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瑩瑩
詩人牛漢在《華南虎》中這樣寫道:“哦,老虎,籠中的老虎,你是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還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憐而可笑的觀眾?”
不久前,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的老虎咬人事件,讓不少人驚了一下:哦,原來老虎也是有野性的。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樣的老虎了。大部分人平時所見的老虎都是動物園或者馬戲團中,去掉了獠牙,磨光了性子。它們懶洋洋的姿態,都讓人們似乎忘記了老虎本不是生活在水泥森林中供人玩樂的大貓,而是屬于原始森林的萬獸之王。
然而,現在還剩下多少真正的王者?
瀕臨滅絕的萬獸之王
世界上到底還剩下多少只野生老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老虎在中國的生存現狀。
老虎是亞洲獨有的物種,有八個亞種:巴厘虎、爪哇虎、里海虎、東北虎、華南虎、印支虎、蘇門答臘虎和孟加拉虎,前三個亞種早已滅絕。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擁有老虎亞種最多的國家,境內有東北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孟加拉虎四個亞種。然而,據估計,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僅中國才有的野生華南虎或許早已滅絕。2007年周老虎事件為何會引起那么大的關注,就是因為這一中國獨有的虎種已經數十年消失在人類視線中,一旦發現將成為巨大的新聞。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
據2014年的數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僅存3200只野生老虎。然而,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野生虎保護項目主管米夏埃爾·巴爾策說,這個數據也“只是估計”而已。這個物種已經瀕危并且走向滅亡,能否挽救,尚且是個謎。
可能有人會問了,野生老虎還剩下3200只,那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工飼養的老虎,在那些動物園、人工養殖基地到處都是,憑什么說這個物種快要瀕危了呢?
確實,世界上人工養殖的老虎已經超過6000只,完全遠離物種最小有效種群50只以上的紅線。然而,四個原因讓我們無法把人工養殖老虎納入這個種群的有效范圍內。
首先,業界在認定是否“瀕危”時,考察的是物種在野生環境中的生存狀況,人工圈養的個體并不計算在內;其次,作為高強度捕食的大型貓科動物,全世界范圍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成功放歸的先例;再次,飼養大量人工繁育的老虎需要驚人的費用才能維持,相關園林除了出租老虎給各動物園做展覽外,還試圖私下售賣某些形式的虎制品,這反而可能加劇盜獵野生虎的行為;最后,園區內近親繁殖嚴重,已經為人工繁育的老虎埋下了大量遺傳疾病的隱患。所以說,想要靠人工飼養的老虎承擔起延續這一物種的重任,目前來講幾乎沒有可能。
為何如此瀕危?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一物種瀕臨滅絕呢?
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根本原因只有一個——人類。
就拿中國曾有的華南虎和現存極少的東北虎舉例。
有文章指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國野生華南虎的數量估計有4000多只。隨著和平建設時代的開始,山區農民墾荒種地的積極性增加,湖南貴州等地發生過“百虎圍村”的虎患事件,這原本是說明人類已經侵入到老虎的領地,然而當時的人們只知生產自救,哪里談得上動物保護意識,華南虎與熊、豹、狼一起被林業部宣布為猛獸中的“四害”,于是組織專門的民兵隊進山,圍捕剿滅,趕盡殺絕。據重慶自然博物館動物學專家胥執清的介紹,在五六十年代獵殺高峰期,全中國至少獵殺了3000只老虎,絕大多數為華南虎。
到了1973年,中國政府才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中,把華南虎列為三級保護動物,但仍然允許按照“有計劃地保證數量持續增長”的原則限額捕獵。直到1977年,農業部修改了規定,將華南虎列入禁捕類。1996年,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中國華南虎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到此,拯救華南虎這一瀕危物種的緊迫性才得到世界性的關注。
然而,這一切似乎來得太晚。盡管中國政府從未宣布過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但是不少外國專家表示,中國的野生華南虎已經消失。
中國境內的東北虎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歷史上,東北虎曾經廣泛分布于西自外貝加爾的雅布洛諾夫山麓,東至韃靼海峽及庫頁島,北起黑龍江沿岸,南達朝鮮半島的廣大境域內。現在,中國野生東北虎現在僅分布在黑龍江與吉林省的東部林區幾處極為有限的區域。最多時,野生東北虎的數量曾達到4000余只,從目前的報道看,世界上僅存不到500只,中國只有寥寥27只。
除了上文提到的歷史原因,專家指出,老虎瀕臨滅絕,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老虎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遭到嚴重的人為破壞。眾所周知,老虎主要繁衍生息在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過去的中國境內有著廣闊的原始森林,人跡罕至,是老虎生存的天堂。而近年來,由于人類墾荒、伐木、開礦,以及人類活動地區的延伸,導致原始森林銳減,使老虎失去了絕佳的生存環境。再加上人類對老虎主要食用的野豬、羚羊、袍子等蹄類動物的捕殺,老虎賴以生存的食物鏈遭到嚴重的破壞。
如果說生存環境和食物鏈的破壞間接導致老虎瀕臨滅絕,人類對于渾身是寶的老虎的覬覦則直接導致老虎數量的急劇下降。不久前,泰國虎廟丑聞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老虎身上巨大的經濟利益,使得這些披著袈裟念著佛的人也做上了傷天害理的事情。而在中國,老虎是權力的象征,非法虎皮、虎骨交易也屢見不鮮。
除了人類的破壞,老虎自身在生理和習性方面的局限也是導致虎群瀕危的原因之一。老虎性機警,好獨居,成年老虎有單獨占領領域的習性,俗話說的“一山不容二虎”并不無道理。以東北虎為例,成年東北虎每兩三年才繁殖一次,每胎一般產2-4仔,由此可見東北虎的生殖能力很低。如今,東北虎數量急劇減少,分布地區被人為分割,更是導致其繁殖幾率大大下降。專家指出,要保證一個種群的繁衍生息,至少需要100只東北虎,現存的27只野生東北虎是否能承擔起中國野生東北虎繁衍的重任,沒有人敢下定論。
俱榮俱損
一項2012年的研究估計,每年用于對陸地野生動物保護的費用將近760億美元。為什么我們要把這么多錢花在野生動物身上,而不是減少人類因饑饉貧病而致的死亡?
地球上的物種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消亡,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滅亡,最近的一次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我們保護瀕危的老虎以及其他物種,原因之一是現今物種比過去的滅亡速度要快很多,作為食物鏈上的一環,人類無法逃脫任何一個物種滅絕所產生的影響,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如果不保護瀕危物種,人類所做的一切都將是作繭自縛。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是為了人類自己來保護每一個物種。
不管是為了人類自己,還是為了自然,人類和自然永遠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值得欣喜的是,人類已經有所醒悟。2010年,全球虎保護峰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聚集了13個“老虎國家”的首腦共同商討老虎保護大計。各個擁有野生虎的國家也在積極制定保護野生虎的政策法規。我國在1988年將虎明確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在虎分布區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并且對野生虎及捕食動物造成的人畜傷害加大補償力度。特別是對盜獵野生虎和走私及非法經營虎骨、虎皮等范圍行為,加大執法打擊力度。據不完全統計,自1999年至今,中國共查處55起虎、豹、雪豹和云豹等亞洲大型貓科動物案件。
偌大的世界,還能容得下幾只老虎?詩人牛漢在《華南虎》中這樣寫道:“哦,老虎,籠中的老虎,你是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還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憐而可笑的觀眾?”真正的老虎不是在鐵籠中搖尾乞食,而是在廣袤的原始森林里叱咤一方,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看見的老虎,不再是牢籠里冷漠的驅殼,甚至是一把把冰冷的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