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 謝香香 張鳳霞 張濛 杜楊
摘 要:企業網站作為一種信息型、感染型文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市場營銷。通過對江蘇省部分外貿企業網站英譯情況的分析,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除語言低錯之外,主要有術語表達有誤、過度對等直譯和文化差異導致的拙譯。根據網站文本類型及功能,本文提出了“以讀者為導向”和“以目的語文本為重點”的網站翻譯策略。
關鍵詞:外貿企業;網站英譯;問題與策略
該項目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和“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資助項目”資助(項目批準號SJLX15_0088)
企業作為經濟活動中的主體,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良好的外宣資料尤為重要。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網站是一個公司向世人展示自身實力的有效平臺。英文網站的建設具有良好的廣告宣傳效益,大批量的網站訪問量不僅有助于拓展展會營銷,增加出口創匯,更能提升企業品牌形象與知名度。在對江蘇省內100家外貿企業英語網站建設進行的抽樣調查中,有英文網站的企業僅為35家,涉及紡織、建材、電器、機械、食品加工、化工、制藥、通信、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通過對以上英文網站的調查分析,發現目前網站英譯存在諸多語言、文化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會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外宣翻譯促進企業產品的對外推廣,助力跨境貿易發展的效果。
1 外貿企業英文網站的翻譯問題
企業英文網站可以說是英語讀者客戶群獲取公司產品和服務信息最主要、最直接的渠道,翻譯水平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對外形象和顧客的購買欲望。因此,翻譯質量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但在課題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標點符號及單詞拼寫錯誤、搭配不當、時態錯用,主謂不一致、連詞濫用錯用等語言上的低級錯誤比比皆是。
例如江蘇虹騰食品有限公司(http://www.htfoods.cn/english/Aboutus.asp)在公司的聯系方式模塊,將江蘇誤寫成Jiansu(應為Jiangsu),把宜興市譯為YiXing City(應為Yixing);中國醫藥對外貿易公司(http://www.sino-pharm.com/g1053.aspx)將“嚴格遵守國際貿易規則”翻譯成“strictly abide th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bide應為abide by);江蘇得勝建材有限公司(http://www.jsdesheng.com/enindex.htm)將“穿孔復合吸聲板是公司專利產品,同時又開發瑜伽墊、打獵墊、體育墊及花園跪墊等產品滿足體育、休閑活動的需要”譯為“Perforated acoustic board is the companys patented composite products, has developed a yoga mat, hunting mats, sports mats and garden kneeling pads and other produ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ports and leisure activities”(譯句中前半句主語為“穿孔復合吸聲板”,后半句主語為“公司”)。但這種低錯常見于小規模的外向型企業,對企業宣傳的效果還不是致命的。更為嚴重的問題是術語的表達錯誤、過度對等直譯以及文化差異導致的拙譯等三方面。
1.1 術語表達有誤
術語是“全球化企業語言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1]55-59。在公司介紹,尤其是產品介紹中,專業術語和行業表達極為重要,必須準確譯出。企業對外宣傳中所涉及的行業術語,大多有權威固定的譯法。譯者不可隨意編造。即使有些術語暫時沒有一致認可的譯名,也要參照權威的文獻進行翻譯。對概念術語隨意性的翻譯,會把一些錯誤的信息傳達給讀者,非但起不到良好的宣傳效果,還會直接損害企業的利益。
例1:無錫信仁通用機械有限公司(http://www.wxxinren.com/en/index.shtml)
原文:U型導向樁帽
譯文:U-Guide helmet
該公司網站的主頁左側列舉了公司提供的主要產品,但對比其中文網站上的產品名稱,發現其英文譯法并不準確。例如,“U型導向樁帽”一詞,網頁的譯者翻譯成了“U-Guide helmet”,其實是生造的一個詞且極有可能是機器翻譯。通過百度搜索,可以知道樁帽是一種施工設施,一般在工程預制樁施工時,焊接在樁頭位置,帶樁身進入土層,以免造成樁頭破壞及樁身傾斜(垂直度控制),并能較好地進入持力層,屬于建筑領域工具詞匯。
電子詞典上主要有三種翻譯:cap block,driving cap以及pile cap。前兩種翻譯通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并沒有發現合適的語境,只有pile cap在維基百科有如下解釋:A pile cap is a thick concrete mat that rests on concrete or timber piles that have been driven into soft or unstable ground to provide a suitable stable foundation. It usually forms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a building, typically a multi-story building, structure or support base for heavy equipment. 該種描述與百度上關于“樁帽”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的。為進一步確認,筆者還搜索了阿里巴巴英文網站,發現“pile cap”這種產品確實存在,且所展示的產品圖片也與“樁帽”一致,因此,“樁帽”的英文基本就可以確認為“pile cap”一詞。之后,筆者又查詢了“導向樁帽”,學術論文《打樁機中無導向樁帽對柴油錘的影響簡析》以筒式柴油機的樁帽為例,指出導向樁帽與無導向樁帽的區別在于樁帽是否與樁架立柱的兩根導桿有聯系。可見,這里的導向就是“引導”之意,因而可以選取“guide”一詞,加上英語中常用的表示“U型”的U-shape,“U型導向樁帽”可以初步翻譯為“U-shape guide pile cap”。該種譯法的精確性可以進一步商榷,但盡可能地避免了讀者在產品性質上的誤解,降低了失去潛在客戶的風險。
例2: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http://en.canlon.com.cn/)
原文:保護層
譯文:protective layer;protective screed
凱倫建材是中國建筑防水行業轉型升級的標桿企業,但中文網站內容涉及到“保護層”的翻譯出現了“protective layer”與“protective screed”兩種。通過谷歌精確查找,前者的搜索記錄是109萬條,而后者只有2710條,且還有許多非建材領域的用法,因此可以說“protective screed”的用法其實非常少。既然是行業術語,要讓顧客曉然,建議統一為“protective layer”,這樣也可凸顯企業的專業性。
1.2 過度對等直譯
