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陽 李偉杰
?
楊濤:做革命老區群眾的暖心人
本刊記者高陽李偉杰
大別山懷抱中的新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縣,也是河南唯一的將軍縣。革命戰爭年代,新縣人民積極投身革命,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抗擊敵人、革命到底的壯美樂章。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新縣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讓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既是革命先烈的遺愿和廣大群眾的期盼,更是各級領導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新縣吳陳河鎮章墩村是河南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河南省委農辦)的扶貧聯系幫扶村。2015年8月27日,河南省委農辦秘書處副處長楊濤被上級選派到章墩村擔任第一書記。通過積極努力,章墩村的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引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唯有腳踏實地,找準發展路子,才能讓群眾感到事業有奔頭、創業有勁頭、生活有盼頭。
章墩村屬于國家級貧困村,也是扶貧開發重點村。從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天起,楊濤就堅持吃住在章墩村,他用一個月時間,走遍章墩全村的7個村民組、15個自然村、331戶人家,深入了解章墩村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致貧原因,摸排走訪了村里的貧困戶、五保戶、村干部、致富能手、創業標兵等各類群體。
對于農村如何脫貧、如何致富,楊濤有著自己的看法。“現在農村貧困人口雖然不多,但這些人往往是嚴重缺乏致富門路的,扶貧困難大,需要多想實招。”楊濤說,全村331戶,1360人,尚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貧困人口356人,比例雖然不高,但多年來這些困難戶的脫貧致富效果一般。
駐村以來,楊濤帶領村“兩委”一班人認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及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在信陽調研扶貧開發時提出的“轉、扶、搬、保、救”五項具體措施,將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分門別類,突出重點,按照“一戶一案”的思路落實精準扶貧,做好項目對接,駐村幫扶,產業扶持,提高精準扶貧效率,全力搞好扶貧開發。
楊濤和村“兩委”干部一起,研究村里90戶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方案,還組織召開由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群眾代表、致富帶頭人參加的村發展規劃座談會,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出村脫貧規劃,并在村內公示,讓群眾對規劃心中有數,激勵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共筑脫貧夢、發展夢。
對于群眾盼望解決的問題,楊濤寫在本上、記在心里,多次向有關部門匯報,爭取項目資金落戶,著力改善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了解清楚村里的問題后,楊濤馬上找相關專家及領導咨詢,與村兩委班子商量、決定發展經濟作物以提高村民收入,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
章墩村自然生態環境好,天藍地綠,山林面積大。楊濤根據村里的自然環境優勢,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利用扶貧到戶增收項目,扶持50戶貧困戶,養殖淮南黑豬150頭,戶均增收3000元;申報了油茶種植項目,在原有700畝油茶的基礎上,新增400多畝。抓好油茶的撫育和管理,促其早日掛果見效,可以帶動90戶農戶實現增收,預計可以使40戶貧困戶138人實現脫貧。
盤活土地資源,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與新縣毛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土地流轉合作意向,將全村耕地按自愿原則流轉給該公司,種植高產稻米,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每畝耕地流轉費用300元,農民既可以獲得土地流轉收入,又可通過土地用工等形式增加收入。今年春節前,這家公司為感謝章墩村“兩委”和村民對其工作的支持,捐贈了100個煤爐,用于貧困戶冬季取暖。此外,還建立了章墩村扶貧互助社,目前已爭取20萬元扶貧啟動資金,用于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
引導貧困農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借助信陽涉外學院、新縣職業高中、新縣電子商務孵化園等就業培訓機構,實現102人轉移就業,讓3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到集鎮落戶,已有4戶貧困戶23人通過移民搬遷項目到集鎮落戶。
積極幫扶貧困農戶中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采取轉移勞動力和扶持特色產業的農戶。通過農村低保、五保、社會優撫等政策性兜底保障方式,扶貧12戶56人;對因自然災害、重大疾病等致貧的貧困戶及時納入建檔立卡信息平臺;同時,采取臨時救助的方式幫扶,已有4戶獲得臨時救助,15人受益。

河南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申延平(右一)一行,到新縣吳陳河鎮章墩村開展扶貧慰問活動,并聽取駐村第一書記楊濤(左二)匯報扶貧工作
楊濤在走訪中了解到,章墩村文化大院破舊失修,影響了便民服務和村民文化需求。針對該情況,他及時向所在的河南省委農辦領導匯報,得到了單位支持,從辦公經費中擠出13萬元,幫助該村修建了文化大院,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生活。他還協調新縣縣委組織部,配置了黨員活動室桌椅,改善了辦公條件。他爭取民政部門支持,建立了村老年幸福院,院內配備了娛樂健身設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村內道路拓寬,需要自籌資金平整路基,楊濤多次到財政部門反映情況,爭取市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資金10萬元,解決了平整路基的資金缺口。鄉財政所和衛生院搬遷建設,急需資金,他多方奔走,為鄉財政所爭取市財政資金5萬元,為鄉衛生院爭取市財政資金4萬元,為兩部門的順利搬遷提供了有力支持。
按照河南省委農辦領導“努力將章墩打造成全省環境整治示范村”的要求,楊濤和“兩委”一班人以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切入點,按照通、凈、綠、亮、文的標準,充分發揮黨員隊長作用,落實常態化保潔機制,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力做好美麗鄉村和環境整治各項工作。目前,章墩村的垃圾每天有專人清掃,村里環境整潔有序,過去臟、亂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新農村的美好藍圖,正在楊濤一班人的努力下,一點點化為現實。“環境改善了,村民們隨手亂丟亂扔的習慣得到慢慢改變。”章墩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章其國如是說。
在找項目、找資金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楊濤心中還裝著貧困群眾,在走訪慰問活動中,他結對幫扶困難黨員戶。2015年年末,從民政部門爭取棉被100床,為鄉敬老院和村貧困戶送去溫暖;爭取救災資金1萬元,大米1000斤,救助村里受災戶;協調縣殘聯為村內殘疾人送去春節慰問品。
在楊濤及村“兩委”的努力下,現在的章墩村,舊貌換新顏,遠處青山綠意濃,似在畫中一般。新年伊始,楊濤和村“兩委”又列出了13個重大發展項目,為我們勾勒出了章墩村新的美好藍圖:
拓寬鄭灣等公路,硬化7個村民組部分道路,爭取全村主干道路全部硬化;整修18口大塘,硬化堤壩,增強灌溉能力;充實保潔員隊伍,再修建幾處垃圾池和處理場,再購置部分垃圾清運車輛;建好村圖書閱覽室、農村淘寶室、便民服務平臺;整合山林資源,引進涉農企業,流轉村里山林,種植油茶,引導村民入股,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爭取扶貧到戶增收項目,發展養牛業,帶動5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楊濤只有一個心愿,就是全面改善章墩村的村容村貌,全面提高章墩村的經濟收入,做一個實實在在為革命老區群眾服務的暖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