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務貿易發展對國家的經濟增長以及貿易發展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中,我國經濟市場的開放逐漸融入到全球分工中,在互通有無的市場流動中分享經濟的紅利。服務貿易從類型劃分上來說屬于第三產業,其規模和效益對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服務貿易在參與到國際貿易的競爭中得到發展,但是和國際貿易其他參與者相比仍存在內外部的制約因素。
關鍵詞:服務貿易;經濟全球化;經濟紅利;市場經濟
服務貿易相較于工業貿易而言沒有生產出具體有形的產品,它在發展中借助資源、技術以及資本等手段進行國際國內的商業往來。信息技術革命的到來,伴隨著交通通訊的廣泛應用,貿易范圍也逐漸的將全球包含在內。商業的發展也從實物性的工業產品向虛擬性的服務轉換。服務貿易帶動經濟發展的活力,也推動了經濟發展結構的轉型。就經濟發展模式而言,一般是沿著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進化,服務貿易在類型上迥異于工業經濟,無論是從現有發展的規模還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服務經濟都將是經濟發展的最終走向。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我國服務貿易是全球貿易中的重要一部分,深受全球貿易發展的影響。在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服務貿易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我國服務貿易正是在這種大的環境下發展的。
1.服務貿易發展規模較大
我國服務貿易在改革開放后時逐漸發展,特別是在加入WTO后,市場經濟主體參與到全球的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增長率逐年上升,就貿易的種類增多,貿易的份額在市場的比例上漲,在全球的服務貿易份額排名中占據前幾名。除此之外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實現了同步的增長,經濟發展不局限在國內范圍,而且經濟發展也在不斷的由初級的加工工業向高級的知識經濟服務行業轉換。
2.服務貿易發展結構不平衡
我國的服務貿易利用國家改革開放以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實現了快速的發展,總量上突破了傳統經濟結構中的比例,但是在結構上服務貿易發展卻是不平衡的。在服務貿易中的具體分類中,一般以傳統的服務貿易和新興的服務貿易兩類為主。在傳統的服務貿易中主要分布在以一些低附加值存在的行業中,而在新興的服務貿易中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高附加值行業。對比這兩種行業,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還是以傳統的低附加值的服務貿易為主。
3.服務貿易地區發展不均衡
服務貿易的發展傾向于外向型,在我國剛實現改革開放逐漸融入到全球經濟浪潮過程中,地區不同所具有的政策地理優勢也有很大的差別,在一些沿海開放地區具有較充足的資源能夠支撐服務貿易的發展,而在內地因為缺少相應的條件,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滯。就沿海的政策性開放城市而言,服務貿易發展也是不均衡的,服務貿易高度集中在一線城市。服務貿易地區發展不均衡給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4.服務貿易管理較落后
服務貿易和歷史上發展狀況相比有很大的進步,但是要和同時期其他地區相比較,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服務貿易的管理較為落后。這種落后不只是人才缺乏和制度缺失的問題,在貿易管理中,管理主體由兩方確定,在地方存在著地方管理同時還要受到中央的制約,服務貿易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的開放,也受制于體制的影響。同時服務貿易管理中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規章制度,這也是服務貿易在發展中的現狀。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我國服務貿易在發展中能夠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以及適應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所以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但是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先天不足,在短期的發展上可以看出具有較明朗的發展前景,但是要在長期的全球化過程中延續著歷史發展的經驗必然會出現反彈的現象。在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著各種制約的因素,厘清這些制約因素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1.服務貿易市場化程度低
國內服務市場發展還不很成熟,特別是沒有經過經濟逐漸轉型中培養出市場經驗的情況下,服務市場在發展中就會借鑒發達國家的服務市場體系,但是這個體系還需要和國內的相匹配才能夠適應國際的服務貿易市場。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在全球化貿易參與中主要是國內綜合實力較強的國家企業,而民營企業缺少承擔風險的成本,同時因為各種政策上優惠又享受不到,所以整體上看,服務貿易發展缺少競爭因素,整體的服務水平也不是很高。
2.服務貿易市場人才缺乏
服務貿易市場人才缺乏是從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貿易角度來說的。新興的服務貿易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人才能夠適應市場環境,能夠具備綜合性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我國的服務貿易市場中,這類人才是缺乏的,特別是在專業的限制上,我國缺少實踐的平臺來培養市場所需要的人才。服務貿易市場人才需求上也是不平衡的,一些服務類型行業人才集聚,而像信息以及網絡技術上的頂尖人才是缺乏的,這種現象嚴重的影響了人才的梯度開發,行業的縱深發展。
3.服務貿易市場政策供給不足
就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而言,服務市場是逐漸的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但是我國服務貿易的市場在政策上的保障還存在欠缺。一些行業得到了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具有相關明確的法律規定,而另一些服務行業處于一種很模糊的法律規定。同時在服務市場的相關規定中只是和本土的文化環境相接壤,而忽略了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的相關規定。
三、推進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路徑選擇
服務貿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以及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制約因素也是不能忽視的,對未來服務貿易發展的路徑選擇還是需要結合行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以及全球的經濟形式做出科學的研究。
1.大力發展國內的服務產業,推進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國內服務產業在發展中市場化程度低,主要集中在行業中的某幾個市場主體,缺少競爭的空間,導致行業的壟斷,影響行業的發展。服務貿易的發展需要有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其中,市場化自由化的程度越高越能夠實現市場的生機和活力。發展國內的服務行業,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能夠推進國內的經濟結構轉型,增強服務貿易行業的整體實力,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2.完善國家的服務貿易規范體制機制,保障服務貿易的穩定發展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規章制度,服務業也不例外,就服務貿易規范而言存在著很多因素制約。服務貿易的規范制定需要將國家法律以及WTO貿易規定相結合,在國內與國際的相關規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下,需要協調一致,在原則上能夠達成共識,在目的上能夠實現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貿易的增長。在貿易的發展中需要長期的規劃,根據經濟發展的規律制定科學的發展方案,側面來看這也是一種規范。
3.推進區域間的服務貿易發展,實現均衡互補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實是區域間不協調,行業內部發展不平衡,為提高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的整體實力需要平衡發展區域間的服務貿易,在現有服務貿易發展的格局中加強建設品牌企業,形成示范效應,逐漸的影響其他地區服務行業的發展,使服務行業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服務行業內部中一些低附加值的服務行業在競爭中缺少利潤空間沒有競爭優勢,在對區域的服務貿易發展中要逐步的對其進行升級轉型。
參考文獻:
[1]趙達,曹智輝.關于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中國商貿,2011(36).
[2]楊世明.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的內外因素及發展對策建議[J].商場現代化,2015(29).
[3]宗麗霞,李晴晴.服務貿易的全球化研究文獻綜述[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
[4]戴斯瑋.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5(01).
[5]施菁.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時代金融,2013(08).
作者簡介:張蓓(1981- ),女,河南鄭州,漢族,碩士,助教,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