中、西方在語言審美上存在著顯著差異。在用詞上,漢語趨于雅,英語趨于白,而漢語中的“雅”常常借助同義反復、四字結構來體現[2]75。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必須擺脫漢語文本語言結構上的束縛,找出意義主干,刪去不必要的虛浮、重復之辭,不過度對等直譯,影響翻譯效果。
例3:江蘇華唐電器有限公司(http://www.jshuatang.cn/en/index.asp)
原文:堅定不移的把科技創新、質量保證與市場服務融為一體,實施以質量為基礎的市場創新經營戰略。
譯文:Unswerving mix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market whole, implement the market innovation business strategy which based on the quality.
除Unswerving在詞性使用方面存在顯著錯誤之外,更主要的是翻譯方法上的問題。很明顯,譯者采用的是直譯譯法。一方面,該句是網站首頁的其中一條標語,且每隔幾秒就會切換到另一條標語,因此完全對等直譯字數太長,頁面既不美觀,讀者閱讀效果也不好。另一方面,照直譯出也是譯者沒有仔細分析該句意思的表現。實際上,“堅定不移的把科技創新、質量保證與市場服務融為一體”和“實施以質量為基礎的市場創新經營戰略”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同義反復現象,前半句和后半句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區別就在于后半句較前句更具體化。Grice認為同義反復話語是違反合作原則中量準則的典型案例[3]52-54。因此,倘若要按照原文本翻譯,只要將后半句譯為“Implement Innovative and Quality-based Marketing Strategy”即可。但我們也可以提取這句話的中心意思,改譯為“Quality-based, Innovation-driven, Market-oriented”,即:以質量為基礎,以創新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事實上,后一種譯法不僅更具閱讀性,也更符合西方崇尚簡潔質樸的文本審美。
例4: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http://www.sumec.com/html/company/ompany_outline/)
原文:展望未來,蘇美達集團將秉承“融匯全球資源,共享人類文明”的使命,創新超越,行穩致遠,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譯文:In the future, SUMEC will adhere to the mission of “integrate global resources, share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trive to become a world-class enterprise through innovation and stable development.
將“文明”譯為“civilization”常見于漢英翻譯,實際上是文化上的一種誤解,過度直譯會影響翻譯的質量。英文中的“civilization”是“civilized”的名詞形式,內在含義與“開化的”相關。該句中中文作者其實想表達的是“共享人類智慧”的意思,譯為“knowledge”更為恰當。
1.3 文化差異導致的拙譯
眾所周知,各民族由于生存發展的地理位置空間不同,在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也迥然有別。翻譯不僅僅是文字符號的簡單轉換,它涉及到文字積淀的文化價值、文本所置身的文化土壤和文本轉換所涉及的出發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關系等方方面面[4]81。翻譯時我們經常會遇到由于對文本涉及到的相關文化內涵不了解產生理解困難的情況,而要保證譯文準確性,理解是關鍵。在英文網站翻譯中,尤其要關注對目的語的理解,其文化意義和行文習慣。
例5: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http://www.zjgj.com/en/view.asp?id=47&class;=33)
原文:中江國際具有商務部授予的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對外援助成套項目施工任務和對外援助物資項目A級實施企業資格;具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認的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建筑裝修裝飾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鋼結構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施工、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五項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市政公用總承包、消防設施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具有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的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
譯文:China Jiangsu International (CJI) owns authorization from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fo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and the Grade-A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mplete set of projects and materials projects as an aid to foreign countries; Grade-1 General Contracting Qualification for houses construction, Grade-1 Contracting Qualification Specialist for building fitment & deco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steel-stru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 construction for intellectualized engineering, design &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board-wall and screen-wall(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Rural; Development); Grade-2 Qualification for general contracting for municipal works, Grade-2 Contracting Qualification Specialist for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foundation &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building decoration(approv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Dept. of Housing and Urban & Rural Development).
