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良
(鄒城市水土保持委員會辦公室,山東 鄒城 273500)
鄒城市水土流失生態治理的對策建議
黃玉良
(鄒城市水土保持委員會辦公室,山東鄒城273500)
針對鄒城市水土保持現狀,就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調查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鄒城市;水土保持;現狀;對策建議
近年來,鄒城市堅持把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作為生態富民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持續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扶持政策,創新工作機制,全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止2015年底,全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8 km2,增加耕地面積2 000 hm2,修建生產路500 km,每年減少土壤流失300萬t,增加攔蓄徑流2 600萬m3,增加年產值3億元,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
1.1水土流失面積大
鄒城市山區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的2/3,區域內水土流失面積占山丘區面積的90%,是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雖經多年的持續治理,目前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僅達到43.5%,仍有水土流失面積622 km2,治理任務依然十分繁重。
1.2土壤侵蝕強度大
該市東倚沂蒙山區,地勢東高西低,境內山區峰巒疊嶂,丘陵逶迤起伏,并且溝壑密度大,地形高程落差大,同時土質松散、植被率低,屬典型的水力侵蝕地區,汛期降水集中,容水匯水面積大,徑流量大,極易造成水土流失,侵蝕強度高于土壤容許流失量。
1.3人為活動影響大
該市少數農村群眾追求短期利益,在農業生產中存在懇坡種植和順坡耕種現象,在林業生產上存在著重經濟林而輕生態林現象。同時,生產建設項目和生產建設活動較多,擾動地表和開采砂石、煤炭等資源數量大,造成了人為的水土流失。
1.4監管措施不完善
水土保持法規宣傳貫徹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部分農村群眾水保意識和法制意識不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監督檢查機制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大,監督檢查職責履行不充分,導致懇坡種植、非法采砂、采石取土等現象時有發生。
2.1統籌規劃,綜合治理
立足該市自然條件,科學編制水土保持綜合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實現水土保持建設的連續性,有效鞏固治理成果。鄒東山丘區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以重點項目治理為龍頭,以修建谷坊、塘壩、截水溝、攔水壩為重點,結合坡改梯、水系整治、面源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地規劃實施金山、連青山、昌平山等一批清潔型小流域生態治理,選擇代表性強的康王嶺流域、洪山流域創建國家級、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充分發揮在保水源、保生態、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鄒西在平原區實施農村水網工程,對現有河道、坑塘、溝渠進行開挖疏浚和綜合整治,在堤岸坡面布設生物或實施砌護,防止坍塌、沖淤,形成溝相通、渠相連的生態水系。
2.2實施退耕還林,提高生態功能
在鄒東嶧山、越峰山、鳳凰山等山系25°以上的陡坡地,全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重點開展以喬、灌、草相結合的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建設,并采取封育保護、自然修復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在25°以下15°以上的坡地,采取修建梯田、發展地堰林業等措施,發展以蘋果、櫻桃、大棗、核桃為主的優質高效經果林。在鄒西平原區實施以網、帶、片、點相結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在城鎮規劃區采取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降水蓄滲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洪水資源,提高生態系統功能。
2.3優化投資結構,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投入力度,市鎮兩級財政每年從地方財政收入增幅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于水土保持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高效爭取上級資金,認真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做好重點項目儲備論證,加強對上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水土保持項目列入上級建設規劃。落實生態補償機制,加大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力度,嚴格按照使用規定將縣級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采取財政補貼、以獎代補、技術培訓、落實優惠政策等方式,科學引導、積極扶持單位和個人按照水土保持規劃參與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水土保持治理,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2.4加強監督管理,落實水保措施
深化水土保持國策教育行動,把水土保持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中小學教育內容,列入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內容,并把水土保持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不斷增強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為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健全執法機構,完善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強化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查處非法采礦、毀林開荒和開墾草地等人為水土流失行為,對典型的水土保持案例要一查到底,公開曝光。加強對生產建設項目和生產建設活動監管,監督生產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落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三同時”制度,并對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跟蹤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各項水土保持措施有效落實。
(責任編輯趙其芬)
S157
B
1009-6159(2016)-08-0054-01
2016-03-14
黃玉良(1964—),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