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笑可
摘 要:聽力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獲取信息,進行口語交流的前提,同時也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本文分析了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聽力;對策
對于突出職業教育的高職高專來說,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但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大多數學生在中學階段根本沒有接觸過系統的聽力訓練,只重視語法學習和閱讀,結果往往是看得懂英語而聽不懂。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就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當務之急。
1 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
首先,高職高專學生詞匯積累量較少。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石, 沒有充足的詞匯儲備就談不上正確的聽力理解。一方面,學生學習單詞主要是通過閱讀即視覺渠道來認識單詞,而不是通過聽覺渠道來獲得的,對單詞的音、形、義掌握不夠全面,于是就造成很多學生在閱讀時知道某個單詞的具體意義卻聽不出來的情況。另一方面, 雖然很多學生表面上已具備相當的聽力詞匯儲備, 但大多數只停留在模糊領會的階段, 只知道單詞的基本含義,對其引申意義則模糊不清。其次,高職高專學生缺乏必要的語音語調知識。高職高專學生大多來自農村, 對48 個音素的發音要點掌握不夠準確, 單詞發音不標準, 從而導致對相近的音素讀音的分辨能力較差, 影響了對內容的正確理解。同時, 學生對于英語的音節、重讀、略讀、連讀、失去爆破、英美音的區別等知識不甚了解,往往會出現一些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句子卻聽不懂的現象。
1.2 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不高
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弱, 對英語學習有較強的抵觸心理。而英語聽力不僅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 還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 思維敏捷, 因此學生對英語聽力更是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有較重的思想包袱, 缺乏信心, 在聽材料之前,就認定自己肯定不行,聽不出來正確答案,從而產生急躁和焦慮的情緒,無法集中思想,理解能力變差,嚴重影響了聽力效果。久而久之,這樣惡性循環,學生就越來越沒有興趣,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聽力的積極性, 阻礙了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
1.3 缺乏必要的聽力技巧
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總想聽懂每一個詞,常常因為某一個詞沒聽懂而一直糾結,而不能跳過那些雖然聽不懂但卻無關緊要的內容,以至于錯過關鍵信息而影響對整篇文章大意的理解。還有一些同學不懂得抓關鍵詞,如在I just cant believe you are a police officer, Kay. I remember in high school, you always wanted to be a lawyer.這句話中,如果沒有抓住“in high school”這個關鍵詞組,就不能正確回答“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Kay?”這一問題。另外,速記能力也很欠缺。有些學生能聽懂句子的意義,但卻記的太慢,寫不下來,造成較重的記憶負擔,等到聽力材料結束,前邊的關鍵信息已經記不清楚了,這也影響了聽力答題的準確性,不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
1.4 英語文化知識基礎較薄弱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 體現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人生價值等等。聽力材料來源于生活,不可避免會刻上當地文化的烙印,體現其獨特的風土人情。而由于高職高專學生接觸面窄,課外閱讀量少,對這方面知識了解甚少,因此常常無法正確理解相關聽力材料的深層含義, 更無法準確把握說話者的真正意圖。例如在美國,打不收費的長途電話時要加撥800 這個數字。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在理解“It provides 800 telephone service.(該網提供800不收費電話服務)”這句話時,就很可能翻譯成“該網提供800 個電話服務”了。因此,英語文化知識的薄弱也成為學生英語聽力水平提高的瓶頸。
2 提高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
2.1 加強學生的語音訓練
高職高專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雖然沒有專門的語音課,但教師要在課堂上加強語音教學,糾正學生已經形成的錯誤發音,教會學生辨別相近音素之間的細微差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規則,如連讀,重讀,不完全爆破等。同時要幫助學生制定計劃,堅持每天聽,并跟讀,告誡學生不要貪快,要以熟練掌握語音語調為目的。語音的掌握會給聽力提高打下基礎,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
2.2 重視基本詞匯學習,擴大詞匯量
在聽力練習中,一定的詞匯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平時積累一些常見的習語、慣用語以及縮略語,并有意識地記錄下有關法律、經濟、政治、體育等方面的專業詞匯,不斷擴大自己的詞匯儲備。同時,也要指導學生注意常用詞匯及其搭配的學習。常用詞匯雖然看起來簡單,卻經常被學生忽視,如get, make, take, have等。這些詞有超強的搭配能力, 靈活多變,英語中大量的慣用語、詞組、諺語等都是靠它們組成的。
2.3 培養學生的聽力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不帶心理負擔地去聽。聽力教材應選用學生熟悉的,跟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動有趣的材料,如名人演講、電影經典對白等,通過降低聽力材料的難度和豐富材料的內容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沉浸其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聽力水平。
2.4 加強聽力技巧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聽前,快速瀏覽問題及選項,捕捉信息,預測內容,充分做好準備;(2)聽材料時,捕捉關鍵詞和主題句;(3)邊聽邊記,特別是人名、數字、地名、價格、距離等信息;4)把聽力材料與相關語境聯系起來,通過對比分析達到理解的目的;
2.5 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對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和宗教節日等內容進行講解,增加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性的認識。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課外閱讀,收聽英文廣播或觀看英文電影等,深入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文化特點,社會關系和心理狀態等,為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3 總結
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們應“以學生為中心”,逐步夯實學生的基本功,引導他們運用聽力技能,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并靈活的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去。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黃子東. 西方二語/外語聽力理解策略研究述評[J].外語界,1998 (2)
[3]季佩英, 賀夢依.大學英語師生聽力策略研究[J].外國語,2004 (5)
[4]《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溫宏社.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制約因素及其教學策略[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