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靜
(泊頭市水務局,河北 泊頭 062150)
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徐瑞靜
(泊頭市水務局,河北 泊頭 062150)
摘要:飲水安全影響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近些年來,泊頭市農村飲用水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和短板。結合泊頭市農村飲水建設實際情況,本文系統地分析目前泊頭市農村飲用水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討解決措施。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面臨著水質差和供水工程設備陳舊兩大難題。解決水質問題的關鍵是將原來的深層地下水水源切換為地表水水源。利用南水北調工程和積極利用黃河水,積極修建蓄水水庫,以保證充足的地表水水源;同時,合理規劃和修建地表水飲水工程,以確保合理分配水資源。對于供水工程設備陳舊問題,則需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改進原有設備以及合理新建更多的安全飲水工程。
關鍵詞: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對策
飲水安全影響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突出,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政府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此問題。近些年來,泊頭市農村飲用水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和短板。結合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實際情況,本文系統地分析目前泊頭市農村飲用水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討解決措施。
1水資源現狀
泊頭市位于河北平原腹心地帶,屬典型平原地貌,地勢自南向東北緩傾,最高點西辛店鄉秦村,海拔16.1 m,最低點文廟鎮楚賈杜村,海拔10.1 m,平均海拔13.2 m,自然坡降為萬分之一。因位于九河下梢,境內自然河道較多,現在主要河道九條,支流四條,總長258.17 km,河網密度0.26 km/km2。南運河、滏陽新河兩條行洪河道由本市東西兩側過境,其余河道除黑龍港河外均為南排河支流,其中包括主要骨干河道六條:清涼江、老鹽河、南排河、江江河、滏東排河、連接河;支流河道四條:土河、白河、洚河、亭子河。
泊頭市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又屬冀南暖濕輕干旱區,多年平均降雨量545 mm,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4mm。年內分配很不平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作物生長季節,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全市多年地表水資源為3406萬m3,地下水資源為6873萬m3,除去重復水量水資源總量為10 000萬m3。按照泊頭市2014年水務局水資源公報泊頭市現狀可供水量為8055萬m3,現狀用水量為10 950萬m3。其中,生活用水量為1368萬m3,工業用水量為750萬m3,農業用水量為8762萬m3,生態用水量為70萬m3,現狀缺水量為2894萬m3。
以上數據顯示,泊頭市水資源十分匱乏,缺水現象仍相當嚴重。這不僅嚴重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且給居民日常飲水帶來困難。
2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泊頭市農村飲水分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兩種。在集中式供水中,按水源類型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且以深層地下水為主。集中式供水采用水源井至廠區清水池,二次加壓入各戶的供水模式。由于受資金短缺、水資源不足等條件的制約,泊頭市農村飲水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
2.1水質不達標
由于泊頭市屬近代退海地沉積區,因此造成淺層水苦咸,深層地下水普遍含氟量高,自西向東含氟量逐漸增加,西部地區含氟量一般在1.0~3 mg/L,東部地區含氟量一般在3~6 mg/L,有的甚至高達8 mg/L[1]。而氟砷含量超標的飲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是嚴重威脅農民身體健康的三大隱患[2]。長期飲用高氟水,輕者形成氟斑牙,足跟痛;重者造成骨質疏松、骨變形,甚至癱瘓,喪失勞動能力。苦咸水口感苦澀,很難直接飲用,長期飲用還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胃腸發病率大大增加。雖然在高氟區安裝了降氟設備,但只能生產桶裝低氟水,由于部分老百姓對飲用高氟水的危害認識不夠,仍飲用管道統一供應的高氟水。降氟成本太高,老百姓還不能接受管道統一供應低氟水水價,也就是說,國家投資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飲用高氟水問題。
2.2各水廠集中供水工程設備陳舊
一方面,在“十一五”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初期,國家批復飲水安全項目時并沒有按照泊頭市農村人口進行批復,因此,在當時背景下建設水廠標準只能考慮當時狀況。隨著人口規模的擴大、經濟的發展等,原有的飲水安全項目并不能滿足當下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在集中式供水中除個別村莊安裝了凈化設備外,其余大部分村莊采用直供方式供水,供水設備簡陋,缺乏必須的水質凈化消毒設施,未對水質進行任何消毒處理,而且部分供水設施年久失修,嚴重老化,導致飲用水細菌總數超標。有的村莊雖安裝了水處理設備,但水處理設備無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水處理設備起不到凈化水質的作用[3]。農村供水管網覆蓋面大,水的停留時間長,采用二次加壓方式供水,二次污染的機會也增大,加之部分農村飲水工程使用年代長久,老化失修,或因道路工程、埋地線挖地基使管路受損,致使自來水向外滲透,所以水質二次污染比較嚴重,影響了農村飲用水安全。
3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對策措施
針對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切換水源和供水工程提升兩方面提出相應對策措施。
3.1切換地下水源為地上水源
