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一、引言
勞動定額是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的活勞動消耗量所預先規定的限額。勞動定額是衡量員工工作效率的標尺,是執行薪酬管理的依據,是企業組織生產、安排分配、挖潛提效、增進效益的科學依據,與企業的改革發展密切相關。
2016年1月17日至1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在工作會議上,根據中央領導同志對鐵路工作的重要批示,號召鐵路企業“深入推進鐵路創新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深入推進客運改革、貨運改革,推進運輸組織創新,增強鐵路的市場競爭力。隨著鐵路日常運行的改革,勞動定額工作必須緊密結合鐵路的生產經營狀況,做到與時俱進。
二、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現狀
當前,鐵路運營處在轉型改革的重要時期。鐵路物流作為伴隨鐵路運營轉型改革出現的新生事物,缺乏相關的勞動定額標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運輸市場已經由賣方市場轉換為買方市場,鐵路慣用的等貨主來發貨模式已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必須積極主動轉變角色定位。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發展方式已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為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這一轉變,使得占到鐵路貨運量半數以上的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的社會需求下降。2012年-2015年,國家鐵路貨運量同比分別下降1.8%、0.4%、4.7%、10.53%,貨運總周轉量同比下降分別為1.5%、1.4%、6.5%、12%。國家鐵路貨運量已經連續4年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為了穩定鐵路貨運市場,2013年以來,鐵路部門大力實行貨運組織改革,努力開發快件快遞、集裝箱運輸、中歐班列等貨運新產品來穩定貨運市場。而鐵路客運市場方面,隨著大量高鐵新線的開通以及新技術設備的投入,鐵路客運能力得到不斷釋放,2015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25億人,連續三年實現10%的增長。運輸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催生了許多新客貨運產品的出現,帶動了大量新技術裝備不斷更新,也造成了運輸勞動生產方式發生新的變革,鐵路許多原有的勞動定額標準及計算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鐵路轉型發展的需要,急需得到完善。
鐵路機制改革后,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要,鐵路總公司建立了鐵路運輸企業盈虧與工資掛鉤機制,即:總公司對各鐵路局工資總額實行與運輸利潤直接掛鉤的清算方式和“增人不增工資,減人不減工資”的政策,要想實現職工的工資增長,只有多完成運輸利潤、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減少企業職工總量才能夠實現。這一機制的推廣推行,對各個鐵路局的企業管理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發揮勞動定額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指導作用,促使企業經營效益的不斷增長,將是各單位勞動定額管理人員面臨的新挑戰。
三、新常態下,鐵路勞動定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定額標準較為陳舊,不適應鐵路轉型發展需要
近年來,隨著鐵路轉型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鐵路轉型為綜合性物流企業,大量客貨運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出現了諸如快遞班列、高鐵動臥等新型客貨運產品,運輸生產方式的改變,使得許多原有的勞動定額標準及計算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鐵路轉型發展的需要。同時,新技術新設備的大量投入使用,也使得鐵路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以鐵路供電系統為例,近年來,全路供電系統推行6C檢測系統,6C檢測系統的運用代替了原有大量人工步行巡視作業,現在巡視設備只需檢測人員打開調度指揮中心大屏,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便可一目了然,大幅降低了職工勞動量,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與之匹配的勞動定額標準沒有及時跟進,勞動定額標準依然停留在步行巡視設備階段,缺乏對6C檢測人員勞動定額標準的制定。
(二)勞動定額與經營管理結合不緊密,難以適應當前鐵路經營形勢
勞動定額對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有著決定性作用,長期以來,由于鐵路深受計劃經濟影響,職工普遍存在大鍋飯、等靠要思想,職工生產積極性低下。而進入經濟新常態下,鐵路面臨的轉型壓力十分迫切,而原有的勞動定額仍不能很好的將各項生產經營定額指標分劈職工身上,“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此外,各單位經營狀況完成好壞和也與其職工收入聯掛不緊密,導致單位各級管理人員主動挖潛增效的積極性不高。
(三)對勞動定額重視程度不高,勞動定額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鐵路基層單位在生產中不講定額,不計投入和產出,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沒有將勞動定額納入到企業經營活動中。勞動定額管理人員業務技能水平不高直接限制了勞動定額管理水平,不少勞動定額管理人員是其他崗位轉崗而來,未經過系統性定額專業知識培訓,對生產中采用的新裝備、新方法不熟悉,難以適應鐵路轉型發展需要。
四、優化勞動定額管理的幾點建議
2013年6月,鐵路總公司實施貨運組織改革以來,各鐵路局結合自身特點推出了不同模式的改革與轉型方案。幾年來的實踐表明,改革與轉型的成果低于預期,而長期以來鐵路企業對勞動定額管理缺乏科學的認識,沒有充分考慮到人、財、物等資源的最優配比方式,也是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優化勞動定額管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改善經營管理水平,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向考慮:
(一)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勞動定額部門在企業管理的話語權
勞動定額關乎職工的切身利益,在推行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職工疏導,取得職工的理解與支持,使職工充分認識到當前鐵路嚴峻的發展形勢,改變以往平均主義思想,樹立“向定額要效益”的理念。同時,各級管理層必須轉換觀念,真正將勞動定額納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去,積極探索創新勞動定額管理體制,促進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重視人才培養,提高定額管理人員業務技能水平
各級定額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狀況,因此必須做到:⑴堅持勞動定額管理人員必須從一線生產熟悉生產工藝人員中選拔的原則,配齊配強專、兼職定額管理人員,優化定額管理隊伍。⑵加強定額隊伍素質能力建設,將深入作業現場寫實作為勞動定額管理人員的一項常態化工作,定期舉辦勞動定額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定期更新業務知識,學習新理念新技術新內容,提高業務技能。⑶積極開展行業之間的業務交流活動,選樹優秀單位開展經驗介紹,促進勞動定額水平共同提高。
(三)更新定額標準,提高定額管理對鐵路轉型發展的適應能力
⑴及時補充完善由于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和勞動組織改革中出現新崗位的勞動定額標準,使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有規可依。⑵及時根據勞動定額標準核定勞動定員,以建立人員使用數量與效益效率相匹配的勞動用工機制為目標,充分發揮勞動定額對勞動力組織改革基礎指導作用。在勞動組織方式創新、生產作業流程優化、崗位設置優化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生產人員定員標準,核定單位生產人員定員,科學規劃定員編制,有效地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工時利用率,為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奠定基礎。
(四)理順勞動定額和收入分配之間關系,充分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
勞動定額是實行落實按勞分配的重要基礎,是推行計件工資主要依據,理順勞動定額和收入分配之間的關系必須做到:⑴堅持按勞動定額測算勞動定員,按勞動定員核定工資總額原則,理順各系統工效掛鉤指標和掛鉤方式,使工資總額和各單位運輸生產指標直接掛鉤,實行“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鼓勵各單位少用人,提高勞動生產率;⑵堅持計件工資和勞動定額相匹配,使職工“肩上有壓力,腳下有動力”。根據單位各類人員的勞動特點,積極探索、實行不同形式的勞動定額,并根據勞動定額指標合理確定不同作業的計件單價。使職工明白不同崗位、不同工作量、不同勞動強度的工作下待遇的差別,通過工資分配杠桿,有效調動廣大職工保安全、上任務、促發展、提效益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經濟運行新常態下,全面深化改革發展今天,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鐵路企業必須深化企業管理改革,而勞動定額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作者單位: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西供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