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藝術思維的多元化、藝術要素的多元化層面,對當前我國舞美設計多元化的審美特征與發展趨勢,進行系統化的論述。對于舞美設計,可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舞美;設計;多元;思維;要素;載體
21 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政治的多極化、經濟的多邊化,導致文化藝術的多元化,各種藝術均如此,舞臺美術亦如此。
因此,舞美設計的核心與關鍵,就是多元化,惟其如此,才能適應多元化時代人們多元化的審美需求。而只有適應這種多元化的審美需求,舞臺美術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繁榮發展,永葆其藝術青春與藝術亮色。
1 藝術思維的多元化
思維是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人腦對于客觀事物能動的概括的反映,屬于理性認識范疇。思維產生于社會實踐,又反作用于社會實踐。廣義的思維,又指意識、精神等等,相對于存在而言。研究人的思維規律、方法與應用的綜合性科學,稱為“思維科學”。思維科學在文藝創作、科學研究、技術發明、人工智能、知識工程等方面,均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提出科學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六大門類,足見思維科學的重要性之所在。
舞美設計的多元化,首先取決于其藝術思維的多元化。而所謂“藝術思維”,指的是進行藝術創作時的理性認識過程及其結果。勿庸置疑,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以一元化為主要特征的,從“大一統”到“整體化”、“穩定性”,都充分體現出這種一元化的特點。當然,這種一元化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創造持久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發揮過積極的作用,而且,僅就其獨特性來說,就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表明了人類思維發展的多種可能道路和智慧的多種類型。當今在整個世界和國內都面臨著思維更新的任務,雖然其背景和內容不同,但也說明沒有一種思維形式是有絕對的優勢和持久性的。”而對于中國舞美設計而言,這種思維的更新則主要集中表現在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轉變上面。
具體來說,這種藝術思維的多元化,又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是思維空間的多元化。要從過去單一的舞臺空間或劇場空間的一元化空間,拓展到舞臺與劇場之外的多元化大空間,真正做到“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在這方面,外國的舞美設計已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例如音樂劇《獅子王》(根據同名動畫電影改編)的舞美設計,就在觀眾席中和劇場內外,布置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模型,構成了一個極大的“動物世界”。當然,我國的舞美設計也不甘落后,例如張藝謀等導演的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式的美術設計,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舞美”設計。又如首都慶祝建國60 周年時,天安門廣場上的“光立方”,也是精妙絕倫的“大舞美”設計。
其二是思維性質的多元化。要從過去一元化的物理空間向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二元組合的方向轉化。現代西方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藝術感染力來源于支配著自然與人類的無所不在的“場”的作用,“場”表現為一種“力的結構圖式”,并產生了“異質同構”和“同形同構”。舞美設計的物理空間,即“空間場”,而作為心理存在的“戲劇場”,即“心理場”?!翱臻g場”又分為場內場、場外場兩種;“心理場”也分為場內場、場外場兩種。這種大大小小的“場”,通過引力與解力實現了演員與演員、演員與觀眾、觀眾與觀眾的情感交流與反饋?!拔枧_演出的‘空間場和‘心理場,構成了一種較為完整的情感反饋和交流系統,成為戲劇藝術的基本存在和感染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和理論價值?!必M止戲劇如此?一切舞臺藝術皆如此。
其三是思維形式的多元化。即從過去的形象思維、靈感思維的“藝術模式”轉化為融合抽象思維為三位一體的“多元模式”。由于高科技對舞臺美術的全面介入,舞美設計不可能再排斥抽象思維。
其四是思維內容的多元化。即將寫意化、寫實化、抽象派、荒誕派、戲曲式、影視式、動畫式、魔術式等各種風格融為一爐,營造真正的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的舞美世界。
其五是思維目的的多元化。即從過去單一的物態化目的轉化為物態化與人性化相輔相成的復合型目的。舞美設計不只是對于舞臺美術的設計,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舞臺美術為演員的表演服務。換言之,舞美設計不單單是對舞臺的藝術包裝,更為重要的是對演員的包裝。因此,就要真正“以人為本”,把服裝上升到“演員的第二皮膚”、把道具上升到“演員的第三只手”、把布景上升到“演員的心理圖像”、把化妝上升到“演員的美容、整容”、把音響上升到“演員的聲音美化”、把燈光上升到“演員的太陽”的人性化高度予以關照。
2 藝術要素的多元化
當代的舞臺美術,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而且無論是技術還是藝術,又各自呈現多元要素的形態,可以說是“大多元套著小多元”。具體而言,舞美設計藝術要素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是藝術環節的多元化。眾所周知,舞臺美術由布景、道具、服裝、化妝、音響、效果、燈光七大藝術環節構成多元化的七彩長虹。而且每一個環節中,又各自包括更細一層面的多元化環節。布景中有寫實景、寫意景、裝飾景,以及軟片、硬片、平臺、幕布、投影布景、激光布景、電腦動畫布景等等;道具也有大道具(桌、椅、床、機器等)、小道具(杯、壺、花瓶等)、裝飾道具(書、畫、鏡框等)、隨身道具(手槍、煙袋、背包等)、觀眾道具(熒光棒、鼓掌器等);服裝則有話劇服裝、戲曲服裝、歌舞服裝等。而戲曲服裝還可再細化,分為褶子、帔、富貴衣等。而且每種服裝又由顏色、圖案之不同,代表不同人物、不同身份,如帝王穿黃色團龍蟒、包拯穿黑色獨龍蟒等等?;瘖y也分古妝、現代妝,話劇妝、戲曲妝、歌舞妝等等。戲曲妝又按行當不同而有不同的化妝方法,即使是同一行當的凈行,也因人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臉譜。音響與效果常常連在一起,統稱“音響效果”,也包括人聲模擬、器具模擬、錄音制作等多種技法,并有風聲、雨聲、雷聲、人喊聲、馬嘶聲等等。至于電子音響,就更屬于科技與藝術的合二而一了。燈光也包括照明燈具、特技效果燈具、激光燈、電腦燈,以及各種色燈、頂燈、側燈等等。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舞臺美術藝術環節的多元化特征。正因為如此,才決定了舞美設計的多元化特點。
其二是藝術種類的多元化。舞臺美術所包含的藝術種類,也呈現明顯的多元化特點。其中主要有繪畫、雕塑、書法、建筑等等。其中的每一類,又可以細分多種,例如繪畫就包括國畫、油畫。雕塑也包括木雕、泥塑等等。這也決定了舞美設計的多元化特點。
其三是藝術語言的多元化。舞臺美術的藝術語言,包括色彩、構圖、線條、造型、比例等等。每種語言也可以細分,如線條就分直線、曲線兩種,而且直線又分為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也分為圓線、螺旋線、拋物線等。
其四是舞美設計的多元化?,F代的舞美設計,本身即包括了傳統的舞美設計與現代設計的多重內涵,除了傳統的舞美設計中的布景設計、道具設計、服裝設計、化妝設計、音響設計、效果設計以外,又包括現代設計中的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形象設計等等。
其五是設計手段的多元化。既有機械手段,又有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從而形成現代舞臺設計無所不能的喜人態勢,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現代化的舞美設計,只有想不出來的,沒有呈現不出來的?!?/p>
綜上所述,可見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的多元化,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復雜系統工程。
作者簡介
劉云威,遂平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二級機構文化藝術中心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