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橋,王沛,蔡振國
(1.東明縣水務局,山東東明274500;2.菏澤眾興水環境有限公司,山東菏澤274000;3.菏澤市牡丹區水務局,山東荷澤274000)
?
菏澤市保護治理農村坑塘調查
李紅橋1,王沛2,蔡振國3
(1.東明縣水務局,山東東明274500;2.菏澤眾興水環境有限公司,山東菏澤274000;3.菏澤市牡丹區水務局,山東荷澤274000)
根據菏澤市水源現狀,論述治理坑塘的作用與效益的必要性,提出了深入普查、建卡立檔,確權劃界、制定保護措施、編制治理規劃,分期組織實施,制定補助政策,加大資金扶持,搞好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等措施。
菏澤市;治理坑塘;農村水利;坑塘開發
菏澤市是一個農業大市,有耕地76.92萬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積56.58萬hm2,主要灌溉水源為地下水與引黃客水。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灌溉用水量大幅增加,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區形成降水漏斗。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黃河水量不斷減少,引黃客水變得可用但不可靠。近年來菏澤市雖然修建了幾座平原水庫,引蓄黃河水供城鎮居民用水與農田灌溉,但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用水需求。平原水庫投資較大,占地多,多建平原水庫存在一定困難。菏澤市農村坑塘較多,原有坑塘、窯場取土坑分布廣,歷史上起到了蓄水、灌溉作用,是一項重要的工程措施。
一是減少地面徑流匯集,降低防洪壓力。坑塘可以收集、滯蓄部分雨水,減少雨水外排量,起到降低河道排洪壓力的效果。
二是調蓄黃河水,增加蓄水量。菏澤市引黃灌溉,臨近黃河縣、區灌溉方式為自流灌溉與溝渠提水灌溉。其他縣、區多為通過東魚河、洙趙新河、萬福河及其支流輸送,灌溉保證率較低。坑塘與溝渠連接,可多蓄黃河水,補充地下水源,河渠無水時能發揮灌溉作用。
三是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可利用坑塘水體種植蓮藕等水生植物,發展水面養殖,優化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
2.1坑塘數量及面積減少
農村坑塘雖然歷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增多,生產水平提高,住房用地需求增加。由于近年來降雨量減少,部分坑塘干枯,一些干部群眾喪失了水患的警惕意識,侵占坑塘,造地建房,致使坑塘數量、面積大減,據統計已減少到原有坑塘的1/3左右。
2.2坑塘缺乏管理
坑塘多屬農村集體財產,部分村委員沒有把坑塘管理列入議事日程,采取管理措施,坑塘沒有發揮應有作用與效益。一些坑塘還成了垃圾場,蚊蠅滋生,影響居民的生產、生活。
2.3影響村莊美觀
由于農村坑塘大多都是村民建房取土而自然形成,所以現有的坑塘形狀極不規則,隨著農村衛生文明村、生態文明村和美麗新村的建設,這些坑塘成了村里一塊礙眼的“膏藥”,與新農村建設很不協調,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
近年來,菏澤市人民政府深刻認識到保護、治理農村坑塘在防洪排澇、蓄水抗旱、生態調節、發展經濟、增強景觀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制定了坑塘治理任務目標,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3.1治理目標
按照“治一個、成一個、帶一片,長期發揮效益”的總體要求,選擇蓄水面積相對較大,確定長期保留,群眾要求迫切,社會經濟效益明顯,能給周邊群眾帶來較大實惠的農村坑塘,在5年內全部治理一遍,增加蓄水面積4 000 hm2,增加蓄水量1.2億m3,以增強生態調節功能,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3.2工作措施
1)深入普查、建卡立檔。要求各縣(區)對轄區內蓄水面積在0.67 hm2以上,確定長期保留的坑塘進行摸底調查,建卡立檔。內容包括:坑塘位置、控制面積、蓄水面積、蓄水量、灌溉面積、權屬人、使用人、監督人、與外界河渠的連接、開發利用情況、生態功能減弱的原因分析等。建卡立檔資料由所在鄉鎮水管站存檔,并報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確權劃界、制定保護措施。明確農村坑塘是重要水利基礎實施,屬集體財產,不能隨意侵占和流失,納入鄉鎮水利站管理范圍,進行確權劃界,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制定保護措施,明確村民委員會的主體責任,確保功能的長期有效發揮。確權劃界后任何人不得隨意改變其用途,確需改變的,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3)編制治理規劃,分期組織實施。要求各縣(區)在確權劃界的基礎上,選擇有資質的單位,編制符合農村實際的坑塘治理規劃,分期組織實施。治理規劃需將坑塘清淤開挖、岸坡防護、疏通河渠、防治污染、植樹綠化、改善環境、發展經濟等通盤考慮,確立“水暢、岸綠、景美、生態”的總體思路。各縣(區)每年要按照任務目標確定總水資源蓄積量的20%,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確保全市每年增加坑塘蓄水量2 400萬m3以上。
4)制定補助政策,加大資金扶持。按照以社會投入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的方式,市、縣兩級每年分別從水利基金、水土保持費中各拿出10%~20%的資金,用于坑塘開發治理。其余資金由坑塘所有權人或受益人通過市場化運作,采用拍賣、租賃、承包等形式自籌解決,形成良性的投融資機制。各縣(區)按照下達的年度治理計劃,憑工程完成情況和縣(區)資金到位情況申請市級補助資金。
5)搞好宣傳,認識坑塘治理的意義,營造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加大對坑塘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干部、群眾保護治理坑塘、美化環境的意識,激發治理坑塘的熱情和積極性、主動性,實現政府引導、群眾自發治理、社會各界廣泛參加的良好局面,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為確保農村坑塘保護治理的成效,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坑塘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認識農村坑塘是平原地區的重要水利基礎設施,在調節水源、防澇抗旱、美化環境,發展經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組織領導,以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為牽頭實施單位,具體負責坑塘治理的實施及配套資金的落實等相關工作。市政府把農村坑塘建檔確權和年度治理工作列入各縣(區)水利改革發展考核范圍,進一步加強了監督考核,并按照有關要求兌現獎懲,確保治理任務圓滿完成。治理工作實施一年來,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止到目前,全市各縣(區)共投資875萬元,保護治理農村坑塘197個,新增蓄水量3005萬m3。治理后的坑塘成為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也為農民群眾增添了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場所。
如巨野縣柳林鎮李樓東村,對部分坑塘進行清淤整治,并將多余土方用于墊平宅基地,現已治理坑塘4個,項目投資15.5萬元,治理面積2.47萬m2,開挖回填土方1.87萬m3,為集體新增建筑用地7 500 m2,修筑道路640 m2。治理后蓄水量達到8.66萬m3,既美化了環境,又方便了交通,受到群眾的廣泛贊譽。
(責任編輯趙其芬)
S27
B
1009-6159(2016)-07-0049-02
2016-02-29
李紅橋(1965—),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