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博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沈陽市大東區按照“統一級別編制、統一辦公設備、統一規章制度、統一經費保障、統一培訓上崗”五個一標準,在全市率先建立5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掛牌工作以來,通過創新打造“六規范六確?!惫ぷ髂J?,構建了“部抓站、站抓街、街抓社”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形成了為民服務更好更高效的新常態。
規范機構設置,確保管理科學到位。將全區14個街道黨工委和汽車城管委會按照地域相近相鄰、黨建特色互顯、交通出行便利、便于組織管理的原則,以每3個相鄰街道為1個區域,組建5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區委組織部為指導站統一制作并懸掛了指導站站牌、工作職責、工作制度,統一配置了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統一提供了基層黨建工作相關資料、文件、書籍等學習材料,確保形成了管理嚴謹、協調順暢的運行新體系。指導站作為區委組織部的派出機構,指導站站長定期參加組織部工作例會,組織部定期組織各站點指導員進行業務培訓,實現了由組織部統一規范管理的新機制。
規范人員編配,確保工作有序開展。每個指導站核定行政編制2名、正處級站長1名、正科級指導員1名。按照選精兵、派良將、優中選優的原則,從區管正處級領導干部中選派5名黨性強、作風硬、業務精、黨建經驗豐富的同志擔任指導站站長。通過個人自薦、部門推薦、組織考察等方式,從街道中選拔了5名年輕干部擔任指導員。同時,選派組織科每名同志聯系一個指導站,負責對指導站日常工作的開展具體協調聯絡,初步形成了“以老帶新、新老互補”的良好新常態。
規范職責任務,確保機構運行順暢。全區指導站掛牌工作以來,堅持以“指導督促、調研總結、匯報反饋”為工作職能,以“服務、開拓、盡責”為工作理念,以“到基層面對面指導和理論聯系實際指導相結合”為工作方法,做到服務不包辦、助力不越位,把服務體現在指導督促、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形成了界限清楚、職責清晰、管理有序、協調順暢的運轉體系。
規范管理機制,確保工作高效落實。大東區針對指導站建立了調查研究、意見反饋、巡回督導、學習培訓等9項制度規定。指導站利用近4個月的時間對所分管轄區內的全部街道、社區和重點非公企業進行了調研走訪,通過聽取匯報、實地察看、交流座談等方式,深入基層黨組織開展實地調研指導310余次,發放“黨建服務連心卡”700多張,發放黨建宣傳資料200余本,走訪黨員530多名,征求到群眾和黨員意見、建議860余條,梳理總結難點、焦點問題110個,幫助解決難點問題95個。
規范運行體系,確保黨建水平提升。為加強轄區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基層黨組織之間學習交流,總結階段黨建工作,大東區第三黨建工作指導站創造性地組織召開基層黨建工作培訓交流總結會,通過參觀宣傳欄展示板、黨建工作檔案、黨建陣地場所、黨建宣傳片和畫冊,相互交流了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經驗,初步完善了指導站進一步督促指導街道、社區全力推動黨建工作水平提升的運行機制。目前,大東區已將指導站定期組織培訓交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各指導站每季度召開一次總結交流會議,確保取得“黨務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黨建水平有提升”的良好效果。
規范特色創建,確保作用有效發揮。指導站將指導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科學使用和黨建特色社區創建作為工作重點,確保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開展。各指導站充分發揮懂政策、思路寬的優勢,指導街道、社區(村)結合實際發揮優勢進行黨建品牌創建,幫助確定了鐵道兵社區和新華社區“四位一體”共建新模式、藍山社區“和之韻味、和之睦鄰、和之奉獻、和之共濟、和之奉獻”五和新特色、觀泉苑社區愛心幫扶機制、新望社區“三原色志愿者”特色項目等一批基層黨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