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仕強 陳偉明 于利 何春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低體重兒出生后早期追趕生長及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兒科收治住院的100例早產低體重兒的住院資料,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48例,住院時間為2014年4月~2015年1月,該組早產低體重兒接受常規育兒干預;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52例,住院時間為2015年2~12月,該組早產低體重兒接受早期綜合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的胰島素敏感性及頭圍、體重、身長的追趕生長情況。 結果 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的頭圍、體重、身長的追趕生長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的血胰島素水平及其內穩態模式評估值(HOMA)顯著低于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P<0.05)。 結論 采用早期綜合干預模式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干預可以有效促進早產低體重兒胃腸功能發育成熟,提高其胰島素敏感性,并促進早產低體重兒追趕生長,臨床上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 早期綜合干預;早期追趕生長;胰島素敏感性
[中圖分類號] R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2(c)-01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early catch-up growth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 (PLBW) infants. 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December 2015,hospitalized data from 100 PLBW infants admitted into our pediatric depar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 (n=48),PLBW infants hospitalized from April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child rearing intervention.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52),PLBW infants hospitalized from February 2015 to December were provided with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The insulin sensitivity,and catch-up growth conditions including head circumference,weight,and heigh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both groups 3-month after birth.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3-month after birth,The proportions of catch-up growth conditions including head circumference,weight,and height in these infant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blood insulin level 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 valu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third month after birth were greatly low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 on PLBW infant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matu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increase the insulin sensitivity.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can boost up catch-up growth in preterm children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Early catch-up growth;Insulin sensitivity
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往往會導致胎兒早產,此時娩出胎兒被稱作小于胎齡兒或早產低體重兒[1]。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早產低體重兒的存活率逐年上升[2],由于宮內生長受限,早產低體重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均劣于足月兒,其各器官系統發育均不成熟,易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窒息等問題[3],早產低體重兒在其出生后1年中會發生追趕生長的現象,因此促進早產低體重兒的追趕生長至關重要[4]。研究表明,早產低體重兒出生后早期追趕生長與其胰島素敏感性密切相關[5]。我院近來研究發現采用早期綜合干預模式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干預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兒科收治住院的100例早產低體重兒的住院資料,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8例,住院時間為2014年4月~2015年1月,其中男25例,女23例,胎齡為32~36周;實驗組52例,住院時間為2015年2~12月,其中男31例,女21例,胎齡為32~36周。兩組低體重早產兒在胎齡、體重、性別、高危因素等基礎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出生后接受常規育兒干預(定期喂奶、洗澡、更換尿褲等);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出生后在常規育兒干預的基礎上接受早期綜合干預。早期綜合干預:①對早產低體重兒的監護人進行系統性的育兒教育,包括喂養方法、疾病預防、早期智力開發、早期心理撫慰等。②出生后1個月內采用胃管喂養方式,后2個月采用經口喂養方式,期間間斷給予假乳吸吮[6]。③住院前10 d,每天由專業護理人員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游泳訓練、被動操訓練,每天定時給其播放舒緩的音樂并進行撫觸(撫觸前用嬰兒潤膚油涂抹于手掌,揉搓均勻,用掌心在其腹部輕揉,5 min/次)[7],出院后由監護人在家完成各項干預。④每日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足夠時間的視覺刺激以及語言交流。⑤早產低體重兒出院后,定期以電話或短信形式督促監護人對其進行綜合干預,及時解答監護人在育兒期間的疑惑。于其出生3個月時觀察并比較兩組早產低體重兒的胰島素敏感性以及頭圍、體重、身長的追趕生長情況。⑥每星期對早產低體重兒實施推拿按摩,由我院專業推拿按摩師實施。用拇指螺紋面分別于印堂穴輕推至前庭穴位、于印堂穴自眉頭向眉梢輕推、于太陽穴向后輕推,于涌泉、足三里、三陰交處輕按揉交替12次,用拇指指端輕按揉總經穴12次,并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稍用力提拿肩井或用指端輕輕按揉肩井穴,3~5次/d。⑦于出生后第4天給予早產低體重兒四君子湯(人參、茯苓、白術各5 g,炙甘草2 g煎服,2~3 ml/次,5次/d),用奶瓶或鼻飼管進行喂養。
1.3 觀察指標
