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邏輯思維對學生英語綜合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簡介了邏輯思維及其對英語寫作的作用,分析了英語寫作中出現的邏輯錯誤的原因,并針對具體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解決之策。
關鍵詞:英語寫作;邏輯錯誤;解決策略
寫作,作為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之一,是英語學習者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由于缺乏相關的邏輯思維訓練,加上老師們更注意語言技能的教授與運用,未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導致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主題不明,漏洞百出以及語言錯誤,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整體性提升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學生英語邏輯思維的培養在寫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1 邏輯思維簡介及對英語寫作的作用
邏輯思維作為一種思維的高級形式,是指人在認識過程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思維方式,以抽象性為特征,拋開具體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的思維活動。我國科學家錢學森曾指出人的思維活動活動有三種形式,即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靈感思維。然而,形象思維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部分,靈感思維只有在遇到思維難點時方能起到輔助性或突破性的作用。要達到系統思維,必須通過邏輯思維。可見邏輯思維的重要性。
具體到英語寫作中,邏輯思維的訓練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化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個主題,經過嚴密的思維推理之后,每一個步驟必須是井井有條的,論據與主題環環相扣,結論照應主題,結尾擲地有聲,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能夠自圓其說。這樣有利于學生寫作的流暢性,準確性,語言的連貫性。一篇佳作往往更能讓讀者朗朗上口,體會到作者語言的文字底蘊。
2 英語寫作中的邏輯錯誤原因分析
1.英漢思維模式的影響。英漢屬于不同的語系,英語寫作系統是按字母來的,漢語寫作系統是表意文字。書寫系統的不同造成了兩種文字的人的思維模式的差異。英語注重語言形式上的邏輯合理,重視關聯詞,銜接詞在句間,段落與篇章的運用。漢語通常形散神聚,以意念為主軸,以意役文。英式文章講究開篇點題,主題鮮明,而后層層推理,論證主題,更多以演繹式呈現。中式文章通常是迂回式思維,繞彎子較多,往往要讀到最后才讓讀者對主旨有所了解,甚至似懂非懂。
2.兩類文章結構的差異。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英漢兩種文章在寫作中的差異。英語文章通常經過嚴密的思維論證過程,科技文章更是合理運用了邏輯分析的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及充足理由律。這樣保證了主題清晰,論證過程嚴密,且論題有足夠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進行支撐,讓讀者心悅誠服。漢語文章往往不注意邏輯的嚴密性,導致文章主題不明,甚至有的文章缺少合理的論據,導致讀者的質疑。
3 英語寫作中的邏輯錯誤具體分析及其解決策略
1.主題不明。如:2014年江蘇高考英語作文中,明確要求學生作文時,對“漢語詞典收入英文詞匯”這一現象給出明確支持或者反對的態度,有些考生態度不清晰,采用中式中庸思維對兩種觀點均加以討論,寫作重點分散,中心不明確。更有甚者,直接抄寫題目中的閱讀材料,將寫作主題拋給讀者去解決。
解決策略:遵守邏輯規律的排中律,確定中心,合理謀篇。在同一個思維過程中,兩個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一個思想或者是真或是假,不能既不真又不假,即不能有兩個不要的思想。具體到英語寫作中,那么主題概念的判斷就非常重要了,必須做到有且僅有一個中心或主題。只有明確了主題,相應選擇論證主題的論據材料才會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論證過程才可能嚴密。
2.寫作題材與主題不一致。如:某年的英語專業四級作文“MyIdeaofaUniversityArtsFestival”,明確要求學生為大學生藝術節提出建議,但相當數量的同學由于未仔細審題,出現了嚴重跑題現象,轉移或偷換了論題。有的談藝術節的重要性,有的回憶自己過去經歷過的某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節的場景。盡管作者在語篇中很好地做到了主題--大學藝術節的同一性,但文章題材與考題要求不相符合,造成文不對題。對主題與題材同一性把握較好的同學則在大學藝術節的舉辦形式、內容或理念上提出了相應的看法和建議,審題到位,合理切題,自然也獲得了一個不錯的作文成績。
解決策略:遵守邏輯規律的同一律,確保主題與題材的一致性。同一律指對同一對象的同一方面的思想必須是確定的,一個思想反映什么對象就反映什么對象。在寫作中,遵守邏輯思維的同一律,必須保證主題與論據材料的高度一致性,論據充分應充分反應主題,論證過程才能更有力的突出主題。如上文中,要求只能寫建議,那么就只能在文章主題下按要求寫作,將大學藝術節與建議緊密結合,才可能切題,展開作文。
3.觀點與論述自相矛盾。如:在一篇名為“AskingStudentstoEvaluateTheirTeachers:AGoodIdea”的作文中,作文主題已經很明確的指明讓學生給老師評分的是一個好主意,即要求作者就“學生給老師評分的好處”展開論述,有的同學也談到了一些好處,但是文中卻出現了一些自相矛盾的觀點,如:認為學生的對老師評價的觀點不能全部接受,這就與全文的主題相偏離了,自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解決策略:遵循邏輯思維的矛盾律,前后一致,力求層次清晰,具有說服力。邏輯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維中,一思想及其否定不同真。要求對同一對象在同一時間,同一方面的思想不能同時出現相互否定的情況,對于概念,不能有自相矛盾的內容。如:有的人寫文章:電影放映時間到了,觀眾們爭先恐后地魚貫而入。這都是自相矛盾的體現。英語寫作中,作者應力求作文論點明確,不出現與觀點相背的論調;結構上要層次清晰,語言運用上要避免前言不搭后語,張冠李戴及推翻自己論點的論述。
4 結語
綜上所述,邏輯思維貫穿于英語寫作的始終,對培養學生的寫作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英語寫作中,合理運用排中律,同一律,與矛盾律,有助于保證學生寫作中心明確,論據與論題的高度一致性,論證過程的嚴密性,對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及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參考文獻
[1]孫潔菡,英語寫作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外語研究,2011,11
[2]于彩霞,英漢思維模式差異與英語寫作邏輯思維培養[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02
[3]邵強進,邏輯與思維方式,上海:復旦大學出社[M],2009,08
[4]李玉英習海宇,英語寫作教學應強化邏輯思維訓練[J],教育學術月刊,2010,08
作者簡介
陳建華(1986-),男,四川省安岳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