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柏藝瑩
摘 要:近年來,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快發展,人類社會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給人們的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極大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服務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從含義及特點入手,對大數據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探討了大數據時代給圖書館服務帶來的沖擊以及應對沖擊的措施,希望對我國圖書館服務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
當今社會日常運行過程中,到處充滿著數字化現象,海量數據的產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效率。面對這種現狀,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的重要中心,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適應時代的特點。現階段,圖書館日常運行中,服務方式及儲存、處理數據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為了提升圖書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服務質量,及時加強對這些沖擊的研究,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轉變傳統服務理念及方式至關重要。
1 大數據概述
(一)含義
大數據作為一個名詞,包含了數量較多的技術內涵,現階段世界各國及專業組織還沒有針對大數據給出具體的含義。而現階段大數據被普遍認為是人們大量網絡行為的產物,企業、機構等在應用網絡行為的過程中,會凸顯出針對性的意圖。
數據具有兩種形式,即結構化與半結構化,這些數據在數據庫中的大量存在就是大數據。該名詞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其內部包含的真實數據最初在整理和處理的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云計算得以產生,有效提升了數據處理的效率。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海量的資料就是大數據,并且無法輕易使用普遍的軟件對其進行處理和收集[1]。
(二)特征
在大數據的影響越來越廣泛的背景下,各個領域開始了對大數據特征的研究。通常情況下,大數據包含以下特征。首先,多樣性。多樣性及異構的結構是其主要特點,一定的差異存在于視頻、圖像及文本等內容當中,無法運用某種語言進行統一的表達;其次,體量相對較大。TB至PB之間的跳躍充分體現了大數據體量大的特點;再次,較高的密度。當今社會運行過程中,需要進行海量數據的傳遞、接受及控制等,這些數據的有效應用能夠促使企業及相關部門在運行過程中,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最后,較快的信息處理速度。海量的數據每天以持續的方式不斷傳遞,在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的過程中,現階段已經可以實現實時性。
2 大數據時代給圖書館服務帶來的沖擊
(一)服務方式方面
在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在對圖書館進行利用的過程中,對其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被動接受圖書館服務內容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現代圖書館必須針對用戶的需要有針對性的提供資源和服務。這一過程中,積極構建完善的信息服務系統成為圖書館經營過程中的關鍵,該服務系統應當將使用者的需求作為核心,創造多種個性化服務,從而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2]。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給圖書館服務方式方面帶來的沖擊,要求圖書館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及時調整并轉變傳統的被動服務方式,積極主動的創造多種個性化服務,滿足社會各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數據收集及處理方面
大數據時代要求圖書館在運行過程中,必須將大數據的特征進行充分的體現。因此在日常經營中,需要面對海量的信息收集及處理,這一過程中,需要有能力對多種復雜而多樣的數據進行有效處理的能力。圖書館傳統的數據收集及處理方式以人工記錄為主,這種方式不僅效率較低,而且很容易制造錯誤的數據。由此可見,大數據對傳統圖書館的數據收集及處理造成了沖擊[3]。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應積極構建有針對性的信息系統,對用戶信息以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記錄和保存,并制定相關網頁,為用戶登錄及尋找自身所需的資料提供便利。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效率和質量的判別標準就是圖書館相關系統處理和收集數據的能力。
3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提升圖書館服務的途徑
(一)轉變服務理念
傳統的圖書館運行方式受到大數據時代的嚴重沖擊,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圖書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從理念上做出轉變。傳統服務過程中,僅僅將借閱服務提供給讀者。而新時期,圖書館首先應當樹立大數據意識,用戶使用過程中,會在互聯網當中產生多種結構與半結構數據,圖書館應當具備處理和收集這些數據的能力,并分析數據,了解不同使用者日常閱讀過程中的習慣,從而有針對性的構建全新的服務系統。同時,圖書館經營過程中,還應當積極同用戶建立緊密聯系,了解用戶的意見和喜好,從而為構建個性化服務做準備。
(二)提升服務技術含量
有效應對大數據時代給圖書館服務帶來的沖擊,圖書館必須應用較強的信息服務能力,有效處理、收集使用者相關信息。近年來,云計算的產生以及圖書館信息系統的構建,促使圖書館實現了以上要求,然而這一過程中,需要增加對數據庫分析技術的有效應用,如Hadoop等[4]。現階段,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導致圖書館日常經營過程中,非結構化的數據增多,其中包括閱讀記錄及視頻等內容,由于各自擁有不同的格式,所以會使用多種不同的數據處理方法,因此在提升服務質量的過程中,圖書館應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將多種數據格式進行統一。
(三)提升服務管理效率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工作及生活質量和效率都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提升圖書館服務管理效率,從而構建良好的環境為使用者提供服務。這一過程中,圖書館相關管理人員應當積極構建健全的機制,實現數據的專門管理,加大用戶數據分析的深度和全面性,并積極設立專門的數據管理職能部門,提升數據收集、處理及保存的效率等[5]。同時,還應當對相關業務流程進行完善,促使圖書館經營過程中,能夠運用較強的能力及素質,實現同用戶更加緊密的溝通,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礎上,科學預測用戶需,從而提升服務的針對性和個性化水平。
4 結論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帶來是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產物,新時期,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集散基地,必須及時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內容,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應用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從轉變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理念及服務技術含量入手,并逐步提升服務管理質量,從而從整體上提升圖書館的運作效率,促使圖書館運行同時代進行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馬曉亭.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讀者隱私保護研究[J]. 圖書館論壇,2014,02:84-89.
[2]胡蓮香. 走向大數據知識服務: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02:173-177.
[3]馬曉亭. 大數據時代基于服務等級協議的圖書館讀者隱私感知與保護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04:57-60.
[4]楊海亞. 提供公共智慧服務: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J]. 新世紀圖書館,2014,03:10-14.
[5]馬曉亭.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數據可用性:價值、挑戰和保障[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