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寧,劉厚勇
(禹城市水務局,山東 禹城 251200)
禹城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模式
賈寧寧,劉厚勇
(禹城市水務局,山東禹城251200)
根據近幾年禹城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改善,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建后管護模式,取得了顯著效果。
禹城市;農田水利工程;建后管護模式
禹城市2013—2014年度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位于禹城市辛寨鎮308國道以北、省道316以南,覆蓋耕地面積 3 860 hm2,受益村莊49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泵站16座,新打機井222眼,鋪設管道399.42 km。建后管護機制的具體做法是圍繞著“建好、用好、管好”工程這一主線,堅持“四個抓”的原則。
項目啟動伊始,鎮政府、管區、項目村逐級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宣傳小農水工程建成后將要帶來的效益、便利和建后管護的重要性,形成了項目區群眾人人關注工程、期盼工程繼而支持工程建設的濃厚氛圍。
在規劃設計中,水務局、辛寨鎮政府廣泛聽取項目村群眾意見,反復與設計單位研商,確定了“一村一泵一管網”、“一井一戶一管理”的泵站和機井設計思路;鎮政府發揮管區書記和村支部(社區)書記熟悉民情、地勢的優勢,安排他們配合水務局工程規劃設計人員,深入項目區田間地頭,進行“地毯式”勘測、普查,大到田塊面積、泵站(機井)選址、灌溉方向,小到管線布局、出水栓設置,均精心勘研,制定最佳施工方案。
在機井灌區,機井施工前民主選舉責任心強、素質高、有聲望的群眾為井長,并繳納2 000元工程管護保證金,落實管護責任,擁有管理、維護、經營權。村級分會擁有產權,負責監督管理井長。在泵站灌區,建站前明確泵站產權屬協會,主管道及以下田間工程產權屬村級分會,調動責任主體全程參與建設、監督的積極性,確保了工程質量。工程竣工后及時移交產權,頒發產權證,簽訂分級管護合同,明確各自的管護責任,初步解決了小農水工程建后管理責權不明難題。
4.1分級監管
水務局設立灌溉服務中心(簡稱中心),辛寨鎮成立了鎮農民用水協會,由項目區選舉有威望的2~3名村干部組成,各項目村設立分會,建立了逐級管理、各負其責的組織管理體系。
4.2分類監管
針對機井灌區管理單元小的特點,實行“協會領導下的井長負責制”,村級分會監管井長,由于井長自身利益與工程設施是否正常運行密不可分,責權利明確,工程由此步入了良性運行軌道。結合泵站灌區控制面積廣,管理難度大的實際,由鎮級協會負責泵站日常巡護、灌溉前后設備養護等,并接受中心監管。村級分會負責主管道及以下管網、設施的日常巡護和必要維護。灌溉期間,分會指定專人24 h值守,負責各自對應的水泵運行,接受協會監管。村級水管員負責管理田間設施,提供灌溉服務,維護灌溉秩序。
4.3以電定水
灌前,分會提前5 d提出用水申請,報協會、中心批準,根據墑情按225~270元/hm2的標準收取灌溉服務費,按150元/hm2標準預交至中心專戶,中心將灌溉水費轉換為電費,以每度電1.2元標準存至泵站卡表,憑卡灌溉,以電定水。灌溉結束后,由協會、村級分會現場確認灌溉水費和卡表剩余資金,剩余結轉下次使用。
4.4專款專賬
村級分會收取的灌溉服務費在上交中心灌溉水費、支付機手和水管員勞務費、運行期間維護費等費用后,結余資金作主管道及以下田間設施維護基金,交辛寨鎮經管站專戶管理,提取時,分會須將預算報至協會、中心審核后,經鎮分管主要領導簽字批準。資金使用接受鎮審計站監督。中心收取的灌溉水費用于支付電費,協會管理費、培訓費,泵站日常保養維護費,計提大修基金,實行專戶管理。協會需提取泵站維修養護等費用時,須經中心工程、理財小組會簽批準,資金使用接受審計部門監督。
4.5公開公示
每次灌后,協會、分會分別對分會、用水戶的灌溉畝數、用水量、水費使用情況等逐項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兩年來,小農水工程建后管護和運行效益凸顯。2015年初春旱情嚴重,辛寨高效節水項目區由于工程管護責任落實到位,工程運行效益得以充分發揮。通過村級分會統一管理,農戶灌溉實現了“省工、省力、省時、省水”的目標。目前,項目區小農水工程運行管護已逐步進入了 “有人管、有錢管、管的好、見長效”的良性發展軌道,形成了工程永續利用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崔春梅)
F323.213
B
1009-6159(2016)-08-0008-02
2015-12-05
賈寧寧(1978—),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