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遠(瑞安市水利局,浙江 瑞安 325200)
瑞安市開展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葉建遠
(瑞安市水利局,浙江 瑞安 325200)
瑞安市境內共有45座大小各類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83萬kW,年發電量1.2億kW·h。由于長時間的運行,不少電站已經漸漸產生了隱患,近些年,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安全生產責任越發顯得緊迫。水利部要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在2015年底前,要實現農村水電企業全部達標的目標。為此,根據上級的要求,瑞安市水利局積極響應,在浙江省范圍內率先開展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工作,并提出了電站標準化創建的總體要求是"安全、高效、創新型"。在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達標評級上,瑞安市水利局進行了積極探索,管理指標量化細化,水電站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使農村水電站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瑞安市;農村水電站;標準化管理;安全生產
瑞安市下轄11個鄉鎮12個街道,陸地面積1 350 km2,海域面積約3 037 km2,總人口123.11萬人,全年用電量60億kW·h。瑞安市境內共有45座大小各類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83萬kW,年發電量1.2億kW·h,其中,裝機容量最大的2萬kW·h為1座,1000 kW以上有13座,其余32座都在1000 kW·h以下不等,總裝機容量4.83萬kW,年發電量1.2億kW·h。
農村水電站分布范圍較廣,分別有引水式電站、壩式水電站和混合式電站等類型[1],在20世紀60、70年代,這些水電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家家戶戶照明、工農業生產、城市繁榮做出了貢獻,同時水電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起到了改善民生、節能減排、能源結構調整、防洪灌溉的重要作用[2]。也正是由于這些水電站絕大多數建于20世紀60~70年代左右,歷史條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了電站的建設標準,許多電站存在著設計標準低、發電廠房簡陋,設備設施缺陷、技術短板落后等問題[3],同時,企業對于經濟效益較為重視,而對于安全管理則稍顯薄弱。隨著時間的流逝,電站設備設施不斷老化,電站職工安全生產意識依然不足,安全生產責任越發顯得緊迫[4-5]。
2.1高度重視,率先推行
瑞安市水利局意識到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對此高度重視,上下同心,積極調研境內的農村水電站實際狀況,按照溫州市水利局制定印發的《溫州市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實施辦法(試行)》,緊跟溫州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并且首先創建的對象是具有一定規模裝機容量和有代表性的水電站企業。
2.2循序漸進,初見成效
從2013年初開始,根據溫州市水利局有關部署要求,瑞安市水利局以試點為出發點,宣傳發動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對電站的要求是開展自查、評估工作,并將電站的創建內容和實施計劃在全市予以公布。到2013年底,經過一年的努力,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林溪水電站、長白橋水電站、大南水電站都完成了標準創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標準化電站。
2.3穩中求進,全面鋪開
隨著試點的全面鋪開,在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過程中也發現了些許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瑞安市水利局積極參與文成、永嘉、泰順召開的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項目推進會,與其他兄弟電站交流討論,切實解決疑問,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不僅如此,瑞安市水利局還組織電站企業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前往其他電站參觀學習,取長補短,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瑞安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工作。
2.4強化檢查,整改落實
瑞安市水利局每年都在全市開展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提升專業技術人員水平,對于檢查出的問題,都能夠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在下一步的標準化創建中,落實到位,隨著標準化創建的持續開展,技術指導和現場督查愈發顯得重要,檢查出的問題也隨著標準創建的推進,也逐一得到了解決。
2.5把握標準,投入驗收
瑞安市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能否取得成效,還需要通過驗收才能確定。為此,瑞安市水利局按照浙江省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指導手冊,逐一核對評審標準要求,自我加壓,成立驗收考核專家組,從13類62項標準設置的評審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目標、安全生產投入、生產設備設施、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制度、作業安全等等,逐項進行量化打分考核。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驗收的工作,大大刺激了電站職工的積極性,電站上上下下,全軍總動員,積極參與,爭取早日通過驗收。
截止2015年底,瑞安市境內全面開展了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打造了一批“安全型、高效型、創新型”的電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3.1強化安全,提升意識
在安全生產方面,農村水電站增加了人員、資金和設備的投入,水行政主管部門也通過其監管職能和手段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實現創建標準化電站的目標。
