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發展的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實現鄉財政所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服務作用,不斷提升其業務水平,同時結合新的發展形勢與農村經濟建設實際,改善會計檔案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本文基于新形勢下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時代背景,對其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及創新方法等進行了全面的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鄉財政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
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普及的當代,正視農村地區發展現狀、緊抓時代發展機遇,不斷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業務能力與管理水平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隨著農村經濟發展,鄉財政所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急需全面普及信息化、網絡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達到更高的工作要求。
1 當前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制約因素分析
(一)落后的管理觀念制約信息化發展
雖然我國新農村建設已取得巨大進步,但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南北方發展差距等實際國情,在新形勢下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整體落后,管理機制與運行體系尚未健全,在部尤其在部分落后地區低效落后的會計檔案管理觀念嚴重制約了當地行政工作的順利展開。
(二)經費不足導致檔案信息化進展緩慢
信息化是當前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伴隨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其信息化已初具規模。傳統落后的檔案管理模式被逐漸淘汰,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各種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設備已得到大規模的配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城鄉發展差距過大,仍有較大范圍的落后地區缺乏足夠的地方財政經費支撐,無法配備足夠的信息化管理設備,嚴重制約了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程度。
(三)人才隊伍建設落后制約信息化發展
當前,各大高校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已形成基本的人才培養機制,但實際上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體系方面仍有不足,學生培養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未能滿足人才需求單位的專業化要求。我國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中仍存在一些長遠性問題,除了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培養機制外,互聯網發展中的信息安全問題已日益突出,會計檔案管理的保密性與安全性要求信息化管理發展必須更加注重網絡與系統的安全保護機制建設;而且標準化體系建設方面,相對先進的發達國家科學完善的體制模式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綜上可知,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未來走向將主要集中在信息化網絡系統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和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完善等方面。
2 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
(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與先進性
信息化是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關鍵方面,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依托于先進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逐步深入管理體系創新與制度創新是改進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的必然趨勢。
對比于傳統紙質財務檔案,電子檔案具有容易復制、修改、完善、容易統計計算、數據分析等鮮明優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便于進行信息查詢、數據統計、報表分析與審核等,在充分實現管理任務的基礎上還有效節約了辦公資源與相應財務成本。從檔案數據存儲保護方面來看,信息化管理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相關技術實現對會計檔案資源的最優化處理。
信息化是新形勢下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的鮮明的時代要求,在互聯網化的時代背景下,落后低效的管理體制早已無法適應高速發展農村經濟。同時隨著國家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建設的加大,涉及到農村經濟建設與行政管理的各部門機構都面臨著創新發展的管理體系問題。實現會計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是鄉財政所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業務水平與業務能力的必然要求,實現了對檔案資源的有效保護與開發利用。
(二)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路徑
從行政管理的客觀相關性角度,日益科學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要求從整體到局部、由上至下的體制創新。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首先基于完善成熟的檔案管理電子系統的普及,在前期信息收集、中期保存以及后期的數據資源分析利用中,系統性與全面性是保證了信息化發展的技術基礎。鄉財政所的職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要落實各級惠農補助資金,并對各方面農村發展政策實現有效監督;還包括對鄉鎮公有資產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利用,并對村級集體資產進行監督等。由此可見,基于機構職能方面的要求,鄉財政所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實際工作量是巨大且復雜的。會計檔案管理從已有的模式出發,在不斷深入、嚴格標準要求下不斷進行管理理論創新和管理技術革新,信息化明顯變為管理模式發展的主流方向。
3 新形勢下鄉財政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創新方法
(一)加大信息化檔案管理投入力度
加大設施裝備投入是進行管理創新的物質前提,必需的設備具體包括標準化的專用會計檔案儲存倉庫、打印機、專用的會計數據庫管理系統、完備的數據系統保護機制等等。基于不同地區鄉鎮經濟建設的實際差距,建議對鄉財政所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設備資金投入制定針對性的規范化要求,并且要特別注重對相關計算機技術與數據庫系統的安全性考慮。
(二)增強檔案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建設
從鄉財政所的工作職能出發,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人才需求具有明顯的專業復合型特點。對于高素質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主要從兩方面進行,首先是針對每年從各高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進行全面、高要求的人才評估與選拔,為信息化管理提供最優質的人才資源。另一方面,實際的經濟建設現狀、不斷完善的財政政策以及管理標準,要求人才建設的持續性與動態適應性,因此針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也是人才建設的關鍵部分。管理人員專業培訓人才培養目標是全面掌握法規與指標,在此基礎上主動保護檔案資料的安全性。后續專業培訓根據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層次與人才體系建設的結構性要求,科學有序、持續全面地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并最終實現高業務能力的人才資源建設。
(三)實施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科學與標準化是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的指導思想,實施評價指標體系是整個管理系統的關鍵構成。從實用性角度考慮會計檔案資源的管理,其管理目的就是通過對統計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實現對鄉財政所工作職能的有效評價,因此科學性、系統性、操作性的管理評價體系是保障信息化管理建設的重要環節。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會計管理工作的內部工作規范,實現了對管理崗位上業務水平的有效反饋,并通過相互獨立且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保障了各信息化管理環節工作的透明性與開放型。評價指標體系還將績效考核與信息化管理融合,利用相應的績效考核評價標準對各管理環節人員的業務能力與專業水平實現標準化考核,為人力資源的科學調配與有效管理提供了專業指標參考。
4 結束語
隨著農村經濟建設的逐步深入,相應的行政管理體系著面臨嚴峻挑戰。對于鄉財政所的會計檔案管理工作而言,信息化是檔案管理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文從會計檔案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制約其信息化發展的具體因素。基于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與先進性,對新形勢下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創新發展進行全面研究,并對其實際操作落實提出了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 馮克民.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J].管理學家,2014
[2] 錢薇.會計檔案信息化管理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
[3] 湯志星.信息化環境下單位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的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3
作者簡介
杜艷(1974—),女,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人民政府財政所,館員,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財會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