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濤
(棗莊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山東 棗莊 277800)
?
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邢 濤
(棗莊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山東 棗莊 277800)
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央財政部門大力支持的項目,但是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能否可持續地、正常地發揮其最大效益,與后期的運行管理有直接相關性。文章主要結合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的實際情況,分析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非工程措施; 山洪災害; 防治體系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在北緯34°54′00″~35°19′02″、東經117°14′00″~117°14′22″ 之間,北與鄒城市相連,南與棗莊市市中區、薛城區相接,東與臨沂平邑、費縣、蒼山三縣毗鄰,西與滕州市緊靠,呈斜三角狀,南北長47.5km,東西寬39.0km,總面積1019.43km2。
山亭區各鄉鎮的地形地貌類型較復雜,變化強烈,高差起伏大,坡陡谷深,無形中增加了暖溫氣流抬升,易導致長時間、高強度的降雨,是嚴重的山洪災害高發區。從山亭區山丘區地質看,山亭區內多數山峰表面土層較薄,支離破碎的山體表面降低了其蓄水能力,縮短了雨水匯流時間,且更容易形成具備較大沖擊力的地表徑流,極易導致山洪暴發。由于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現有工程年久失修,河道防洪標準較低,多數未設防,是造成山洪災害的重要原因。區內存在眾多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的塘壩,但因建設標準不高,年久老化,蓄水能力大大下降,成為巨大的安全隱患。由于山洪伴隨著地表的強烈沖刷,河道中淤積了大量山洪沖刷的泥沙,嚴重影響河道泄洪能力;除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也會引發山洪災害,如在河道亂倒亂建,甚至在河道中種植大量樹木,導致河道的泄洪能力嚴重萎縮。
從山亭區各鄉鎮的情況看,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不同嚴重程度的山洪災害。總結歷年經驗可知,山亭區的山洪災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季節性明顯的暴雨山洪發生頻率高。山亭區主汛期在每年七八月,此時也是暴雨山洪發生頻率最高的時期。
b.具有較強的區域性、易發性。山亭區80%以上都是山地丘陵地區,這種地形地貌形成具有沖擊力的地表徑流的機率更大,因此山洪暴發的機率也更高。
c.山洪暴發成災時間短、危害大。山亭區山區不僅山體坡度大,而且溪河等水體數量也較多,暴雨季節極易在短時間內匯流成山洪,給下游河道造成巨大的威脅。
d.山洪危害大。山洪具有瞬間成災的特點,往往沒有足夠的應對時間,山洪形成后不僅會沖毀河堤導致河道改道,嚴重時還會沖致居民區,沖塌民宅,沖斷公路,具有較強的破壞性。
4.1 預警指標體系確定
根據山亭區降雨及山洪災害情況,結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類型等,確定山亭區山洪災害防治區內巖馬水庫流域、城郭河流域、十字河北支流域、十字河中支流域、十字河南支流域、嶧城大沙河流域、西伽河流域等的臨界雨量和水位等預警指標,并在實際運用中修訂完善。
4.1.1 選擇典型區
由于有長系列雨量記錄的雨量站數目有限,若按照防治區小流域進行計算,就會帶來劃分的小流域內無實測雨量資料系列,需要移用臨近區域雨量站資料,這樣計算的結果必然會帶來一定的誤差。根據山亭區山洪災害防治區的地形特點,將研究區分為3個典型區,即:典型區1:包括巖馬水庫流域、城郭河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區的北部,共有流域面積270.8km2;典型區2:范圍包括十字河北支流域、十字河中支流域、十字河南支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區的中部,共有流域面積513.2km2。典型區3:范圍包括嶧城大沙河流域、西伽河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區的東南部,共有流域面積153.3km2。
4.1.2 選擇雨量資料
根據項目區流域的實際情況,本次降雨資料選取的雨量(水文)站位置分布合理,且有連續的實測雨量記錄,系列較長,滿足計算設計暴雨規范中所要求的系列長度。且資料經過了規范的統計整理,經整編達到規范要求并入山東省國家水文數據庫,本次計算雨量資料來源均為國家正規觀測的整編資料,系列具有較高的可靠性、連續性。
4.1.3 確定預警水位
預警水位的確定,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設立在水庫上的水位站,水庫預警水位分為有溢洪閘和開敞式溢流堰兩種情況。有溢洪閘的水庫其預警水位以水庫防洪高水位為準,轉移水位以設計洪水位為準;設開敞式溢流堰的水庫,其預警水位為水庫溢流堰高程為準,轉移水位以設計洪水位為準。另外一種預警水位設置于河道上的水位站,如河道設置堤防,其預警水位以堤防警戒水位為準,轉移水位以其保證水位為準;如河道未設置堤防,預警水位則以歷史洪水位低值為基礎適當下浮,轉移水位則以歷史成災水位低值為準;確定預警水位時要充分考慮人類活動的影響。
4.2 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4.2.1 系統建設模式
山洪災害具有危害大、致災快的特點。在山洪災害監測過程中要以基層行政區域為核心,完善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保證防災工作的效果。在山亭區需要建立一個以區級平臺為基礎的山洪災害預警平臺,該平臺主要用于信息的匯集、傳遞及預警,以解決山洪災害防御薄弱的問題。省級、市級、區級、鎮級、村級等各單位共用同一個預警平臺,可實時共享山洪災害的相關信息,并在平臺上發布預警信息、預測結果等。預警平臺上山洪信息的實時共享,最大程度保證了預警信息的實效性。基層單位組織建立群測群防組織體系,根據預警平臺發布的相關信息做出聯動反應,及時傳遞預警信息,并將基層信息反饋至預警平臺,由上級部門根據實時反饋信息進行統一調度,統籌安排山洪救災工作。
4.2.2 水雨情監測
水雨情監測硬件模塊包括雨量站、水位站,其中雨量站顧名思義是對雨量信息進行實時監測,而水位站則主要監測雨量及水位信息等。實際建設雨量站及水位站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分析當地的地形地貌、降雨分布情況、群眾居住情況及地方經濟發展情況等。通常水雨情監測站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由鄉鎮、村、組等基層組織組成的簡易監測站,主要在各個監測點應因地制宜地配置簡易雨量觀測器。結合基層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預警方式發布山洪信息,如村廣播、群眾口口相傳等,通過群測群防實現山洪災害預警的管理目標。另外一種水雨情監測站為自動式監測站,其將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融入其中,可以實現自報式、查詢—應答式相結合的遙測方式,具備定時自報、突發事件加報、召測兼容等功能,保證水雨情監測信息的實時性。