(1)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電站設備、廠房、水工建筑物等因老舊損壞的,除了維修養護以外,還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和更新,全面檢查電站的硬件和軟件設備,確保不留安全隱患,并且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持設備設施的安全運行。
(2)全面提升安全意識。在標準化創建過程中,全員參與,使職工改變舊有的觀念,減少不良作業習慣,建立安全生產機制,使職工福利、職務晉升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全面提升安全意識、增強工作責任感,最終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3)科學規范安全生產。通過一系列的標準化創建工作,重新構建農村水電站運行管理制度,細化量化標準,使職工熟悉每一個標準和具體要求,全面打造科學的管理模式。加強信息化建設,如林溪水電站建立了自動化信息采集系統,利用手機操作平臺遠程監控,制定了企業管理規范化模式,使安全生產科學化和現代化,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
3.2投入安全,回報效益
企業作為自負盈虧的法人,永遠追求自身的效益未可厚非,因此,創建標準化電站,能夠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上,都獲得持續回報,效益的提升也進一步刺激電站加強對安全生產的大力投入。
(1)回報經濟效益。改造老舊設備,提升了設備設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使得各類事故發生率大大減少,無形中減少了不良支出,在長時間的電站運行中,經濟效益顯著,為企業創收提供了幫助。
(2)回報社會效益。電站實現了標準化創建后,對管理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得發供電調度計劃更加科學合理,峰谷比進一步提升,積極響應了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周邊農民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穩定也得到了保證,使得電站水庫的防洪、抗旱作用充分發揮,大大改善了民生和三農問題。
(3)回報生態效益。電站實現了標準化創建后,瑞安市水利局同時提出了河道應保持一定的生態流量,使得下游河道常年不斷流,有利于形成水景觀和河道生物多樣化。水電站的管理范圍內提升了綠化率,明顯改善了生態環境,做好了水土保持工作,生態效益顯著。
3.3突破舊制,發展創新
在創建標準化電站過程中,企業不斷派遣員工去兄弟單位,吸取經驗和教訓,學習良好的管理模式,最終形成一套屬于自己電站的標準化制度體系,突破了老舊的管理制度,并且在科學管理上,充分利用新科技和新技術,努力發展新型的規章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有關法律法規及電站管理制度上墻明示,安全警示標語、各類圖表在明確的位置進行布置設立,運行工作臺賬記錄齊全完善。
(2)提升技術。及時去除不符合標準化創建的條目,留下符合現代化管理所需的規章制度、規程,再適當進行補充完善,保持規章制度、規程適應實際工作的需求;引進水電新設備、新技術,促進“平安水電、智慧水電、生態水電”創新發展。水電技術的提升,最終達到先進和實用的目標。
(3)規范管理。電站的每位員工都知道自己的崗位職責,知道自己如何去履行職責,知道自身崗位的工作程序,知道工作當中危險源在哪里,知道一旦發生事故,如何脫離危險和開展救援。這些現實問題,突顯了解決日常故障的能力,也把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達到了規范化新高度,讓每位職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4.1形成制度,長效管理
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實現的,也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創建工作持之以恒,企業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安全效益,職工全員參與,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及電力、行業主管部門嚴格監管,形成長效機制,常態化管理。通過回報的經濟效益反哺安全生產的投入,使得標準化電站建設更加的完善。
4.2落實資金,全面推廣
安全生產監管是行業主管部門的重要責任,而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創建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工作。因此,應落實專項以獎代補資金,調動電站創建積極性,通過前期的試點工作,宣傳和帶動2 000 kW以下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確保在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瑞安市1 000 kW以上農村水電站達標建設。
4.3探索改制,推動改革
農村水電站并非全是單一產權,因此,積極探索多元產權體制下的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創建工作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只有實現了農村水電站的全面標準化創建,才能使水電行業隊伍素質得到全面提升,進一步推動水電運行管理機制改革,最終實現行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水電站的標準化管理是水電站進行科學管理的一種方式,是水電站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不斷細化組織管理、安全文明生產、制度建設、設備維護管理和人員培訓等方面要求,使水電站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提高了水電站管理水平,從而使電站的生產秩序得到明顯改觀,獲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標準化管理是一個持續改進、動態提升的工程,瑞安市水利局今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以后的道路上,會不斷積極探索水電站的標準化管理建設,努力打造平安水電、生態水電、和諧水電的遠大目標。
[1]安衛東,高章杰.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的提高[J].小水電,2015(1):16-17.
[2]劉少波,楊貝妮.芎岱樓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實踐[J].小水電,2015(2):41-43.
[3]劉建文,潘麗楓.農村水電站標準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1(4):133-135.
[4]趙國防,徐學章.加根小水電站標準化管理[J].小水電,2001 (5):12-14.
[5]徐敬松.里石門水電站的標準化管理[J].小水電,2012(5):43-44.
TV737
B
1672-5387(2016)05-0043-03
10.13599/j.cnki.11-5130.2016.05.015
2016-01-19
葉建遠(1965-),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