在企業簡介中列舉公司獲得的榮譽及資格證書等是中國企業網站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為了讓國外讀者也感受到企業的優質,這道“風景”往往也被照直搬到了英文網站中。事實上,適當的介紹是可接受的,特別是類似例子中工程承包方面,列舉公司所具備的承包資格以給與潛在客戶值得信賴的形象非常必要。但問題是,譯者在翻譯時沒有意識到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資格證書分級在中國是很常見的一種文化現象,但在西方國家則不然。若是將原文中“市政公用總承包、消防設施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的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直譯為“Grade-2”會給外國讀者留下企業只有二流承包水平的印象,不符合潛在客戶的心理期待,影響其工程委托欲望,不如省去不譯。
例6:江蘇虹騰食品有限公司(http://www.htfoods.cn/english/index.htm)
原文:……是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譯文:We are a “Dragon Head” enterprise in China.
“龍”在西方一直被視為邪惡的代表,將“龍頭企業”徑直翻譯為“‘Dragon Head enterprise”不僅無法傳遞企業所要表達的意思,還會給讀者造成恐怖心理。建議意譯為industry-leading enterprise,足以表達企業的領先地位。
2 外貿企業英文網站翻譯的策略
隨著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人們的關注重點不再是單純強調譯本與原文的完全對等,而是轉向了翻譯的目的以及譯文的使用場景。哈蒂姆和梅森認為,文本類型就是“方便人們通過服務于某種修辭目的的交流意圖來進行區分的概念框架” [5]140。這就促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明確該翻譯任務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從而采用相應的翻譯策略和方法,更好地交付譯稿。在外貿企業英文網站翻譯中,大多數語言上的低級錯誤是可以通過把控翻譯流程進行監督糾正的,但很多并不明顯但性質嚴重的翻譯問題則對譯者的翻譯水平,特別是翻譯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許鈞和穆雷將翻譯策略定義為“根據所涉語言文化的諸多因素及要求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翻譯方式”,且涉及明確翻譯目的、確定所譯文本和制定操作方式等三個基本任務[6]12。
1、以讀者為導向
企業制作外宣資料歸根到底是要起到廣而告之的效應,從這一點看,企業英文網站版面的內容除了是一種信息型文本,更是一種感染型文本。賴斯認為感染型文本“旨在吸引或說服讀者(即譯文的接受者),使其產生某種行動” [6]108-109。不難理解,企業建設英文網站的初衷就是為了通過展示自身企業形象、宣傳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等,吸引英語讀者成為其客戶,促成交易,提高業務量。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英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心理期待等,側重譯文的交際性。譬如例3不符合目的語讀者對標語的閱讀習慣;例5、例6不滿足讀者對于頂級服務的心理期待。通過刪減的翻譯方法,讀者才有可能被文本中所描述的產品與服務所吸引,成為企業的目標客戶。
2、以目的語文本為重點
辜正坤在談及中西語文差別時曾提到語言文字本身具有模塑思維模式的功能,并以詩歌為例說明中國語文所誘導出來的文學樣式大多是情理性占了主導的地位,而西方文學更多地向事理性方面發展[8]131-134。這種差異在中西方英文網站的建設中有很好的體現。對翻譯而言,從內容上看,作為信息型文本的英文網站頁面應該著重于提供企業產品或服務的信息供讀者參考選擇,特別要注意類似例1中“U型導向樁帽”等產品術語表達的準確性。從行文風格來看,作為感染型文本,企業英文網站應該關注的、感染的對象是英語讀者。譯文只有考慮到潛在客戶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才能期待他們做出反應,購買公司的商品和服務。例3中繁瑣冗余的表達方式與西方讀者崇尚簡潔的風格大相徑庭。網站外宣資料英譯文在表達方式上必須考慮譯入語的行文習慣,采用適當的翻譯方法協調這種差異。
3 結語
對于外貿企業網站的英譯,譯者必須認識到其雇主是企業,那么翻譯的最終服務對象應該是企業想要將信息傳遞到的潛在客戶,即譯文的讀者。因此,譯文必須保證準確性,且應該是讀者友好型的。其次,企業選擇翻譯最重要的目的無非兩個,一是商業利益,二是企業品牌。譯文要想達到這兩個目的,必須考慮到目的語語言的行文風格和習慣。另外,在具體應采取什么樣的翻譯方法的問題上,通過上述案例的分析可見,強調對等直譯是不可取的。在企業網站英譯中,需要譯者關注意義上的理解,常會涉及縮譯、改譯、省譯等翻譯方法。總的來說,外向型企業網站的翻譯應是面向讀者和目的語文本,以營銷為導向的。
參考文獻
[1]冷冰冰,王華樹,梁愛林. 高校MTI高校術語構建[J]. 中國翻譯,2013,(1):55-59.
[2]袁曉寧. 外宣英譯的策略及其依據[J]. 中國翻譯,2005,(1):75.
[3]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52-54.
[4]許鈞. 尊重、交流與溝通——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翻譯[J]. 中國比較文學,2001,(3):81.
[5]Hatim, B. & Mason, I.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New Yourk: Longman. 1990: 140.
[6]許鈞,穆雷. 翻譯學概論[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12.
[7]Reiss, K.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Helsinki: Oy Finn Lectura Ab. 1989: 105-115.
[8]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