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炳杰吉林省柳河縣中醫院,吉林柳河135300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護理研究
管炳杰
吉林省柳河縣中醫院,吉林柳河135300
[摘要]目的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護理措施和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于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間經臨床確診并且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96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47例)和綜合護理組(49例),觀察并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式的效果。結果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的MNCV及SNCV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同時綜合護理組患者的ABI評分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足部神經篩查評分、Toronto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差異經t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確切,能夠使患者的病情變化得到有效控制,對提高患者足部神經的傳導功能以及生活質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護理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這種臨床并發癥在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并且該病是導致患者出現糖尿病足、截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臨床上目前還沒有治療該病的特效方法,而科學、規范的護理措施對提高治療效果以及促進患者恢復至關重要[1]。該院將綜合護理應用于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護理效果較為理想,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間經臨床確診并且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96例,以上患者均存在四肢末端疼痛、皮膚干燥、足冷、小腿憋脹、四肢麻木等臨床癥狀。根據護理措施的不同通過擲幣法將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47例)和綜合護理組(49例)。常規護理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為21例和26例;年齡最小的患者49歲,年齡最大的患者77歲,中位年齡:(61.24±3.05)歲;糖尿病病程:1.8~16.5年,平均病程:(5.67±1.33)年。綜合護理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為22例和27例;年齡最小的患者47歲,年齡最大的患者79歲,中位年齡:(61.31±3.03)歲;糖尿病病程:2.2~17年,平均病程:(5.71±1.31)年。2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糖尿病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的47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通過常規入院宣教來讓患者熟悉相關醫護人員以及醫院、科室環境,為患者營造一個干凈、舒適以及整潔的就醫環境,護理人員遵醫囑給予患者局部濕敷和清創換藥治療,并給予患者常規的日常護理、生理護理等[2];綜合護理組的49例患者在上述護理措施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受病痛的折磨以及該病病程長、難治愈、致殘率高、并發癥多等特點的影響,患者經常存在較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主要表現為焦慮不安、煩躁、抑郁等負面情緒[3]。護理人員要深入病房同患者交流,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問題進行全面的掌握,采用專業心理知識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指導患者通過注意力轉移法、音樂療法、心理暗示法等方式來進行自我情緒調節,使負面情緒得到真正消除,并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治療和護理工作[4]。
1.2.2健康教育對患者詳細說明該病的出現原因、影響因素、治療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并且要告知患者不良飲食和生活方式對該病的影響,讓患者增強對自身疾病的了解,使患者的治療信心得以增強,同時讓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
1.2.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對患者說明飲食控制對病情治療的效果,根據患者的性別、身高、體重等實際情況來制定患者每日所需熱量及營養成分,多給予患者適量蛋白、脂肪以及低糖、豐富維生素的飲食,鼓勵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告知患者要少食用羊、牛、雞等肉類以及動物脂肪等;對于存在抽煙、喝酒習慣的患者,護理人員要說明抽煙、喝酒的危害,并鼓勵、監督患者戒煙、戒酒;咖啡、濃茶等刺激品最好不要食用[5]。
1.2.4運動指導護理人員要在了解患者體質、病情、愛好等基礎上,為含著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可以讓患者餐后1 h進行散步、太極拳、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并鼓勵患者要長期堅持,鍛煉30 min/次,鍛煉5次/周,運動量一般以微汗、輕度酸痛為宜,具體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通過運動來使患者的機體體質得以增強。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心絞痛、眼底出血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則不能使用運動療法[6]。
1.2.5足部護理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足部護理,對足部要進行重點保護,讓患者最好選擇寬松、合腳、柔軟的鞋,并且每次穿鞋前最好要檢查鞋內是否存在沙粒、石子等雜物;讓患者保持皮膚干燥,并對患者足部皮膚進行定期檢查,如果發現患者出現毛囊炎及腳癬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治療[7];可以給予患者中藥足浴保健,讓患者用益氣活血或清熱解毒等湯劑浸泡,20~30 min/次,1次/d,泡完腳后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足部按摩推拿護理;如果患者存在足麻的癥狀,可以指導患者通過手部勞宮穴拍打足部的心涌泉穴來緩解癥狀。
1.3療效標準
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進行記錄并比較;采用踝-肱指數(ABI)來對兩組患者的足部神經功能進行測定并比較,同時對患者進行足部神經篩查并評分,該項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越嚴重。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傳導速度
護理前,常規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兩組患者的MNCV、SNCV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不同方式的護理措施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的MNCV及SNCV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差異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

表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與常規護理組比較,bP<0.05。
常規護理組(n=47)綜合護理組(n=49)組別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時間42.7±4.4 (46.8±4.6)a42.9±4.3 (53.2±5.6)ab34.6±5.1 (38.1±2.9)a34.4±5.3 (46.8±4.5)ab39.7±2.2 (42.1±2.4)a40.1±2.0 (46.7±3.3)ab36.8±3.1 (39.7±2.2)a37.1±2.9 (45.5±3.2)abMNCV正中神經 腓總神經SNCV正中神經 腓總神經
2.2比較兩組患者的ABI評分和足部神經篩查評分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ABI評分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1.2±0.3)分VS(0.7±0.2)分],足部神經篩查評分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4.3±1.23)分VS(7.2±1.9)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Toronto評分
常規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兩種患者的Toronto評分護理前比較[(13.21±1.57)分VS(13.19±1.63)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不同方式的護理工作后,兩組患者的Toronto評分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但是綜合護理組患者的Toronto評分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6.04±1.16)分VS(9.68±1.33)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這種內科常見疾病對患者多個器官組織的危害極大,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指的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患者存在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或)體征。但是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治療該病的特效方法,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差。相關資料表明,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一系列科學、規范、系統的護理措施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并使治療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綜合護理這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貫穿于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真正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的中心。綜合護理的應用不僅僅能夠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有效的預防,還能夠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通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來使患者焦慮不安、緊張、抑郁等情緒障礙得到有效緩解;通過飲食護理和運動指導來控制患者的血糖,并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患者的微循環得以改善;通過足部護理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對減輕患者的疼痛以及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在該研究中,對該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分別采取兩種不同方式的護理措施,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的MNCV 及SNCV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同時綜合護理組患者的ABI評分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足部神經篩查評分、Toronto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應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確切,能夠使患者的病情變化得到有效控制,對提高患者足部神經的傳導功能以及生活質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羅志遠.中藥熏洗加穴位按摩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11(8):852-853.
[2]駱春朵.血府逐瘀湯聯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23(4):347-348.
[3]程艷.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5(20):30-31.
[4]張春玲,陳露,楊傳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7): 596-598.
[5]崔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5(7):170.
[6]陳巖,彭華,呂云霞,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護理體會[J].新疆中醫藥,2014(4):99-100.
[7]袁靜.綜合足部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2):28-30.
Clinical Nursing Study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Guan Bing-jie
Chinese Liuhe County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Liuhe,Jilin Province, 13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October,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47 cas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49 cases).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SNCV and MNCV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while the ABI score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The score of the foot and the Toronto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in nursing effect, can mak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hanges to get effective control,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nerve conduction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Clinical nursing
收稿日期:(2015-11-02)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3.179
[作者簡介]管炳杰(1975.9-),女,吉林柳河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分泌患者的護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6)02(a)-01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