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利平 王寅峰
摘 要:隨著我國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對電力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電力能源成為拉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物質前提。而火力作為電力能源的主要供應方式,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能源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本文對電廠鍋爐的安全風險評估進行分析,并對質量管理提出建議。
關鍵詞:電廠鍋爐;運行安全;風險評估;質量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066
電廠鍋爐,火電廠三大主設備之一。在電廠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其生產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設備。鍋爐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構成。電廠鍋爐的主要工作是燃燒燃料、傳遞熱量以及水的氣化和蒸汽的過熱,使得燃料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并以此熱能加熱水,使其成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蒸汽。但是,近些年,因為鍋爐安全管控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屢有發生,給電廠的財產及人員的生命造成極大威脅。做好對電廠鍋爐安全運行的風險評估,落實對電廠鍋爐運行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對于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提高電力鍋爐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1 電廠鍋爐運行安全的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對鍋爐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影響進行預計,風險評估能夠收集鍋爐運行的相關信息,而后進行綜合對比和分析,對其面臨的威脅、潛在的影響、存在的弱點等進行綜合考量,形成可靠的數據支持,而后對鍋爐進行有效的改進,從而確定信息安裝需求,進行相應的管理體系策劃。要想做好對電廠鍋爐安全運行的風險評估,首先必須明確電廠鍋爐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由于電廠鍋爐容量大,蒸汽溫度高、壓力大,一旦電廠鍋爐發生爆炸,其危害性是不易修復的,但是結構繁雜的電廠鍋爐各個承壓部件風險性是不同的,因此,在電廠鍋爐安全運行中有必要引入風險評估這一技術。
(1)風險評估技術。由于電廠鍋爐各個系統部件在運行中發揮的實效不同,因此當鍋爐發生故障時,不是各個承壓系統和部件都喪失了其原有的功能,需要認清的是,整個鍋爐的運行效果照樣符合“木桶理論”的基本內容,也就是說,整個電廠鍋爐的運行質量取決于鍋爐運行中安全狀況最差的系統和部件,因此,要想提高電廠鍋爐的運行安全,就要找出鍋爐運行中安全狀況最差的部件;要想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就要找出部件中剩余壽命最短的部件。在電力鍋爐運行過程中,由于對鍋爐系統設備的檢修要消耗大量的檢測成本,部分電廠礙于手中資金不足,對電廠鍋爐的檢修水平遠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檢修標準,而風險評估技術能夠有效的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檢修環節。電廠鍋爐的風險評估技術是一項綜合技術,能夠有效評估和分析出鍋爐運行過程中的失效部件和失效可能性,有利于制定出鍋爐安全運行的應急預案。
(2)電廠鍋爐承壓部件風險評估。一般而言,各個承壓部件是對電廠鍋爐運行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對象,但是在,在實際當中電廠往往還會選擇鍋爐水質管理評估、鍋爐超溫管理評估、高溫過熱器、再熱器壽命評估等重點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做好對鍋爐的風險評估,首先要了解危險系統設備的發生部位以及故障表現,分析危險因素的風險系數以及確定好檢修的周期,數據和信息的采集是風險評估工作的前提準備工作,根據匯總出來的信息,做出風險定性分析和風險半定量分析,基于此可相應做出風險評價,制定出檢修計劃和方案,同時,根據電力鍋爐的預測壽命在做出評估,制定出下次鍋爐檢測檢修的時間間隔。
2 電廠鍋爐安全運行的質量管理措施
(1)降低電廠鍋爐運行過程中的污染物的排放。火力發電最大的缺陷是在發電過程中會釋放很多的熱量以及廢氣,對大氣的污染很大,但是由于我國目前清潔能源短缺,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電力發電會成為能源供應的主要方式。為了實現生態文明,筆者建議電廠在鍋爐運行期間要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科學應對環保風險。結合吉林省吉化公司應對環保風險的方案,筆者建議電廠部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在排氣管道上安裝除塵、脫硫以及凈化毒氣的技術設備,設置廢氣科學的排放標準;二是開創新工藝、新技術,研究情潔性燃料,控制污染源;三是提升電力鍋爐操作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實現鍋爐設計燃燒效果,同時有利于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四是定期檢修和更換環保設備。
(2)加大對電力鍋爐安全運行的風險監控。電力鍋爐的運行是一個內容繁雜、程序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對于電力鍋爐運行過程中各個環節和部件的風險監控十分關鍵。山西某電廠為了提高鍋爐運行的效率,不僅對電力鍋爐的運行定期的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而且建立了完善的風險監控保障體系,實踐證明效果顯著,筆者認為有必要將這種風險監控設計推廣到全國范圍內的電廠。加大對電力鍋爐安全運行的風險監控,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第一要對電力鍋爐運行過程中危險系數較高的環節和部件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風險系數的度量,并以此為依據,建立起臨時預警應急機制;第二明確電力鍋爐運行操作人員的職能分配,增強對各個重點監控對象的注意力和檢查力度;第三實現網絡化監控風險的體系。
(3)增加電力鍋爐正式投入運用前的試驗。鍋爐只有經過優化,以及對運行狀態的合理改進,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其運行的可靠性。而鍋爐的優化需要經過不斷的試驗,比如熱效率試驗、大修前后的運行試驗、燃燒調整試驗等等。可以采取的方法為:為取得運行技術經濟特性并繪制鍋爐效率-蒸發量、燃煤量特性曲線及相對煤耗微增率曲線等,可在正常工況下進行單純的熱效率試驗;新裝鍋爐投產之后,其帶給老機組一定的影響,讓其燃燒設備、種類,以及操控技術方面都有了改變,一般來說需要根據相應的燃燒試驗進行調整。在對機組進行效果檢修方面,需要在大修之后對鍋爐進行比較試驗,主要是對鍋爐效率和漏風率進行確定,從而做出相應的修改和改進。
3 結語
本文對電廠鍋爐運行安全風險評估與質量管理進行了一系列實質性的探索,對電廠鍋爐運行進行風險評估有利于提高鍋爐運行的安全性、提高鍋爐運行的效率。筆者未來也會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經驗,探索出更為完善的質量管理措施,希望同業相關人士同樣做出一定的工作的奉獻。
參考文獻:
[1]趙欽新,郭元亮,史進淵,竇文宇.鍋爐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運行和節能減排[J].壓力容器,2013(01):1-14.
[2]李君.中小型工業鍋爐的安裝質量監督及安全管理[J].科技與企業,2014(01):102.
[3]高鵬里.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風險評估與管理探討[J].浙江電力,2014(01):47-50.
[4]徐世友.電廠鍋爐安裝質量控制與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2):88.