農村水電的一些問題:①實現文明生產,完善自身的建設。以標準化的創建為機會,深掘及提煉小水電的文化,樹立農村小水電正面的形象。如蒼南的橋墩水庫電站建立水電的文化墻,瑞安的林溪電站正在建設水電文化的教育基地,文成的靛青電站編著的廠志及拍攝的宣傳片等。②形成較好的輿論氛圍,加大宣傳。把小水電的課題調研、水電的文化宣傳作為標準化創建的內容,在網絡雜志等媒體中加大其宣傳力度,正確的認識、認真的對待社會監督,使得輿論監督及群眾監督更好的起到推動及改進的作用,爭取取得社會各界對農村小水電的支持和理解,促進農村小水電承擔的清潔能源供應、節能減排,著力發展農村經濟及增強社會和諧能力。
3.5打造秀美型水電站,全面提升美麗鄉村服務能力把水電站及溫州的山水融合一體,建設成有山水的花園式的電站,通過標準化創建,利用天然的環境將其實現。①景美。結合了溫州開展的“四邊三化”活動,整合項目資金,開展了農村小水電站的綠化、美化、潔化行動,促進了水源涵養林的建設,增加了綠化的覆蓋率,使得景色十分美麗。②人美。通過標準化的建設,電廠的人員變得統一有精神起來,周邊的環境也變得舒適起來。③廠美。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電站內的環境得到改善,一些制度上墻,標語張貼在明顯的地方。使得整體美觀整潔不說,還充分體現了水電站安全意識的強烈。
4.1建立長效機制,把標準化創建成果進行鞏固
標準化電站不能因為創建而創建,要把創建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應用,主管部門要繼續細化標準化電站的年度考核制度,堅持標準化電站的持續管理,獲得持續性的綜合效益。
4.2全面示范推廣,形成縣級標準化實施細則
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是安全生產監管的重要措施,示范帶動2 000 kW以下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安排專項資金,確保農村水電站達標建設。
4.3創新驅動發展,以標準化電站為基礎促提升
積極探索多元產權體制下的農村水電站運行管理規范化、經營管理集約化、維修養護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水電行業隊伍素質,推動水電運行管理機制改革,著力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溫州地區經過第一輪的農村小水電站標準化建設,到2013年末,溫州已經完成了25座電站的標化建設,為農村小水電站安全生產達標評級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經驗,同時示范帶動了全市500多座電站的達標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出了標準化創建打造“五型電站”的總體要求。相信經過第二輪、第三輪的創建,溫州農村水電站的面貌將煥然一新,徹底改變農村水電站的臟、亂、差形象,從而提高整個溫州農村水電行業的安全水平。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實施辦法(暫行)(水利部379號)[Z],2014.
[2]浙江省水利廳.關于印發《浙江省農村水電安全生產若干規定》的通知(浙水電〔2007〕13號)[Z],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管理分類及年檢辦法(水電[2006]146號)[Z],2006.
[4]張仁貢.電力設備生產企業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導入[J].水電能源科學,2011(9).
[5]富丹華,張仁貢,許為平.浙江省農村水電站更新改造安全生產管理機制的運作實踐與創新 [J].水利發展研究,2009 (6):20-23.
TV737
A
1672-5387(2016)05-0029-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05.010
2016-03-22
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廣項目(浙財農[2014]257號)
陳啟軍(1972-),男,工程師,研究方向:水電站技術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