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傳國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624)
臨港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利用現狀與對策
黃傳國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水利局,山東臨沂276624)
分析了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水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情況,預測水資源供需狀況,提出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和對策。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水資源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位于臨沂市最東部,轄4個鎮,150個行政村、20萬人,總面積365 km2。區域內降水比較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42.7 mm,但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響,全區降水從時間和空間及年際分布上都存在較大差別,降水的年內分配極不均勻,一般年份出現春旱夏澇秋冬干,雨洪水資源和過境水資源較為豐富,但目前開發利用率較低。
1.1現有水利工程
1)中型水庫。全區有中型水庫1座,即大山水庫,總庫容1 477萬m3,興利庫容914萬m3,根據徑流量進行分析計算,大山水庫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85.4萬m3,95%保證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為174.2萬m3。
2)小型水庫。全區有小(1)型水庫9座,總庫容1 681.28萬m3,興利庫容1 156.56萬m3,多年平均進水量為826.5萬m3,95%保證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為209.7萬m3;小(2)型水庫38座,總庫容929.86萬m3,興利庫容459.6萬m3,由于分布分散,扣除水庫周圍村莊灌溉、供水、蒸發滲漏,小(2)型水庫基本無向周邊工業供水能力。
1.2新建蓄水工程
1)龍潭灣水庫。龍潭灣水庫總庫容890萬m3,控制龍王河上游流域面積315 km2,水庫近期年平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1 460萬m3,遠期年平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2 920萬m3,95%保證率下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為1 497萬m3。
2)清泉林橡膠壩。2012年由區級投資在繡針河坪上鎮清泉林村段建設橡膠壩1處,可直接攔蓄水380萬m3,橡膠壩控制繡針河上游流域面積約167 km2,扣除上游水庫攔截,壩址年平均過水量為3 400萬m3,95%保證率下可開發利用繡針河水資源為856.5萬m3。
1.3周邊區域可利用水資源情況
1)相邸水庫。該水庫位于濱海水系龍王河上游,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0 km2,水庫總庫容為5 151萬m3,興利庫容3 357萬m3,多年平均來水量為3 960萬m3,95%保證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為914萬m3。
2)石泉湖水庫。水庫位于莒南縣城東北7 km處,沭河水系一級支流高榆河上游,由東、西2庫以連通溝梯級串聯組成,控制流域面積72 km2,總庫容5 595萬m3,興利庫容2 820萬m3,多年平均來水量為2 380萬m3,95%保證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為707萬m3。
3)陡山水庫。水庫位于沭河支流潯河上,控制流域面積431 km2,總庫容2.883億m3,興利庫容1.7億m3,多年平均來水量為16 950萬m3,95%保證率可開發利用水資源量為5 135萬m3。
1)城市生活用水。臨港區規劃城市生活用水量按城市規模采用人均綜合用水指標計算。經計算,全區近期規劃生活用水總量438~584萬m3/年,平均日用水量1.2~1.6萬m3/d,日差系數取1.2,最高日用水量為1.44~1.92萬m3/d;遠期規劃生活用水總需水量876~1 168萬m3/年,平均日用水量1.8~2.4萬m3/d,日差系數取1.2,最高日用水量為2.16~2.88萬m3/d。
2)工業用水。全區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冶金復合材料園區和綠色化工園區,工業用水量與企業生產工藝、產能及技術等有關。全區現有企業在2015年需用水量為650萬m3/年,即1.78萬m3/d,日差系數取1.2,最高需水量為2.13萬m3/d。按照兩大園區遠期發展規模,預期需水量將超過3 600萬m3/年,即需水量將達到10萬m3/d。
3.1水資源缺口較大
1)城市生活用水。目前,全區主要供水水源1處,即大山水庫,多年平均可供水資源量約為600萬m3。近期,在95%保證率下可開發利用水資源僅為174.2萬m3。近期大山水庫可基本滿足城區生活用水需求,遠期城區生活用水供水缺口約為276~568萬m3;在95%保證率下近期年供需缺口為264~410萬m3,遠期年供水缺口702~996萬m3。
2)工業用水。目前,工業用水主要供水水源為龍潭灣水庫。近期年平均可供水資源量約為1 460萬m3,可基本滿足近期工業園區用水需求;遠期年平均可供水資源量約為2 920萬m3,供水缺口約為680萬m3;在95%保證率下遠期年供水缺口2 103萬m3。
3.2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
龍王河是流經全區最大的河流,其上游流域有莒南縣城、莒南產業園區以及多個鄉鎮,隨著各種工業、生活污水、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大,這些廢水雖然大部分經過處理,但仍然有部分廢水、污水直接排入江河,給河道水質造成污染,使龍王河基本不能作為飲用水源。
3.3水資源浪費仍然嚴重
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人們對水的商品屬性認識不足,把水看成是自然之物,水資源基本上是無償使用;即使是城市自來水,也由于水價過低,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水資源的價值,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就失去了經濟杠桿的調控作用,導致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現象。
4.1做好全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初步規劃
結合臨港經濟開發區內水利工程現狀,按照降低供水投資成本,優先開發利用區內水資源的原則,近期城區生活用水可利用大山水庫、龍山水庫等中小型水庫進行多庫串聯,實現對臨港城區及周邊社區進行供水,滿足生活用水需要;利用龍潭灣水庫工程,通過龍潭灣水廠供水(一期建設供水規模4萬m3/d),滿足向綠色化工園區和冶金復核材料園區等工業企業用水需求。遠期利用清泉林橡膠壩工程攔蓄開發利用繡針河雨洪水資源,通過新建供水水廠(設計供水規模1.2~1.8萬m3/d),作為城區生活用水水源;通過龍潭灣水廠二期擴建,供水規模達到8萬m3/d,同時協調利用莒南縣境內多余水資源,依托現有莒南——日照嵐山西水東調供水管網在臨港區預設的2處取水口(設計供水量6萬m3/d),屆時全區年工業供水能力可達5 110萬m3,95%保證率下工業供水量為3 687萬m3,基本可滿足全區工業用水需求。
4.2大力解決水資源污染,保護水環境
對于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要限期治理,同時要不斷提高污廢水處理能力,盡快完成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使廢水排放符合國家的排放標準,提高重復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節約水資源,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3提高節水措施,減少水資源浪費
在工農業生產上要優先發展耗水低、污染小、效益大的工業,盡量采用新的節能設備從源頭上控制水資源的浪費,要積極改造、創新或引進先進節水技術,加強技術改造,大力開發利用節水措施,改革工藝流程,降低單項產品的耗水量,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同時要興建污水處理回用設備,以阻止水污染發展勢頭。
(責任編輯遲明春)
TV213.4
B
1009-6159(2016)-08-0050-02
2016-02-22
黃傳國(1977—),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