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曉冰
摘 要:落實“三支一扶”工作,是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三支一扶”工作是否能夠得到建設性的發展,最為關鍵的就是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只有不斷的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才能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三支一扶”;新農村;人才智力
1 引言
直到如今,也可以看出農村和城市的發展情況有著很大區別,就拿教育這個層面來說,例如根據我國2001年的統計可以看到,初中的教育經費只占城市教育經費的百分之三十,并且這種城鄉差異隨著我國地區差異也逐漸明顯。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將教育經費下放到了農村,但是出現了過于依賴政府財政撥款的現象,也正是因為這種過于依賴的現象才導致了我國城鄉教育的差異越來越大。根據我國長期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可以看到,城鄉差異是帶有一定的典型性的,很多鄉村教師為了更好的待遇紛紛流向大城市,這種情況加劇了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從而導致了我國教育狀況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就直接導致了鄉村建設的缺漏,國家出臺的“三支一扶”的政策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基礎建設以及促進新農村的發展。
2 如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新農村建設最為關鍵的就是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那么怎么能夠讓更多的青年投入到農村建設之中,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2.1 開展動員工作
要根據中央下發的文件,積極的開展動員。動員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三支一扶”的落實程度。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東城街道遼河社區積極落實中央出臺的有關“三支一扶”的政策,提出了有關的貫徹落實講話精神的方法,并且對相關的高校畢業生和有關的基層人員下達了重要指示。下設有關地區根據落實方法,做出了多次協調工作,并且相關人事部門發揮重要的帶頭領導作用,將“三支一扶”工作落到實處。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山東省頒布了《關于組織和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實施辦法》,確定了從2006年開始,每年從高校畢業生中選擇大約兩千人去基層農村參與落實“三支一扶”,主要從事農村的教育、醫療、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并且規定了兩年的期限,在這個期間,國家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通過有關政策的落實,讓很多基層領導認識到了“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性。[1]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東城街道遼河社區積極響應號召,通過調查,東營區東城街道的實施了“三支一扶”工作后,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例如,計生辦實行了便民服務五項舉措,贏得了廣大育齡群眾的信賴和支持。一是登門送一張便民聯系卡,群眾有需要可隨時撥打服務熱線尋求幫助;二是登門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讓育齡群眾自覺懂法守法;三是攜各種醫療設備和器械,定期進村免費為育齡群眾健康查體。這些舉措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并且很多基層工作人員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2.2 完善相關工作體系
想要提供高效的人才隊伍,就離不開一個完善的體系支持。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實“三支一扶”,在山東省的很多地區都成立了“三支一扶”專項小組。主要負責在“三支一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在設置小組成員的過程中,主要設立了有經驗、有責任心的工作人員,目的是能夠更好的支持“三支一扶”工作,保證其作用的發揮。定時定期的開展小組聯動會議,并且在山東省召開的相關工作會議中,要求各地要積極聯系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具體“三支一扶”工作的開展,像是日常管理、績效考核、檔案管理、人才評估等方面都出臺了具體的政策。在源頭上保證對“三支一扶”相關人員管理工作的進行,山東省的相關工作建議以及政策建立了有關“三支一扶”的良好工作體系,可以更好的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2]
2.3 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
為了更好的落實“三支一扶”,對高效的大學生進行團隊意識以及奉獻意識的培養也是很有必要的。思政課教師在培養大學生團體意識時充分結合社會發展的真實訴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發展變化,將培養目標和中國思想政治理念相結合,創新系統授課與專題講座的聯動模式,高度重視檢驗理論知識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宏觀指導的方法來提升大學生的團體意識,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使大學生認識到“三支一扶”的重要性,從而意識到進行新農村建設不是一種“空頭任務”,而是要踏踏實實落實的一個方面。在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增加和團隊精神培養有關的課程比重,設置相應的課時和學分,擴大對團隊精神的了解范圍,在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內進行團隊精神的基本理論的宣傳佳偶,從而促使大學生團隊精神能夠得到漸進式的發展和提高。
教師的團隊精神較強,善于與人合作,學生養成團隊精神可能性很大,如果團隊中的老師本身就不具有團隊意識,那么很難想象他能夠傳遞給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教師的作用不僅體現在這里,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在各項活動、各種生活必須的合作方法,而不是簡單地灌輸進行合作用到的理念和觀念。如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具體培養計劃,做好各種的前提準備等。
2.4 嚴格把關,積極招募
能進行“三支一扶”的大學生必然是要符合要求的,不管是工作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這就需要他們意識到工作的重要性,招募工作是整個“三支一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山東省主要按照“自愿申報、綜合確定”的原則來進行,要重點考核有關人員的工作意識以及服務意識,一般都是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來進行,并且有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只有兩個部分綜合起來都能達標的人才可以進行“三支一扶”。通過調查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認識到了“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性,開始積極投身于此工作之中,在2010年,本科生占到了一半的比重,這就大大提升了“三支一扶”相關工作的工作熱情,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促進新農村良好風尚的建設。[3]
3 結語
“三支一扶”工作是響應中央號召必須要進行的一個工作方面,能夠提升農村的人才儲備,從而為農村建設提供更多的新鮮血液和活力,由于我國目前的城鄉差異很大,只有不斷提升農村的發展水平,才能縮小城鄉差異,從而促進我國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鋒.做好“三支一扶”工作,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24:16-17.
[2]孫川夏.三支一扶中大學生實踐能力的研探[D].東華大學,2014.
[3]張珍珍.關于新農村建設中宣傳工作的思考[D].山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