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平
摘 要:現在的中職學生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學習基礎較差。在入學不久,學生便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事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也能深切感受到近年來班級管理工作的艱難。筆者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采用賞識教育、激將法、因勢利導等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生;賞識教育;激將法;因勢利導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3-0054-02
中職生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部分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入學不久,便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有的學生紀律觀念淡薄,經常遲到、早退,學習基礎差,上課不專心,作業不會做,對學習毫不感興趣;有的學生言談舉止不文明,沾染不良習氣,喜歡看不健康的書刊錄像,常和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吸煙喝酒,甚至打架斗毆等,從事中職班主任工作的老師也能深切感受到近年來班級管理工作的艱難,有人戲稱現在的中職班主任為“收容所”里的“看守員”,其無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筆者長期從事中職學校第一線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對以上的看法也曾深有同感,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確實艱難,然而,工作還必需繼續,無奈、失望不是解決問題的路徑,應該找出問題的癥結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才是當務之急。
以上問題近幾年尤為突出,如不在教育管理上采取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強思想和素質培養,學生以后很難適應將來就業和社會的需要。筆者采用賞識教育、激將法、因勢利導,在班級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賞識教育”讓學生找回自信
周弘老師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賞識教育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懦心理,樹立自信心。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不斷擴招,到中職學校的大多數是中考的落榜生。因此,找回自信、樹立信心是首要任務,“賞識教育”是最好的一種方法。班主任在工作中與學生交朋友,當發現學生有進步時要多加贊賞。很可能班主任的贊賞就使他們遵守紀律,學習上不斷進取而成為一名好學生;也可能由于班主任的批評導致學生退學。因此,在管理班級工作時,對學生的進步要伸出大拇指多加表揚。學生犯錯了,不要在全班學生面前批評,在課外時間找他談,指出他的錯識,同時也表揚他的長處。這樣既達到教育目的,又沒有挫傷學生的自尊。學生就會發揚長處,克服不足、努力做好而不斷進步。08年筆者接了一個藥劑班,班上有個叫小芳的學生,這位學生上課喜歡講話、串位,不聽教導。筆者找她談話好幾次,但效果不明顯。但小芳健談、熱心,舞蹈跳得很好,組織能力強,只是沒有讓她發揮的機會。剛好學校組織“元旦文藝”匯演,于是,筆者真誠地找她談話,說:“聽同學們說你的組織能力不錯,舞蹈也跳得很好,你協助文娛委員來準備班上的元旦節目,一定能得獎。”從談話中,她感到了筆者的誠意,接下了這個任務。后來,她積極協助文娛委員組織人員,籌劃節目,班里的節目在參加學校“文藝匯演”中獲得二等獎。筆者在班里特別表揚了她和班干部們積極奉獻精神。通過這件事,她發生了很大變化,上課也專心了,她不再是任課老師頭痛的學生了,學習成績也顯著提高。后來的教育過程中,筆者不斷尋找機會表揚她、鼓勵她,她慢慢變成了一名積極向上、表現優秀的學生。
二、“激將法”激發學生斗志
針對現在有些個性特別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她們不服輸的情緒,將其潛能激發出來,從而得到不同尋常的說服效果。激將法是一種很有力的口才技巧,在使用時要看清楚對象、環境及條件,不能濫用。同時,運用時要掌握分寸,不能過急,也不能過緩。在使用“激將法”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對象學生是自尊心強,又要求上進的學生,另外必須是單獨談話時使用,同時“激將法”所定的目標,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這樣該學生就暗暗下決心,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接下來學生的斗志會更加高漲,會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標,更加努力去搞好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08級藥劑班上有一位男學生在學習上一直不夠用心,作業不認真完成,上課愛開小差,成績一直不好,但他體育很好,很多運動項目他都強,自尊心也很強。在第二學期快要到中段考試的時候,筆者找他談話,說:“你體育那么好,籃球、羽毛球打得那好,但是你學習方面始終就是沒進步,這次考試你如果不認真復習,成績可能又會退步了。 ”這次談話過后,筆者發現他上課專心聽課,早、晚自習也能認真復習功課。中段考試成績發下來,他的成績進步很大,筆者在班上也大力表揚了他。后來,這位學生發生很大的改變,上課專心,作業也完成得很好,成績不斷進步。第三年畢業實習的時候,他被安排到珠三角一所醫院藥房實習,在醫院實習期間他能夠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完成好帶教老師交給的任務。醫院領導特別重視醫院的文化底蘊,醫院很需要一些在文體方面有特長的年青人,最后這位學生被錄用,留在這所醫院上班。后面了解到他在醫院工作積極、認真,同時參加了醫院的籃球隊,對醫院的各項文體活動都積極參加,成為了醫院的人才培養對象。
多種方法結合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
三、“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努力方向
因勢利導就是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向有利于實現目標的方向加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把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所引發的不良情緒帶到學習上來,如果不因勢利導,正確處理,就會影響學生在校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有些家長對子女要求比較嚴格,但是由于方法不夠得當,只是以批評,甚至打罵等強硬方法教育孩子。這樣造成學生形成很強的逆反心理,學生與家長形成對抗狀態,不利學生的心理及教育。這時必須對家長、學生雙方做工作:一方面與家長溝通在子女教育當中的方式方法;對學生有好的表現,及時報告家長,使家長增加對自己子女的信心,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教育。另一方面與學生交談,說明家長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良苦用心,使學生理解家長對自己的愛心,為了自己的成長,家長付出了多大代價。通過從多方面去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使家長學生雙方都能互相理解,使家長、學校、學生能共同互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中職教育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還有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探討和采用。比如,從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去著手,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英國小說家薩克雷有一句名言:“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筆者認為,養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為基礎,以日常行為習慣訓練為契入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比如,可以適當借助現在年青人常用的交流平臺,如QQ、微信,與學生拉近距離,學生可能會更加容易聽取你的意見。總的來說,針對現在的中職學生,教師要有耐心、有愛心、有恒心,從一點一滴抓起,使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從而為今后走向社會服務人們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