水源的選擇是關系飲水安全工程能否有效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的首要條件,是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最重要的一個環節[4]。目前泊頭市農村約有500個村36萬人實現了農村聯村統一供水,其余村將在近兩年內全部進行改造。飲用水水質氟含量嚴重超標。雖然在高氟區安裝了降氟設備,但只能生產桶裝低氟水,由于部分老百姓對飲用高氟水的危害認識不夠,仍飲用管道統一供應的高氟水。降氟成本太高,老百姓還不能接受管道統一供應低氟水水價,也就是說,國家投資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飲用高氟水問題。氟斑牙和骨質疏松病普遍存在,飲用高氟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農民群眾,不達標水質已嚴重影響了農民的身體和身心健康。因此,解決農村高氟水問題勢在必行。另外,泊頭市深層地下水嚴重超采,造成地面年年下降。如何壓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地上水將成為超采區下一步的重要任務。面對尚未有成熟技術解決農村飲用高氟水的惡劣的飲用水環境,泊頭市老百姓很有必要充分利用南水北調這一有利契機,建設水庫和地表水水廠,實現由地下水到地表水的水源轉換。這是徹底擺脫缺水、降氟、除鹽困擾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飲用水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
考慮到泊頭市實際情況,修建水庫調蓄合格的外調地表水,實施集中供水,以解決農村人畜飲水不安全問題,是一種有效途徑[5]。目前,南水北調工程和引黃入冀工程是有效緩解河北省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戰略舉措,對減少地下水超采至關重要。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進入河北省境內的水量30.4億m3,供水范圍包括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廊坊、滄州、衡水等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基本覆蓋了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區。按照國家確定的2014年汛后建成通水的目標,在配合國家加快實施主體工程的同時,舉全省之力推進配套工程建設。主體工程京石段于2008年5月已建成,天津干線基本完成,邯石段年內基本完工。河北省負責建設的配套工程,包括廊涿、保滄、石津、邢清4條大型干渠和受水區7個市的輸水管道工程,以及地表水廠和配水管網工程,總投資約600億元。引黃入冀工程,在繼續利用位山引黃通道的同時,正在謀劃和推進從河南濮陽新開辟引黃入冀補淀工程,用足國家分配河北省和天津的18億m3引黃指標,主要用于黑龍港地區農業和生態用水。這項工程得到了水利部和河南省的大力支持,項目建議書已通過中咨公司評審,待國家發改委審批。工程估算總投資44.8億元。工程建成后年引黃調水能力9億m3。初步計算,利用好引江引黃外調水,到2020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量20多億m3。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我們可以積極修建或擴建蓄水水庫。具體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交河建設一座約2萬t/d地表水廠,供水范圍為西部6個鄉鎮。已建農村水廠為配水水廠,配水水廠及以下工程借目前國家投資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全部建設完畢,達到切換地上水的條件。
(2)擴建市區地表水廠,供水范圍為市區及東部6鄉鎮。已建農村水廠為配水水廠,配水水廠及以下工程,同樣由國家投資的飲水安全項目建設,達到直接切換地上水的條件。
(3)盡管南水北調送水時間較長,仍需考慮調蓄工程,即新建水庫一座。在南水北調停止送水期間,市區地表水廠可考慮由大浪淀水庫供水,交河地表水廠由新建水庫供水。
由于南水北調水源成本較高,考慮水庫蓄水的蒸發和滲漏,新建水庫蓄水水源只考慮黃河水。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每年購買一定的黃河水量,同時我們利用黃河水途徑泊頭市多條河道的優勢,每年送水結束時,及時圍追堵截,將境內黃河水全部蓄至水庫。水庫蓄水在保證生活和工業用水外,多余的還可以用來農業灌溉。總之,改變泊頭市供水質量,是百年大計,這一契機不容錯過。
3.2加大改造和建設工程的力度
一方面對原有工程進行改造,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內容:一是13個集中供水水廠村外主管網,通過調查需要更換的大多為現有水廠至村相連接管網,平均直徑200~160 mm的為210 km;二是涉及17個村、0.82萬人大約2833戶居民村內網改造,改造村內網長度為219 km。參照“十二五”期間已經施工完成的管網改造工程,參考不同型號管材單價及村外網、內網施工費投資,“十三五”期間村管網投資為1520萬元。
另外,加大新工程投入力度,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新建兩座地表水廠進行信息化建設,投資為89萬元;二是改造已建成的13個集中供水水廠管網及部分基礎設施,既可作為二次加壓集中供水水廠,還可以作為地表水廠后備水源,一旦地表水源出現供水隱患,切換地下水源能保證農村供水正常運行,投資為50萬元;三是對2015年成立的水質檢測中心進行土建工程擴建與設備完善建設,投資為15萬元,合計投資為154萬元。此外,為了能夠確保實現切換地下水為地上水,新建日供水能力1.5萬m3和2.0萬m3兩座地表水廠。其中一個是利用泊頭市交河鎮東辛閣日供水能力1.5萬m3/d地表水廠鋪設配水管網,供交河、西辛店、富鎮、四營、營子、郝村6個現有配水水廠供水范圍;另外一個是在洼里王境內韓林新建1座2.0萬m3/d的地表水廠及其配水管網,供文廟、洼里王、齊橋、寺門村、王武5個現有配水水廠供水范圍。
4結語
泊頭市農村飲水安全面臨著水質差和供水工程設備陳舊兩大難題。解決水質問題的關鍵是將原來的深層地下水水源切換為地表水水源。利用南水北調工程和積極利用黃河水,積極修建蓄水水庫,以保證充足的地表水水源;同時,合理規劃和修建地表水飲水工程,以確保合理分配水資源。對于供水工程設備陳舊問題,則需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改進原有設備以及合理新建更多的安全飲水工程。
參考文獻:
[1]王慧.滄州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13.
[2]任伯幟,鄧仁建.農村飲用水安全及其對策措施[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5):11-17.
[3]劉俊德,何玲,張斌.滄州市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醫學動物防制,2010,26(12):1142-1143.
[4]孫亞明,王顯.滄州市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投資及設計要點淺析[J].中國水利,2014(9):40-41.
[5]朱艷飛,哈建強,張志悅.影響滄州農村飲水安全的分析及對策探討[C]//第十六屆學術年會組委會編.新農村建設與環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環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99-302.
作者簡介:徐瑞靜(1968-),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農田水利及水工建筑領域研究工作。
中圖分類號:X27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506(2016)04-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