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丹陽
摘 要:隨著新媒體技術引進高職教學,傳統的高職教學模式正面臨巨大的沖擊。文章分析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特征及高職教學現狀,在列舉了新媒體教學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高職教學改革必要性。提倡利用新媒體技術為高職的素質教學注入新活力,強調應該用新媒體優勢來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 將二者結合起來, 取長補短, 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新媒體課堂教學;傳統教學模式;問卷
2015年度遠程教育學會科研課《新媒體環境下工科英語實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5XH02-17
1 傳統高職教學模式特征及高職教學現狀分析
在現行高職教學中,課堂講授式教學是一種主要的教學模式。雖然傳統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仍以傳授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進而培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為此傳統高職課堂教學仍舊存在其固有的不足。
1.課堂講授式教學死板,學生知識獲取渠道單一
傳統高職教學模式實質是一種灌注式或講授式的教學模式。以高職教材內容為核心、以教師課堂講授為手段,是高職傳統教學模式最為突出特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多的是用 “填鴨式”、 “灌輸式” 的方法將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直到最后布置課后作業。而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 “接受、 接受、 再接受”,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位置,只能消極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授課時間的限制和課堂學生的人數規模,無形中也限制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充分的溝通和信息交流。這種知識的傳授不僅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大大壓制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2.高職學生學習空間局限
傳統高職課堂教學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基礎差異性和學生學習上的自主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按部就班,能夠保持與老師課堂進度便是完成相應教學任務。 學生沒有選擇自主學習內容的機會,更沒有提升相應專業知識的途徑。基礎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知識內容的領悟能力不同,但是課堂上教授的內容依據大部分學生基礎設定的,學生個體在課后自我吸收教學內容時,無法對所教授的內容進行有效的二次學習,因而就不能真正全面掌握所學到的內容。學生這一個體差異性沒有能夠得到傳統課堂教學的充分重視和有效解決,這樣也就限制了高職學生學習上地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2 新媒體技術出現對傳統教學模式沖擊
1、新媒體技術教學概念
新媒體教學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展開的教學活動,它將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以及各類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現代多媒體手段引入到教學實踐中。自20世紀90年代,新媒體教學也逐步進入高職教學課堂。與傳統高職教學環境相比,新媒體教學有著許多明顯的優勢,但是其實際教學效果和作用也受到某些專家的質疑。
2、新媒體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沖擊
①新媒體技術的引入,高職傳統教學課堂規范條例受到沖擊
隨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傳統教學規范及評比也隨之受到質疑,課堂上學生到底是否可以使用手機,pad等新媒體設備的話題受到教育界學者廣泛爭論。傳統教學中課堂都是按事先設計好的模式和流程進行的,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不能隨時根據學生的表情和反應隨時相應調整授課節奏,教師即使覺察到個體學生的問題但卻由于時間或是整體教學安排不能給予及時的回答,學生惟一能做的就是看屏幕,記筆記,形成了知識的填鴨式教學,高職學生學習變得既枯燥又疲勞。
②新媒體技術的引入對師資隊伍的沖擊
新媒體的引入,雖然極大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但與新媒體技術相匹配的師資隊伍建設也應緊跟步伐。新媒體的引入在為教師提供了展示個人教學才能的舞臺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專職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全面的專業知識,能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教學計劃,運用新媒體資源庫中的視音頻材料,把枯燥的書面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音頻、視頻形式,編制切合實際的多媒體電子教案,,增加教學趣味,降低教學難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在所教的學科上懂得其他多個領域的知識,綜合運用,更好地向學生講解教材和傳授知識。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而現在高職師資培訓相應落后,二者相應銜接成為新媒體技術在高職教學中應用的最大阻礙。
3 新媒體在高職教學應用中的有利性
1、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拓展高職學生專業知識獲取渠道,增加高職課堂趣味
與傳統教學相比,新媒體下的網絡教學不僅內容趣味性強,而且提供了多種信息渠道,如多媒體設備、影視動漫、網絡教學軟件等電子教具和網絡設備,不僅能夠多方位刺激人的感官,提高教學信息傳播效率,高職學生的學習可以變成有趣、 可視聽的動感內容,可以激發高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有助于其理解、掌握和記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查閱獲取相關專業知識,對于提高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更有助于學生更快適應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另外,網絡條件下各種資源共享能夠更好方便高職學生隨時查閱,使相關知識儲備成為移動圖書館。這種功能有利于學生在課外有針對性地復習和操練,無疑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
2、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拓展高職學生學習空間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與學的雙向活動,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信息輸入 -反饋 - 變換回授的動態調控過程。而高職教學更應是注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那么高職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習得反饋就更應得到高職教育者的重視。新媒體環境下,高職教學得以沖破校園圍墻,打破地域的界限,將教師面授指導與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到較高水平的教學,更能夠注重高職學生個體化教學。新媒體高職教學特點使能做到課堂師生交流—教師即時即地面對面地向學生講解、給學生作示范并對學生的錯誤即時糾正;課外利用網絡交流平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學習空間,通過聊天交流,及時發現個體學生學習問題并給與相應解答、 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資源共享自主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難度,這種自主學習可以顧及高職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個性化教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程度,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新媒體教學營造了一個生動的,直觀的個性的,趣味的高職教學活動。
3、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增加了師生了解,培養高職學生情商
新媒體高職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能夠增加了師生間接溝通的渠道。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一點是要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努力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高職專業知識傳輸過程,而且還伴隨著師生間的情緒、 情感交流,伴隨著態度和行為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教師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側面傾聽學生的心聲,認識、理解學生;在教學中多注意理智與情感多領域的雙向溝通,新媒體技術中的電子郵件、網絡討論組、網絡博客、即時信息等多種交往渠道能夠更好促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4 結語
這種新型教學模式需借助于一個成熟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這個系統應提供彈性的學習環境,學生可在多媒體中心或通過校園網,隨時隨地開展學習,并且能夠下載或打印所需材料。這個系統還應提供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進行實時和非實時的交流平臺,使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答和討論。成熟的多媒體網絡系統不僅有高質量、豐富的課件供學生點播,還應提供大量的視聽材料和練習題庫,讓學生能夠完成傳統課堂上的聽力教學和操練這部分內容;成熟的多媒體網絡系統還應引入各門外語精品課程,提供語法詞匯、英美文化、翻譯和寫作技巧等講座,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取這些知識和技能;成熟的多媒體網絡系統還應有一套評估反饋系統和成績分析系統,學生可以隨時記錄和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成熟的多媒體網絡系統還應為課堂面授提供多媒體硬件設備和電子教案軟件,使教師能夠使用生動直觀、圖文并茂的大屏幕來分析課文重點和語言難點,并對學生作業進行講評,這就使課堂學習變得更為生動活潑,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李向坤、田志偉、王爽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勢!””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12)
[2]張燁、周大軍,大學英語學生課堂參與模式研究[J],外語界,2004年,(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1
[4]陳碩”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大學英語”[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