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李興柏
(濟寧市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山東濟寧271000)
?
南四湖湖東堤新型堤防工程建設
韓光,李興柏
(濟寧市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山東濟寧271000)
南四湖湖東堤建設運行多年,作為一項傳統意義的水利工程,目前存在較多生態問題。從生態型堤防的內涵出發,分析南四湖湖東堤存在的生態問題,探討了一些建設生態型堤防的措施。
生態型堤防;南四湖;湖東堤;堤防工程
堤防工程是世界上最早被廣為采用的一種水利工程,是進行防洪度汛、保障航運及利用水力資源的有效形式。長久以來,人們比較關注堤防建設的實用功效和經濟效益,傳統的堤防斷面為矩形或梯形,岸坡也多是整齊的直立面或者斜面,河床、淺灘、湖濱也常常被修整得相對規則。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水利工程缺乏對生態效益的考慮,隨著對人類社會系統同自然生態系統二者關系認識的不斷深化以及生態學的深入發展,水利工程建設逐漸吸收了生態學的原理和知識,在長期的堤防工程實踐中,形成了生態型堤防的概念。在建設和管理上,生態型堤防作為生態水利工程的一種形式,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態理念、生態化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南四湖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南部,由南陽、昭陽、獨山、微山四湖連接而成,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集防洪、除澇、供水、水產、航運、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多功能湖泊。南四湖南北長126 km,東西寬5~25 km,周邊長311 km,湖面面積1 266 km2,承泄蘇魯豫皖4省34縣(市、區)31 700 km2的來水。
南四湖湖東大堤是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治淮項目骨干工程,北起濟寧市北湖旅游開發區東石佛村,南至微山縣韓莊鎮郗山村(郗山村~韓莊15 km現無堤防),貫穿任城區、滕州市、微山縣,全長約124 km。
湖東堤工程的修建對于保護湖東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湖東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作為一項傳統意義的水利工程,其運行多年,本身存在一些生態問題,給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1)堤防護坡設計以草皮護坡為主,但其生長情況不容樂觀。有些堤坡或草皮稀疏、或雜草滋生、或堤坡裸露,原來的草坪林木不見蹤影。沿線村莊居民墾堤種植(種植農作物、樹苗等)對堤防植被生態破壞比較嚴重,還存在人為踐踏、牲畜啃食草皮護坡的現象。
2)南四湖湖東堤堤身填土主要為黏土,部分堤段采用砌石護坡。岸坡防護工程修建的好壞與否與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因為岸坡等水陸過渡地帶是水生動物的繁衍和棲息地帶,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湖東堤部分岸坡的處理偏向于采用硬質化處理方法,砌石護坡上植被無法覆蓋,忽視了生態防護措施,阻礙了水陸生態系統之間的生態流通。
3)湖東堤已運行使用數年,沿線鄉鎮農村眾多,養鴨場、洗煤廠等生產經營項目對當地空氣、土壤、水域等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
4)堤防沿線村民經常由自家院落向外擴建,隨意侵占堤防。有些行為比較隱蔽,堤防管理人員起初不好發現,后續拆除工作需要聯合當地警務人員和水利管理人員等一起對相關責任方進行執法清理,成本高,動作大,見效快,但死灰復燃率也高。隨意侵占致使原來的生態區域縮小,垃圾隨意堆放,致使植被破壞,也影響了堤防生態。
南四湖湖東堤已建設實施完畢并已投入運行,堤線布置和堤型選擇不具備變更的現實條件。湖東堤生態堤防建設,應以生態修復為主,在現有基礎上盡量恢復原來的自然生態,或者使現有生態不再惡化,達到新的生態平衡。
3.1倡導生態水利理念
轉變觀念,強調堤防工程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現代生態學理論認為生態系統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演替過程中,而人類社會要發展,必須在生態系統承受能力范圍內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同時要認識到人類活動是生態系統健康的主要脅迫因子,需要主動對生態系統進行修復和補償,以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堤防的建設管理不但要符合工程原理,還要符合自然生態原理。生態型堤防是人們在尋求水資源開發和堤防區域生態保護之間平衡點中形成的一種工程實踐,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一種重要的生態建設形式。
3.2創新建設維護機制
首先,管護資金要有保障,要通過各種渠道爭取穩定充足的維修養護經費。其次,要加強創新建設維護機制。加強堤防及建筑物的日常巡查工作,堅持每天巡查,杜絕巡查管理死角,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形成堤防及建筑物巡查日志,使工程管護工作更加規范化。
另外,根據本地實際,可組織一支日常維護隊伍,管養分離模式也值得摸索實踐,或者借助民間水利管理組織力量,由這些民間組織負責日常生態河道維護。他們對本轄區內的水利設施非常了解,開展工作相對容易;或者委托某些專業公司進行日常維護。維護隊伍主要是對堤防進行保潔,對綠化植被進行除雜、保養,防止因雜草叢生影響堤容與防汛查險。除雜時將人工、藥物、機械等除雜方式有機結合,盡量達到低成本、高效率。
3.3應用生態化的護坡技術
岸坡的防護與整個生態系統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湖東堤部分岸坡的砌石護坡過于強調硬處理方法,容易導致水流道渠化和岸坡植被破壞,應該注意多采用多孔構件和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以及生物防護方法等軟處理方法。
對于破壞嚴重的堤段,重新建設時要盡可能采取一些生態護岸技術,如生態混凝土、賓格石籠和生物護坡等護坡方式,以達到固坡、綠化的目的;對于運行良好的堤段,要加強生態修復和管理,注意維護植被的多樣性。另外,部分岸坡坡腳附近的深潭和淺灘應加以保護,以便體現湖泊自然生態的多樣化。
3.4適當打造生態景觀
堤防生態景觀線是指具有良好的生態景觀價值的堤防及其附屬設施。適宜的景觀小品可以降低堤防工程生硬的存在感,展現堤防工程特有的魅力。湖東堤沿線生態環境多樣,有村落廠房,也有城鎮街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適當打造人為的生態景觀。不過在規劃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將堤防置于過多的亭臺樓閣等混凝土與砌石形成的人工環境之中,應該講求文化內涵,注重保留南四湖天然的美學價值,不能格式化,千篇一律,不倫不類。
3.5加大宣傳力度
雖然生態水利建設日益成為一大趨勢,但不可否認,社會上很多其他行業的人士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并不全面。湖東堤沿線經過很多村莊,很多基層村民群眾的生態水利意識淡薄,這也給生態堤防建設帶來了較多麻煩。要加大宣傳力度,向全社會普及生態水利的理念、南四湖湖東堤的生態現狀和當前的迫切形勢,利用輿論導向,動員社會力量。特別對于生活在堤防沿線的村民群眾,要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積極參與生態型堤防建設。
[1]王立春,韓瑋.淺析堤防建設的生態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1(20):132-132.
[2]魏燕華.基層生態堤防建設現狀及對策的思考[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9,23(3):52-54.
(責任編輯趙其芬)
TV871
B
1009-6159(2016)-07-0007-02
2016-02-22
韓光(1977—),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