根據早產低體重兒體重、身長、頭圍的改變量ΔSDS確定其追趕生長情況。無追趕生長:ΔSDS<0.1;發生追趕生長:0.1≤ΔSDS≤1;追趕生長良好:ΔSDS>1,以ΔSDS≥0.1為有追趕生長。以早產低體重兒體內空腹胰島素水平(RI)以及內穩態模式評估值(HOMA)評價胰島素敏感性,RI與HOMA越高表示胰島素敏感性越低。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早產低體重兒RI與HOMA水平的比較
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的RI水平與HOMA值顯著低于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RI水平與HOMA值顯著高于出生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早產低體重兒追趕生長情況的比較
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在頭圍、體重、身長方面的追趕生長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追趕生長是指生長中的人體發生生長延遲時,一旦去除其中阻礙生長的因素就迅速超過原有的生長速度而加速生長[8]。對于早產低體重兒而言,在出生后給予充分的營養,其在出生后的生長速度就會超過足月兒,發生追趕生長[9]。研究表明,在早產低體重兒出生后3個月,追趕生長現象最為突出[10],胃腸道功能的發育情況、育兒環境、營養給予以及疾病的發生都是影響早產兒追趕生長的關鍵因素[11]。
足月兒在宮內消化系統如食管下端括約肌、胃腸道平滑肌等發育較為完善,因此可以進行有效的吸吮和吞咽動作,并且其胃腸道激素分泌良好,可以很好地消化母乳[12]。早產低體重兒因胎齡小,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因此不能很好地進行吸吮與吞咽,此外其胃腸分泌激素不足,易發生喂養不耐受現象[13]。我院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在出生后1個月采取胃管喂養模式并間斷進行非營養性吸吮,不僅降低了早產低體重兒經口喂養的困難,更通過假乳刺激早產低體重兒口腔內迷走神經、促進了胃腸道的成熟與發育,并且早期綜合干預中所包含的嬰兒撫觸同樣可以刺激迷走神經興奮,達到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胃泌素以及胰島素分泌、減少生長抑素分泌的療效[14]。研究表明,嬰幼兒體格的發育與運動密切相關[15]。嬰幼兒早期的游泳、被動操等運動能夠促進5-HT的分泌從而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促進新生兒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視覺刺激以及語言交流促進了大腦神經元的生長,加速了早產低體重兒大腦的發育[16]。本研究中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3個月時胰島素水平以及HOMA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早期綜合干預提高了早產低體重兒體內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促進了脂肪與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加速了早產低體重兒的生長。大量研究表明,中醫推拿可以促進早產低體重兒的生長發育。中醫認為早產屬于“胎弱”“膽怯”,由先天脾腎兩虛、臟腑行氣受阻、胎稟不足導致,而通過經絡按摩疏通經絡則可以激發經氣運行。本研究中,選取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穴、印堂穴等穴位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穴位按摩,能夠調通早產低體重兒周身氣血、平衡陰陽,并且通過推拿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大大促進了早產低體重兒的免疫功能以及消化功能,對早產低體重兒的生長發育大有裨益。此外,本研究對實驗組中的早產低體重兒喂送了四君子湯,該法不僅能夠促進早產低體重兒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并且其能夠調節腸道菌群,使腸道內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數量明顯上升。
綜上所述,實驗組早產低體重兒在接受早期綜合干預后,其3個月齡大時的頭圍、體重、身長的追趕生長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血胰島素水平及HOMA顯著低于對照組早產低體重兒(P<0.05),說明采用早期綜合干預模式對早產低體重兒進行干預可以有效促進早產低體重兒胃腸功能發育成熟、提高其胰島素敏感性,并且促進早產低體重兒追趕生長,臨床上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金巖,徐海青,熊忠貴.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低體重兒體格發育和早期發展影響的探討[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8):739-742.
[2] 王新利,崔蘊璞,韓彤妍,等.小于胎齡兒出生后早期追趕生長與胰島素敏感性關系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5):530-532.
[3] 楊慧明,毛萌,楊凡,等.Ghrelin及受體GHSR表達變化與宮內發育受限仔鼠追趕生長的關系[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7):563-568.
[4] 肖緒武,孫長凱,童雪濤,等.早期綜合干預改善早產兒智能和運動發育的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0):1355-1358.
[5] 鄭丹丹,汪莉,吳曙粵.綜合護理干預對早產低體重兒體重增長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0,9(5):6-8.
[6] 劉克苗,楊軍霞.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低體重兒生后早期追趕生長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6):508-510.
[7] 王丹華,劉喜紅,丁宗一.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喂養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7):868-870.
[8] 夏敏,袁嫣然,高美哲.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兒神經心理發育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20(2):146-148.
[9] 黃莉.臨床護理路徑對支氣管哮喘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17-20.
[10] 史學凱,吳時光,黎艷,等.早產低體重兒促生長喂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3):4718-4719.
[11] 孫秀靜,萬偉琳,董梅,等.極低或超低出生體重兒41例追趕生長的臨床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2):56-58.
[12] 黃梅,張寧,鄒黛羲,等.撫觸對早產低體重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10(21):1356-1358.
[13] 蹇涵.極低出生體重兒30例追趕生長的臨床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2):186-189.
[14] 韓麗萍,張會豐,李彤娟,等.低體重早產兒維生素K缺乏與腦室出血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4, 19(4):269-270.
[15] 武華紅.追趕生長研究與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2):144-146.
[16] 王桃,周鋒,沈小詠,等.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低體質量兒生后早期生長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12, 13(3):63-64.
(收稿日期:2016-01-17 本文編輯:顧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