4.2.3 責任制組織體系
由于山洪災害突發性強,從降雨到發生災害之間的時間短,且往往在災害發生時斷電、斷路、斷信號,因此群測群防尤為重要。根據山亭區、鎮(街道辦)、村實際情況,建立區、鎮(街道辦)、村、戶四級山洪災害防御責任制體系,組織指揮機構主要在縣(市)、鎮(街道辦)、村建立。組、戶由村一級負責預警、通信。在組織體系中落實各級負責人和聯絡方式,建立緊急狀態下監測、預警信息傳輸機制,形成以山亭區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為核心,覆蓋易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全部人員的責任制體系。通過責任制體系的建設,確保監測、預警信息傳遞暢通和各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的啟動、執行運轉流暢有序。群測群防組織指揮機構主要在市、鎮(街道辦)、重點村一級建立。
4.2.4 加強宣傳
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向基層群眾宣傳山洪災害的相關防御知識,保證宣傳活動進村、入戶,使得每個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群眾都具備一定的防御知識,增強其主動防范、依法防災的自覺性,不斷提高其自救能力,以將山洪的影響降至最低。要求當地群眾要熟悉轉移路線,并了解洪災來臨時政府等相關組織的安置方案,宣傳內容要明確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并在危險區設置醒目的警示牌。宣傳材料統一編制、分級發放。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制面向基層群眾的《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手冊》,內容要圖文并茂,易于理解,并發放至各個街道、自然村。其次,制作山洪災害防御措施宣傳光碟及錄音帶,可以將山洪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危害及特點、通用的預警信號、防御組織機構等內容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技術播放出來,加深基層群眾的理解與記憶,最大程度保證宣傳效果。此外,還可以利用電視臺、網絡等媒體播放視頻資料,擴大宣傳面。再次,制作《山洪災害防御明白卡》,其主要作用是幫助基層群眾了解避險地點、避險路線、聯系電話、相關負責人等內容,發生山洪災害時可在第一時間響應。最后,制作各類宣傳牌、警示牌。宣傳牌的主要內容包括山洪災害防御示意圖、相關知識等;警示牌則用于危險區、安全區、轉移方案的公布。
4.2.5 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
縣(市)級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組織對相關人員進行本縣(市)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組成及技術、數據信息匯集及預警平臺或信息終端使用與維護、計算機網絡故障診斷和處理方法、自動監測站操作維修與運行管理、簡易監測站觀測及報汛等技術培訓,保障監測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鎮(街道辦)級山洪災害防御指揮機構組織對簡易監測站監測人員進行雨量和水位觀測方法、山洪預警信息傳輸、預警信息傳遞方法等培訓,提高山洪災害監測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的培訓對象主要包括山亭區預警平臺管理維護人員、監測設施管理維護人員和自動監測站、自動預警站、人工監測站、人工預警站的管理員、信息員等。
山洪具有突發性強性、急漲急落的特點,并有極大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不僅會給當地群眾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還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山洪產生的過程十分復雜,山區流域地形復雜,強驟雨降水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無形中也加強大山洪災害防治工作的難度。在山洪災害預防中建設完善的監測預警系統,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并將遠程監控系統應用于預警監測系統中,大大提高了山洪災害預警的準確性、及時性,將山洪災害的影響降至最低。
[1] 周建強.加快推進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的思考[J].中國防汛抗旱,2013,23(5):50-51.
[2] 秦貞杰,馮永梅.山東臨沂市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項目管理探討[J].中國防汛抗旱,2013,23(4):26-27.
Research on applying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in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XING Tao
(ZaozhuangWaterResourcesReconnaissanceandDesignInstitute,Zaozhuang277800,China)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non-enginee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ortant projects to guarante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They are also projects powerfully suppor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owever, whether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can continuously and normally exert the maximum benefits are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subsequ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aper, actual condition of Shanting District, Zaozhuang, Shandong is mainly combined for analyzing application of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in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4.022
TV877
A
2096-0131(2016)04- 007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